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何处来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pewg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甯长占(左)在辽宁省大连市瓜皮岛村采访本岛甯氏来历情况

  甯长占倒下的瞬间,世界仿佛静止了。慌忙喂药的老伴,乱作一团的人群,身下被刨得凌乱的泥泞雪地,一切都远得不切实际。只有眼前这村碑,他死死盯着、死死盯着,再也离不开。
  上书:“明末甯姓由小云南迁至小皂,后老大、老三、老五、老六四兄弟迁此,取名大甯村。”
  甯长占向《瞭望东方周刊》回忆起这一幕:“那一刻,我死而无憾。”
  作为中国民间修谱人中的一位,甯长占在2003年挖出了关系祖先迁移的关键证据:被埋在地下的村碑。
  那年刚刚60岁的甯长占老泪纵横,难掩激动,心脏病复发,当场晕厥。
  人子知分晓,此身何处来。
  多少修谱人,仍走在寻根路上。
  家族的执念
  甯长占永远不会忘记那“神圣的一夜”。
  2005年,春节前的冬夜,黄帝陵的出山路黑漆漆的,只有手电筒一束孤零零的光柱,寒风卷着枯叶呼啸而过,两侧的高大松柏骤然作响,一片肃穆。
  心脏不好的甯长占再次心跳过速,强忍着脚被磨破的痛楚,和老伴牵着手,沿着山路一步一步走向几公里外的黄陵县县城。
  下午3点半,两人从1600公里外的辽宁营口赶来。为了第二天一早赶去云贵,甯长占拿着介绍信和身份证,恳求景区管理人员允许他们进入。
  此行的目的,一是为了搜集此处有关先祖的碑文,二是“身为炎黄子孙”拜谒黄帝始祖。
  黄帝陵前,甯长占虔诚跪拜,原原本本地叙述了一遍修家谱的夙愿。老伴打着手电,他把碑文资料用相机一一拍下来。
  无车、无人,晚10点回到县城……这不过是甯长占近50年寻根历程的一个情景。临走时,甯长占带了一抔黄土,陪伴他走过漫漫寻根路。“这是给我自己的,更是给整个家族的。”
  甯长占对于家族的兴趣,源自儿时听到的始迁祖甯九德的故事。
  清顺治八年,山东天灾连绵,甯九德担里挑着儿女、背上伏着双亲,一路经过济南、天津、锦州,逃荒至辽宁营口。
  甯长占修谱以前,这些故事只在甯氏一族中口耳相传。
  “我家的家谱早已失传。”这使始迁祖那段搭窝棚居住、给人扛活赚钱、和鸡鸭同用同喝坑塘脏水的艰难岁月,在不同族亲的讲述中变得支离破碎。而且,甯长占这辈还耳熟能详,后代已难言完整。
  “当初始迁祖为了活命那么拼死拼活,你们年轻一代却一问三不知!”甯长占眼中开天辟地般的祖先迁移故事,就要这么被岁月遗忘了。“这本是我们老甯家的精神,子子孙孙就应该延续下去。”
  然而,与这个宏大愿望相比,更现实的是,那时占全村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甯氏一族虽然称兄道弟,但辈分混乱,更道不清谁近谁远。
  对于山西平原的辛存寿来说,修谱本身就是家族精神的传承:对祖先的敬重,对家族的尊重和传续。修家谱的执念,也被辛存寿认为是从爷爷那里传下的最大财富。
  “我家上一个家谱是1941年修的,修谱的人全都不在了,谱里记载的人现在最小的也已经70多岁了。”他对本刊记者说,上世纪30年代,祖父辛兆仁联合村中最有文化的长者辛在勤,用两年农闲时间早出晚归,补上了辛氏中断的80年。
  那一代的家谱主要从碑文中找线索。
  山西的冬天漫长、寒冷、干凛。秋收结束,辛兆仁拎着水壶出门抄碑,“碑文上都是土,你爷爷得用水一点一点擦干净,再抄下来。他能认识多少字?那就描嘛。一直要抄到清明前。”奶奶摩搓着双手,不知给儿时的辛存寿讲了多少遍。
  “我父亲一度也想延续家谱,但只读过四年书,实在无力胜任。”辛存寿说,“我开始修谱时,我爸还活着,也帮我张罗统计人数、找资料、校稿子。他死前家谱虽未付印,但初稿已基本成型,他都参与了、见证了,非常满意。”
