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口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针对目前初中英语口语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分析如何才能更合理、更有效地设计与布置初中英语口语作业,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辅助并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对话水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新课标;口语作业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课堂上的口语训练之外,还要给学生布置一些口语作业。如何提高口语作业的有效性,是每个英语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口语教学对教师而言,既是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遗留问题、完善教学,也是关注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初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现状
在初中阶段,科学合理的课堂和课外教学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审视当下初中英语教学和初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由于长期以来口语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等因素,口语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环境缺乏
在语言的学习中,练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英语不是我国初中学生的母语,在成长的过程中,在生活的日常交流中,学生已经习惯了汉语的表词达意方式,同时英语不是母语而是第二外语的现状也给学生的口语表达带来了一定的干扰。除了早晚自习、英语课以及自发的课外学习之外,学生没有听、说、练习的充分时间。
(二)存在心理障碍
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的心里障碍主要表现在:自信心不足,存在羞怯心理、害怕出错,所以在口语表达中经常吞吞吐吐,选择三缄其口、沉默是金。尤其是在长期应试教育体制的培养下,中国学生可能在读和写方面通过努力能取得好的成绩,但是口语表达因为锻炼不足而普遍薄弱。
二、初中英语口语作业的类型
英语口头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合适而有趣的口头作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在口语学生中的自信心,也有利于他们提高自己的英语交际水平、体会英语这门世界普及的语言的魅力。
初中英语的口语作业布置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比如:朗读、背诵、口头作文等与中考口语考试的题型相对应的针对性口头练习;英文歌曲、自编对话、小组表演、演讲比赛、小品表演等形式活波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口头表达活动;提供口语表达语境的口语角、英语沙龙等环境。
三、英语口语作业的弊端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的口语作业出现了几下几点问题:
1.口语作业单一呆板。为了达到巩固课堂知识的目的,每堂新授课后,都会布置相应的口语作业,为下节课的教学做铺垫。因此,口语作业布置的目标肯定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应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多数教师在布置口语作业时,目标制定时常围绕知识技能目标开展,如,听读P4录音两遍,背P4的单词或者认读单词列表等。这样的口语作业很清晰明确,但却过于单一,其实质是所学单词、句型的再次简单呈现,以及对即将学习知识的粗略了解,其一仅是为了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你所教授的课本上的知识,其二很多学生虽然可以十分流利地背诵,却无法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2.口语作业一刀切。新课标指出,教学要关注个体,面向全体学生。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多数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都是统一设计,统一要求,千篇一律。而每个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家庭环境也有所不同,有些需要利用多媒体完成或者需要家长配合的创作型作业就会让“差生”无法完成,而有些基础的口语认读作业会使接受能力较快的学生不屑去做。因此,教师在设计口语作业时,不仅要考虑共性,更要关注个体差异,布置分层作业或者弹性作业。
3.口语作业无反馈。每个一线英语老师都会带班几个班级,在教学过程中,会时常发现需要检测的家庭作业,学生都会比较认真地去完成,而可有可无的听读作业,就算是课上抽背过关,很多人都会抱着侥幸心理而打折扣。因此自觉完成的学生较少,大多数需要家长督促后方能完成,或者是因为教师所设计的竞争机制而完成。而部分英语教师由于班级多或者忽略家庭作业的反馈而导致口语作业成为一张白纸。
四、合理设计与布置英语口语作业
家庭作业是英语课堂教学任务之外的有效延伸,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突破固定不变的传统模式的口语作业,让学生饶有兴致地完成口语作业,实现其巩固、拓展、提高的功效呢?我根据这几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1. 结合多元智能,布置多维的口语作业。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每一个人都可以使自己的这八种智能发展到不同水平,而这八大智能的合理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在遵循三维目标的原则下,我们可以制定更清晰、明确的口语作业。例如,我们在完成七年级第一册Unit3 Dealing with Trouble教学后,可以布置学生回家思考,在生活中他们遇到哪些困难,然后第二天课堂上提出,让其他同学帮忙提出解决的一些办法。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关于本单元主题的一些主题词及主题句型,并可以达到情感上的教育,体现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
