基于DEA模型的区域创新能力绩效评价研究

来源 :中国管理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cyatwa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阐述了国内外有关区域创新能力绩效测度的研究,以此为基础从投入、产出和环境三个角度创建了区域创新能力绩效的评价体系,并运用三阶段DEA 分析方法和相关面板数据,对2012-2014年河北省11个城市的区域创新能力绩效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的规模效率处于递增的状态,区域创新能力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效率。
  [关键词] DEA模型;区域创新能力;绩效评价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9. 052
  [中图分类号] F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19- 0121- 05
  1 引 言
  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区域化的特征,区域经济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焦点。但是由于地理条件和经济资源条件的原因,我国各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发展极不均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创新能力落后于北方地区,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南方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始飞速发展,北方重工业基地急剧衰退,导致南方地区的创新能力要远远强于北方地区。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各地区要想增强其创新能力,必须要充分发挥本地区的创新资源利用水平,提高各地区的区域创新的绩效。因此,本文从投入、产出和环境因素角度构建区域创新能力的绩效评价体系,并运用三阶段DEA分析方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绩效进行客观评价。
  2 文献综述及评价
  区域创新能力绩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国内学者对区域创新能力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①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绩效评价内涵的研究。官建成,刘顺忠(2003)指出区域创新系统是把创新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的经济系统,区域创新绩效就是投入与产出的比率[1-2];唐厚兴,梁威(2005)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就是创新的效率和创新的效果。②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的研究。周洪文等(2014)[3]将区域创新绩效分成区域创新的科技研发过程和区域创新的经济转化过程两部分,指标包括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比重等14个指标;尹凡,单莹洁等(2011)构建了熵权法评价指标体系,投入指标包括人力投入、经费投入,产出指标包括知识产出和经济产出等4个一级指标和科技活动人员数等7个二级指标。③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唐厚兴(2006)建立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绩效评价模型,对决策单元的综合绩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益进行了分析,在DEA分析的基础上,又采用“基于离差最大化多属性决策”方法和“典型范例确定方法”以及“目标设定方法”对有效决策单元和无效决策单元进行了分析;周洪文等(2014)采用链式关联网络的DEA模型方法和耗散与灰色关联熵的方法对我国各个地区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区域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白俊红等[4](2009)采用非参数分析方法DEA方法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及分析,揭示出我国各省区科技投入产出的效率,并深入找出我国各区域创新效率的成因;尹凡,单莹洁等(2011)[5]从区域创新效率和效果两方面界定了区域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熵权法和协调度法的复合测度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河北省2008年度各区域创新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
  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表明,国内学者在区域创新能力绩效评价的指标选择标准不同,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构建出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大部分学者从创新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建立指标体系,投入指标包含有创新涉及的人、财、物等资源,产出指标包括专利、专著、论文等指标[6]。在评价方法上较多的学者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熵值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多种评价方法。本文在对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采用三阶段DEA模型方法对河北省区域创新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最大程度上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区域创新能力績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3.1 构建区域创新能力绩效评价模型
  DEA模型是一种评价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的多目标决策方法。由于常用到的一阶段DEA模型在评价时对于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的因素没有进行考虑,因而使得评价结果不准确。而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型是三阶段DEA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加入环境因素进行相关单元效率的评估,因而使得相关决策单元的评估更具有可比性。
  3.1.1 第一阶段:DEA模型
  DEA模型中有CCR、BCC、C2GS2和C2WH等四种模型,其中CCR模型是最基本的模型,该模型是以规模报酬不变为假设来衡量效率,评价决策单元DMU是否同时达到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7]。由于本论文选择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数量不多,因此在第一阶段对DMU决策单元进行评价分析时,采用CCR模型。
  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DMU),每个决策单元DMUj都有m种输入,s种输出,决策单元j的输入向量为xj=(x1j,x2j,…,xmj)T,决策单元j的输出向量为yj=(y1j,y2j,…,ynj)T ,j=1,2,3,…,n。设DMUj0的输入和输入为(xj0,yj0),评价DMUj0相对有效性的CCR模型为:
  假设DEA模型存在最优解,且最优解为xj,则会出现以下结果:
  (1)当出现θ=1,s =s-=0则认为该决策单元的DEA有效,并且该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也有效。