  修谱源自一次偶然的回乡聚会,辛存寿和辛在勤的孙女对于修谱的想法一拍即合,“既然爷爷做过同样的好事,这个责任就由我承担下来。”于是2001年他开始行动,“作为孙辈的我们继续来做修谱这件事,这种执著是一脉相承的。”
  “像个地下工作者”
  同样是修谱人,山东新城的王毓棠一直致力于家族仕宦史的考证。他曾整理出一本《新城王氏仕宦录》:“考取功名的有1000多人,文武进士都有。”
  王毓棠的直系先祖是王象兑。传说,他任陕西米脂县令时,李自成任该县捕快。因办事不力,李被王象兑杖责。李顿足长吁,堂瓦骤落。王象兑叹道,李非碌碌之辈!于是告老乡里。李自成起义后,下任知县被割头祭旗。
  “这一传说一直在王氏家族中流传,但未见文字记载。”王毓棠觉得,历史的神奇之处在于,“如果李自成杀了先祖王象兑,就没有我了。”
  还有五朝元老、官至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的王象乾,“曾与张居正、袁崇焕同朝为官。《聊斋》中的《大司马》也是王象乾的故事。其正史上却鲜有记载。”王毓棠告诉本刊记者,核实这些祖先为官的身份并非唯一目的,他们为官的政绩与造福一方、载入国家的历史,希望可借以引导族人。
  相较王毓棠和其他人,甯长占是中国民间修谱人中行动的先锋。
  立志捋清家史的举动始自上世纪60年代末。30岁的甯长占在先祖甯九德墓前明志:尽毕生精力,编写辽南甯氏家谱,以敬祖先。
  彼时特定的社会氛围中,甯长占开始悄悄寻访。周末独自一人骑车百里,在附近几个县挨家挨户拜访甯姓后代。
  “你太爷爷、爷爷都是做什么工作的?”相熟人家和他偷偷聊上几句,但稍微谨慎一点的,立刻变了脸色,默不作声开门送客。   家里人更害怕受牵连,甚至阻止甯长占出门。
  “像个地下工作者。”甯长占如此形容。
  那时他调查目的很简单——先找到老家谱,这样一切就都有了参照。
  在“破四旧”的冲击中,不懈努力了两年,甯长占终于在近村一户人家得到了被“保密”的老谱——清光绪25年抄录的两本甯氏“宗祠书”,本支系始迁祖甯九德迁移东北后尚存的唯一书证。
  看到后却如冷水浇头,“只是一个最简单的世系表,七八代人名,没有任何具体记载,还是残缺不全的。”他回忆。
  “家谱记载了家族的历史,有了家谱才能讲清本族源流,才知根脉所处之地。”甯长占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他真的在这世上存在过
  翻烂了书,抄薄了本,辛存寿在太原古董市场上无意淘来的一个账本中,发现了许多“我们村不知道的事儿”。
  比如,某辛氏族人金贵并未出现在本族家谱中,辛存寿却在账本中发现了此人确实存在:他买过的房子、卖过的地,和谁交易过东西,都清晰在册,甚至据此推出生卒年月和时代,“这个人物一下子丰满了,而且和整个家谱联系起来,他真的在这世上存在过。”
  无中找有、有中挖根,是每个修谱人始终不懈努力的目标。2003年冬天,甯长占终于在蓬莱市小门家镇大甯家村一位长者口中,得知甯氏来源的可能线索——大甯家村村口的村碑。
  “文革”中甯家庙祠毁坏,此碑成为甯氏来源的唯一记载。可两年前修路,村碑埋在路基里了。现在柏油马路贯通,汽车来来回回。
  为了打听村碑的下落,甯长占和老伴儿走遍了大甯家村,挨家挨户走访。直到村子外二三里的村口,一家农机修理铺店主终于确认:当年拖拉机把村碑推到了路中央,他叫了十几个人把碑拉到门口垫平土地,便于修农机。
  欣喜若狂的甯长占扫开20多厘米厚的积雪,借来店主的铁钳和锤子,顺着村碑四周挖起来。
  长1.45米、宽80厘米、厚20厘米的村碑被冻土严严包裹。两个小时,甯长占凿得手破了肉,四周土地才终于凿开了缝。
  经过两个小时擦洗,碑文重现。大甯家村和辽南甯氏的来源,终于一目了然。
  “为了找碑文记载,年近80的老太太带着我们上山看老坟。”对于寻碑,山西静乐岑城修谱人李俊崙有同样的经历。
  途中路过死去儿子的坟墓,老太太扭过头去痛苦不堪,助手的脚也被路上的野猪夹子夹得血肉模糊。