2.深挖口语内容,开展实践体验。新课标明确提出,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己探究的学习方法。而实践型作业是学生对已获取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提升和创作的作业。在实践型作业中,教师不仅要自己挖掘已有的教学内容,引进其他的教学资源,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合作表演所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的ReadingA时,我们可以把故事中各个人物的对话画出来,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在第一个课时让学生看着书朗读练习并布置表演作业,第二课时就让学生出来,并配上简单的道具表演。让学生由易到难、逐层深入的过程中轻松自如地完成作业,而且在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均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可让学生结合弹性作业来选择性完成。但是口语作业的布置还是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去深挖、外引,学生的语言技能也会从中得到巩固、拓展和强化。
3.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学生个体间存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是必然的,我们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布置作业要分层次,体现出个性化的特点。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把作业分成几档,每个孩子选择性地完成相应的作业。这样的分层弹性作业克服了传统作业“一刀切”的弊端,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例如,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他完成准确拼读本课时的新词,中等层次的学生则要求其准确朗读全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让其根据关键词或者图片复述故事。
4.建立反馈制度,口语作业实打实。教师为了提高作业检测的力度,多数会建立反馈制度,如设立英语过关小组长等,再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回答、抽背来进行第二轮抽查等。在新课标理念下,英语口语作业的布置应该是“在学习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初中阶段的英语口语作业不应仅仅是听、读、背。新世纪的教师要冲破固定不变的口语作业模式,更有效地布置口语作业,在作业的目标设定,内容的选择、方式和反馈上实现其巩固、拓展、提高的功效。例如,在假期里通过录音等反馈方式,及时、有效地对学生口语作业予以评价;通过家长——学生,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的反馈方式,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语作业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晓霞:“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学英语》初中教师版第202期)
[2]汤建梅:“谈谈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学英语》初中教师版第304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新课标;口语作业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课堂上的口语训练之外,还要给学生布置一些口语作业。如何提高口语作业的有效性,是每个英语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口语教学对教师而言,既是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遗留问题、完善教学,也是关注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初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现状
在初中阶段,科学合理的课堂和课外教学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审视当下初中英语教学和初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由于长期以来口语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等因素,口语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环境缺乏
在语言的学习中,练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英语不是我国初中学生的母语,在成长的过程中,在生活的日常交流中,学生已经习惯了汉语的表词达意方式,同时英语不是母语而是第二外语的现状也给学生的口语表达带来了一定的干扰。除了早晚自习、英语课以及自发的课外学习之外,学生没有听、说、练习的充分时间。
(二)存在心理障碍
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的心里障碍主要表现在:自信心不足,存在羞怯心理、害怕出错,所以在口语表达中经常吞吞吐吐,选择三缄其口、沉默是金。尤其是在长期应试教育体制的培养下,中国学生可能在读和写方面通过努力能取得好的成绩,但是口语表达因为锻炼不足而普遍薄弱。
二、初中英语口语作业的类型
英语口头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合适而有趣的口头作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在口语学生中的自信心,也有利于他们提高自己的英语交际水平、体会英语这门世界普及的语言的魅力。
初中英语的口语作业布置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比如:朗读、背诵、口头作文等与中考口语考试的题型相对应的针对性口头练习;英文歌曲、自编对话、小组表演、演讲比赛、小品表演等形式活波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口头表达活动;提供口语表达语境的口语角、英语沙龙等环境。
三、英语口语作业的弊端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的口语作业出现了几下几点问题:
