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更好实施教育部“推进实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项目,西北师范大学构建了“1点2线3面4体”的“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体系.具体来说,“1点”是培养目标定位于教育家型中学教师;“2线”是培养过程贯通“本硕一体生”的好学和深研;“3面”是培养质量落脚于课程体系设置、案例教学开展和“三导师制度”完善;“4体”是培养保障涉及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和平台保障.以实践效果证明了该项目的科学性与操作性.
【机 构】
:
西北师范大学教学质量监控处 兰州730070;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包头01406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更好实施教育部“推进实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项目,西北师范大学构建了“1点2线3面4体”的“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体系.具体来说,“1点”是培养目标定位于教育家型中学教师;“2线”是培养过程贯通“本硕一体生”的好学和深研;“3面”是培养质量落脚于课程体系设置、案例教学开展和“三导师制度”完善;“4体”是培养保障涉及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和平台保障.以实践效果证明了该项目的科学性与操作性.
其他文献
作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一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流调信息披露过程中如何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体权益的问题值得新闻业关注.本文运用道德恐慌理论及其三种模型,对官方媒体与自媒体对沈阳“一号病例”的报道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对社交媒体舆论暴力的舆情文本数据进行挖掘,认为在疫情背景下,恐慌引发了媒体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的理性与非理性舆论博弈,是造成舆论暴力的主要原因.这种由恐慌引发舆论暴力并进而制造道德恐慌的循环符合道德恐慌理论中的“草根模型”.
虚拟偶像环境的成熟吸引了品牌的目光,虚拟偶像代言人由此诞生.本文从肯尼斯·伯克的同一理论出发,以当下国内发展最为成熟的虚拟偶像“洛天依”为例,运用文本分析法探究虚拟偶像代言人广告运用何种策略取得受众心理认同,以及与真人代言相比,其策略运用的不同之处.研究表明,虚拟偶像代言人广告配合使用同情、对立、误同三种策略,但技术赋能下误同策略的内涵和机制进一步丰富.
英国是当今世界第二大茶叶消费国,而英国与茶结缘却不过三百余年,其早期所需茶叶大多源于中国.从一种来自遥远中国的东方树叶,到普及全英的国民饮料,这背后是一部恢宏的跨文化传播史.文化结构学认为,文化变迁通常是由表及里的过程.荼文化在英国的传播也依循这样的路径,经历了从物质文化到行为文化,再到精神文化的过程.
报刊的奴化宣传在现代中国中不乏先例,却未能引起学界足够重视.本文借鉴马克思的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理论,运用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法,对抗战时期华北沦陷区最大的汉奸报刊《新民报》的短评“新民声”进行了批判.通过统计与分析“新民声”评论,并以抗日报刊的相关评论为参照,可以发现“新民声”在报道国内外战争形势时采用了选择性呈现、甚至凭空捏造的策略,丑化国共两党的抗日行动、领导人物和方针政策,打压同盟国士气,并鼓吹法西斯必胜.而在美化日本殖民主义时,“新民声”则秉持双重标准,塑造日本“先进者”的形象,同时反衬中国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