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曾国藩学用人

来源 :人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bqn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氏帐下有各种各样的能人,有文人、武将、谋士,也有兴办洋务的科技人才;有李鸿章这样通过正规科举出身的人才,也有放排工杨载福、愤青鲍超、师爷左宗棠这样的在野人才,还有塔齐布这样“根正苗红”的八旗子弟。
  这些优秀人才各具个性,有的甚至性如烈火、桀骜不驯。如果一般人手下有这样千奇百怪的人才,恐怕内部矛盾每天都调解不完。但曾国藩用人有其独到之处,这与其独到的识人、育人艺术是一脉相承的。
  且看曾国藩在用人方面的一些体会:
  “吾辈慎之又慎者,只在用人二字上。人才靠奖励而出,即便中等人才,若奖励得法,亦可望成大器;若一味贬斥,则往往停滞于庸碌不能自拔也。”意思是:合适的奖励可以促进人才成长,如果一味批评、责备,人才也会变蠢材;
  “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适用也。”意思是: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没有用好人才。古人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就是这个道理;
  “取人之式,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要;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意思是:优秀的管理者不要有官僚习气,要少说大话,说话办事要条理清楚;要管理好部属不能靠玩弄权术,而是要真诚相待。
  曾氏用人八字经《曾国藩家书》中有许多关于用人之道的精辟见解,简而概之,曾氏用人就是8个字:广揽、慎用、勤教、严绳。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09.1
其他文献
公司的团体性特征使得围绕公司易发生内外多种相互关联甚至冲突的法律关系,而作为最有活力的市场主体,公司的创新性实践时常走在立法、司法解释的前面,上述两个因素的叠加,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