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电刺激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运动功能和微管相关蛋白-2、生长相关蛋白-43的影响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n370181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经颅电刺激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从神经可塑性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7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电刺激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采用线栓法制备短暂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后24 h电刺激组给予经颅电刺激.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和28天采用前肢放置试验(FPT)和走横木试验(BWT)进行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在梗死灶周围的灰度值.结果 电刺激组FPT和BWT评分在第7、14、28天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刺激组梗死灶周围MAP-2的表达在第14天、28天高于模型组(P<0.01);电刺激组梗死灶周围GAP-43的表达在第3天、7天和14天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经颅电刺激能促进脑缺血大鼠肢体功能恢复,上调梗死灶周围MAP-2和GAP-43的表达.
其他文献
通过对城市内河小型泄水建筑物——溢流堰上下水体中的DO,高锰酸盐指数,TN,TP的长期监测,分析比较发现:溢流堰可以显著增加水体DO、去除水中耗氧有机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
目的:从细胞炎性因子方面揭示毒素清颗粒对克雷伯杆菌肺炎所致多器官损伤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55只老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毒素清组和洛美沙星组,模型组25只,
我国地震工作经过建国以来近六十年的发展,在技术、机制等各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和冰雪天气灾害等众多公共事件启发我们,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完善防震减
目的 评价定位引导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1月利用齿突导针瞄准器定位引导下空心齿状突螺钉内固定27例齿状突骨折患者,其中Ⅱ型骨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在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将325例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65例和对照组1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实施相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电刺激(RNS)检查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8月住院确诊436例MG患者低频RNS的检查结果,分析MG患者中低频RNS阳性
Lorenz三维自治混沌系统族概念自提出后,一直是混沌和控制领域研究热点。文中针对混沌系统族的差值耦合研究了耦合混沌系统的广义同步现象,利用差分方程采用串行工作方式求解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食盐加碘干预后人群尿碘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个县(B县和Y县)中各3个乡镇居民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不同食盐加碘
目的:寻找应力刺激前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患者颈椎后纵韧带成纤维细胞表达差异的蛋白,探讨OPLL的发生机制.方法:从3例行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OPLL患者术中切取后纵
介绍了日本东芝公司为山梨磁悬浮实验线开发的超导磁铁、地面线圈及电力变换器等部件。 Introduced the Japan Toshiba Company for the Yamanashi Maglev experimental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