  但是,“家族的凝聚力把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虽然碑上的人物记载和我们掌握的资料出入不大,但毕竟是实地考证,更确切。这样的时候太多了。”忆起家族的团结,李俊崙感动至深。
  找历史资料不易,看历史资料更难。新城王毓棠参加修谱工作之初,难以看懂家谱里的许多字词、人名、地名、官职、制度。
  “我买来《辞海》查阅,再不解就跑去济南的图书馆请教。”从制诰、司马、三公三孤、六部五寺到科举制度的词条,他整理了整整一大本,“天天干这个,比上班还忙。每天5点起床,10点睡觉,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这上面。”
  电话不能停
  上考祖先可以在历史文献中下苦功钻研,下考后裔就必须通过宗族的共同努力细致统计了。
  发布倡议书,召开宗室大会,选举直系代表和地区负责人,制定调查名目,反复反馈核实信息,实地调查探访,是修谱的通常步骤。
  李俊崙厚厚一摞手札中,各式各样的纸张勾勾画画着各种统计信息。
  40个村子、120个统计数字,16次删改,24次核实,一处存疑——这只是众多统计表中最简单的一页。
  “每个支系提供信息报上来,有可能不完整,所以一般至少往返三个来回,比较符合要求了,支系自己也确定了,签字认可。”李氏宗族的调查内容细化到每一个人,统计多达14个项目,包括姓名、关系、职业、婚嫁、子女、工作情况、生卒等,甚至安葬地。
  找人,是寻谱人无时无刻不在做的事情。
  “我家电可以停,什么都可以停,唯独电话不能停。光是和我有过电话记录的就有4500人,谈过话的人应该突破1万。”甯长占说,“一个月长途费四五百元,实在出不起了,电信局听说后,把长途费当市话费给我算了,还是要三四百元。”
  为了寻找宗亲,自司法机关退休的甯长占,找到辽宁省公安厅,请求营口信息管理中心帮助通过系统找寻。
2009年,李俊崙和族人寻找记载家族历史的古碑

  一遍遍说明来历、一次次表达请求、一道道请示,最终公安部批复赞同,省公安厅协助甯长占通过内网解决了寻人问题。
  我们没有家谱也能活啊
  “你爸是干嘛的?”“农民,在生产队干活。”“干什么活儿?”“生产队养猪的。”“他是饲养员吗?还是买卖猪的?还是搞饲料的?”这是甯长占调查采访时最常见的问与答。也是所有修谱人最普遍的问与答。
  “信息覆盖面不是那么大,收集资料速度不尽如人意,有些人不当回事儿,我们只能撇开中间人,自己去调查。”很长时间里,辛存寿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太原和榆次间,来回40多公里。
  “这个栓恒,我特意写了一句‘侍母至孝’。”辛存寿指着家谱中的一个名字说,“是说他非常孝顺。栓恒小时候,妈妈带着他和姐姐过,妈妈老了以后眼盲,她想吃冰棍,就是水里加点儿糖精、色素的那种,栓恒跑原平县里买去了。路上没有保温桶,用毛巾包着放在茶杯里,回来冰棍全化了,毛巾拧出水来,妈妈喝了。”
  辛存寿做着拧毛巾的动作,“这些故事都是我采访来的。他没有后人,如果不写在谱里,谁还知道?过几十年,谁还会记得?大家只会说,‘还有过这个人嘞’?”   在他看来,相比家谱中一个孤零零的名字,这个记录使他可能对整个家族的风气产生影响。
  在大量的调查走访中,“大部分族人都是配合的,但一定会有人有疑虑。”“你是不是大款?能不能给我们带来好处?”得知辛存寿的目的,对方直接发问,“现在没有眼前利益吧?将来也没有吧?我就姓这个姓怎么了,我们没有家谱也能活啊。”
辛存寿赴京采访族人文昭,2009年,老人收到辛存寿所修《辛氏族谱》,同年年底离世

  “家谱是文化资料,我们应该维护它……”不等辛存寿解释,对方摔了门。
  静夜常思故乡景
  2009年,辛存寿修谱时作了一项特别统计——老谱3152人中存世仅166人。家谱尚未付印,又有老人作古。寻根的路越走越远,人却越来越少。