  (2)当出现θ=1时,至少有一个输入变量或者输出变量大于0,则认为该决策单元是较弱DEA有效,而该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能同时有效。   (3)当出现θ<1时,则认为该决策单元DEA无效,那么该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不佳。
  3.1.2 第二阶段:运用SFA模型分解第一阶段的松弛变量
  对第一阶段求得的投入松弛变量[x-xλ]进行分析。该松弛变量受到3个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管理无效率和随机误差。运用SFA回归模型,就可以估计出环境因素、管理无效率和随机误差对松弛变量的影响,进而去除管理无效率和随机误差的影响,仅仅保留环境因素对投入松弛变量的影响。本文构建的SFA回归模型,即对第一阶段的决策单元的投入变量中加入一个投入冗余,进而来观察环境因素变量对不同的投入冗余的影响。
  具体模型为:
  Aij=fi(Bj,βi) vij μij
  上式中,Aij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的第i项投入指标的松弛变量;fi(·)为随机前沿函数,则为环境因素对投入指标的松弛变量的影响,Bj表示对投入指标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指标向量;β为相应因素的系数;vij iμij为混合误差,vij表示统计的随机误差项,它服从正态分布;μij为效率残差项,其大小反映出决策单元的无效率程度,μij服从单边分布,vij和μij是独立不相关的。
  3.1.3 第三阶段:进一步改进后的DEA模型
  仍然使用第一阶段的CCR模型,对改进后的第一阶段的各投入变量的数据再次进行估算,就能够得到真实的技术效率的数值。
  3.2 区域创新能力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创新能力绩效评价体系具有动态性的特点,评价的指标体系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此,选择的指标不但要满足区域创新能力绩效的定义,也要确保指标数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客观性,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有实际意义。本论文在构建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遵循了综合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依据这些原则和河北省区域创新相关数据统计情况,本论文选择了投入、产出和环境因素三大类指标,其中投入指标包括R
其他文献
[摘 要] 会计实践方法的掌握与会计实践技能的培养是会计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省独立学院)为例,基于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视角对会计实践教学从实践理念设计、实践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技能培训进行多维度分析,并指出该模式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旨在推进产教融合会计专业的实训实践方法与技能培养模式。  [关键词] VBSE;多维度;会计实践方法;技能培养  doi : 10 .
[摘 要]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管理学家开发出了包含平衡计分卡在内的一系列员工工作绩效评价方法,使绩效管理正式进入战略性管理阶段。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有关理论无法统一,导致国内在战略性绩效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从文献检索角度,对战略性绩效管理的定义、战略性绩效评价系统的定义、战略性绩效管理工具等问题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整合战略性绩效管理的模型。  [关键词
[摘 要]IT外包风险是企业信息系统管理的侧重点之一,是当代企业成功的必由之径。本文以国泰航空作为实例进行讨  论,通过对企业常见的外包风险进行识别与分析,提出应对外包风险的相应措施,旨在帮助IT外包进行有效风险管理。  [关键词]IT外包;风险管理;国泰航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8.034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绩效管理已逐渐从企业、政府领域引入高校,成为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对A学院的案例研究表明,当前高校行政绩效管理体系并不完善,存在绩效目标不明确、考核指标非量化、考核过程形式化严重、考核结果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高校应该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做到奖惩有据,客观公正地对行政人员进行考核。同时,要重视绩效沟通和反馈,充分调动行政人员的工
[摘 要] 电子商务公司凭借其自身的特点在当今时代迅速发展,但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为融资而导致公司创始人控制权被稀释的问题。作为电子商务公司的两大巨头—京东和阿里巴巴,京东采用双重股权结构,阿里巴巴引入合伙人制度,它们采用的公司治理结构都使得创始人持有较少的股份,但仍能保留对公司的控制。文中,作者通过将京东和阿里巴巴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对比,即双重股权结构与合伙人制度的对比,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最
[摘 要] 2016年5月,营改增在我国全面实施,对地税收入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地方税务机构的改革也成为了营改增后下一个改革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地方税务局现状分析与营改增后对地方税务体系的影响两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分析出营改增地方税务局的影响。并通过分析提出对地方税务局自身改革的意见与建议,同时对国地税以后的发展进行了粗略的设想,并通过国税与地税合并和国税与地税合营相关问题,对国地税的发展设想进行
[摘 要]高校和科研机构是我国重要的研究中心,是科研经费投放的重要场所,伴随着经费的快速增长,如何提高科研经费的管理效率成为需要相关部门解决的难题。在“放管服”的背景下,本文对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认为经费管理存在部门信息无法共享、经费分配不合理和报账方式较为严苛等问题,并参考了美国和日本的管理经验,提出了政府应针对顶层政策设计、设立科研助理、搭建信用体系和改善经费结构等措施进行优化,
[摘 要] 近年来,通过对我国企业现阶段内部控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造成原因进行分析,内部控制的作用显而易见。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来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从而使企业健康发展、壮大成为当前我国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对獐子岛巨亏事件这一案例分析,来探讨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问题的原因,进而阐述内部控制建
[摘 要] 2017年12月8号,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更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传统的企业信息化存在信息孤岛、标准不统一、数字质量低、数据处理能力差等问题,无法满足企业大数据管理和使用的需求。文章以MT企业为例,介绍在大数据背景下该企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唤起了对公共管理中非任务价值的关注。非任务价值是指不是机构创立的目标和存在原因,不支持实现机构中心目标的,推动组织直接任务以外的价值发展的价值。本文从公共管理价值取向的变迁入手,界定非任务价值的概念范畴,并试图构建非任务价值测量的模型与方法。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非任务价值;平衡计分卡  doi:10.3969/j.issn.167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