1.口语作业单一呆板。为了达到巩固课堂知识的目的,每堂新授课后,都会布置相应的口语作业,为下节课的教学做铺垫。因此,口语作业布置的目标肯定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应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多数教师在布置口语作业时,目标制定时常围绕知识技能目标开展,如,听读P4录音两遍,背P4的单词或者认读单词列表等。这样的口语作业很清晰明确,但却过于单一,其实质是所学单词、句型的再次简单呈现,以及对即将学习知识的粗略了解,其一仅是为了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你所教授的课本上的知识,其二很多学生虽然可以十分流利地背诵,却无法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2.口语作业一刀切。新课标指出,教学要关注个体,面向全体学生。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多数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都是统一设计,统一要求,千篇一律。而每个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家庭环境也有所不同,有些需要利用多媒体完成或者需要家长配合的创作型作业就会让“差生”无法完成,而有些基础的口语认读作业会使接受能力较快的学生不屑去做。因此,教师在设计口语作业时,不仅要考虑共性,更要关注个体差异,布置分层作业或者弹性作业。
3.口语作业无反馈。每个一线英语老师都会带班几个班级,在教学过程中,会时常发现需要检测的家庭作业,学生都会比较认真地去完成,而可有可无的听读作业,就算是课上抽背过关,很多人都会抱着侥幸心理而打折扣。因此自觉完成的学生较少,大多数需要家长督促后方能完成,或者是因为教师所设计的竞争机制而完成。而部分英语教师由于班级多或者忽略家庭作业的反馈而导致口语作业成为一张白纸。
四、合理设计与布置英语口语作业
家庭作业是英语课堂教学任务之外的有效延伸,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突破固定不变的传统模式的口语作业,让学生饶有兴致地完成口语作业,实现其巩固、拓展、提高的功效呢?我根据这几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1. 结合多元智能,布置多维的口语作业。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每一个人都可以使自己的这八种智能发展到不同水平,而这八大智能的合理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在遵循三维目标的原则下,我们可以制定更清晰、明确的口语作业。例如,我们在完成七年级第一册Unit3 Dealing with Trouble教学后,可以布置学生回家思考,在生活中他们遇到哪些困难,然后第二天课堂上提出,让其他同学帮忙提出解决的一些办法。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关于本单元主题的一些主题词及主题句型,并可以达到情感上的教育,体现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
2.深挖口语内容,开展实践体验。新课标明确提出,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己探究的学习方法。而实践型作业是学生对已获取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提升和创作的作业。在实践型作业中,教师不仅要自己挖掘已有的教学内容,引进其他的教学资源,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合作表演所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的ReadingA时,我们可以把故事中各个人物的对话画出来,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在第一个课时让学生看着书朗读练习并布置表演作业,第二课时就让学生出来,并配上简单的道具表演。让学生由易到难、逐层深入的过程中轻松自如地完成作业,而且在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均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可让学生结合弹性作业来选择性完成。但是口语作业的布置还是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去深挖、外引,学生的语言技能也会从中得到巩固、拓展和强化。
3.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学生个体间存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是必然的,我们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布置作业要分层次,体现出个性化的特点。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把作业分成几档,每个孩子选择性地完成相应的作业。这样的分层弹性作业克服了传统作业“一刀切”的弊端,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例如,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他完成准确拼读本课时的新词,中等层次的学生则要求其准确朗读全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让其根据关键词或者图片复述故事。
4.建立反馈制度,口语作业实打实。教师为了提高作业检测的力度,多数会建立反馈制度,如设立英语过关小组长等,再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回答、抽背来进行第二轮抽查等。在新课标理念下,英语口语作业的布置应该是“在学习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初中阶段的英语口语作业不应仅仅是听、读、背。新世纪的教师要冲破固定不变的口语作业模式,更有效地布置口语作业,在作业的目标设定,内容的选择、方式和反馈上实现其巩固、拓展、提高的功效。例如,在假期里通过录音等反馈方式,及时、有效地对学生口语作业予以评价;通过家长——学生,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的反馈方式,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语作业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晓霞:“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学英语》初中教师版第202期)
[2]汤建梅:“谈谈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学英语》初中教师版第3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