  辛存寿接到辛海玄的电话时,后者已90高寿,“我要和你一起做这个家谱,我要做你的助手。”辛海玄离乡45年,村中甚至不再有人记得他的名字。
  思乡情切,耋耄老人写信给辛存寿述离乡经历。一封信就要写三天,手抖得不行,停停写写、写写停停。
  信起头,“存寿”、“春寿”、“纯寿”……类似的名字写了五六个,“对不起,年纪大,电话里听不清你的名字。你了了我的心愿,我非常感激。”他在信中对辛存寿说。
  “我给他的诗添了这句,‘静夜常思故乡景,一草一木总沾怀。’他非常高兴。”辛存寿指着家谱里海玄的那页。家谱6月印毕,转年元月辛海玄离世。
  死亡,是摆在寻谱人面前的生命常态。这也是让众多寻谱人焦急的地方。时不我待,甯长占常常担心,“百年作古”后家谱的传续、家风的传承何在?
  对于新城王氏宗亲会的每一位,家风是每人手中一本实实在在的书——先人王渔洋所著《手镜》。
  王渔洋,原名王士禛,曾获一代诗名,驰骋文坛,为官也是“一代廉吏”。
  《手镜》便是王渔洋之子赴官之时,得到的父亲嘱托:“公子公孙做官,一切倍要勤慎检点,”出游低调不扰民间,宴会早赴早散不得夜饮,钱粮多寡俱要批回清楚,“必实实有真诚与民同休戚之意,民未有不感动者。”
  318年后的今天,无论是否为官,《手镜》中王渔洋的传教家风,仍被族人传咏。
  它在清明祭文中,被王毓棠与族人同唱为:“所存者必皆道义之心;所行者必皆道义之事;所友者必皆读书之人;所言者必皆读书之言。”
  这些期望,也存在于甯长占的《辽南甯氏家谱》,存在于辛存寿的《山西平原上院辛氏族谱》,存在于李俊崙的《陇西家乘续修静乐岑城李氏族谱》,存在于千万中国人曾经消失的家族记忆中。
  而寻找这些家族记忆的人,仍在路上,未曾停歇。
其他文献
三亚,红树林酒店海滩边的餐吧  尽管2015年已入夏,但多数高端酒店的开发商仍感冷若寒冬。  一些不堪财务压力的五星级酒店正在抛售,“有企业集团一口气拿出17个项目售卖。”酒店产权网工作人员王涛(化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国内酒店业龙头开元旅业集团2014年就曾与十几家五星级酒店谈收购,但却一家也没谈成。  “收益前景不看好的我们不收,低于建造成本的收购价对方也不卖。”开元旅业董事长、中国旅
“国家面临的种种问题都与财政有关。”在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眼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繁复的财税改革重绘路线图,针脚清晰而不失细密。  “财税体制改革中深层次的、根本的、关键的、核心的问题是财权事权定位划分和匹配。”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未提“财权”,“但并不否认适度地划分和分
2015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最新推出的ABB YuMi双臂机器人引领人机协作新时代  机器人发烧友郭亚楠原本并无打算从300公里外的南京到上海参加2015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尽管过去5年他一次不落地参加了几十场机器人展会,甚至还专门跑去日本寻找轰动一时的人形机器人。  直到听说有厂家要在展会上发布类似“大白”的机器人,他才决定前往一探究竟。不过,除了一个只会弯腰点头的迎宾机器人外,郭亚楠在展
国家在政策层面的支持让跨境电商成为近两年电子商务领域的焦点。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巨头蜂拥而至,意图在这片蓝海占得先机。  在跨境电商的两个分支——进口和出口中,海外购热火朝天,跨境出口则显得低调许多,真正涉足这个业务的电商也屈指可数。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跨境出口对中国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帮助中国制造走出去。  跨境电商在非常大的程度上缓解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痛点——利用直达全球的互联网,中国
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中,中国盐业公司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位列食品饮料行业第一名。这家企业不乏此类表彰,囊中奖项包括联合国“全球儿童事业贡献奖”。  来自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1996年至2005年,中国碘盐供应量从432万吨提高到732万吨,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由39.9%上升至93.8%,儿童甲状腺肿大病率从20.4%下降到5%。  在中国盐业总公司执行全民加碘政策以前
未来的理想状态是传统影业和BAT实现 “合力”——传统影业借鉴创新、分享的互联网思维,  同时以BAT比较雄厚的资金背景,最终实现中国电影业的一个升级    面对互联网影业在平台、资金和用户方面的优势,曾出品电影《小时代》的大盛国际传媒总裁安晓芬对《瞭望东方周刊》坦言:“有点害怕,不过传统影业也不好对付。”  一方面在传统电影人看来,中国电影市场每年约有400部电影的市场容量,互联网影业再财大气粗
中央纪委于2011年5月开始制定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目前已近尾声,有望在2013年上半年出台,这是我国第二个反腐五年规划,将明确今后五年反腐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中央纪委将约60个子课题布置给多名学者以及所在的研究机构,再由学者负责提交相关课题的调研报告。这60多个课题,按照《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中的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六个部分进行
2015年3月底,Chanel(香奈儿)公告称将于本年4月8日起协调其品牌在全球的价格——对中国来说,这是降价公告。消息一出,北京、上海等地的Chanel品牌店前便大排长龙。  这似乎与近年来奢侈品大牌在中国市场遇挫有关。咨询公司贝恩发布的《2014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规模较2013年下降了1%,这是该公司统计连续8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由于在中国市场销售
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中华医学会,被国家审计署的一份报告弄得有些难堪。  6月25日,国家审计署公布的2014年第20号公告显示,一些中央部门主管的社会组织和所属单位依托行政资源不当牟利,其中最受大众关注的是中华医学会。  2012~2013年间,中华医学会利用召开学术会议等形式,收取医药企业赞助8.2亿元。该学会未经批准通过资格考试、继续教育培训等违规获得收入1.14亿元,存放账外。  行业组织对经
2015年2月,本年度首轮联合国气候谈判在瑞士日内瓦开幕。随着2015年底巴黎气候大会的临近,气候谈判再次成为全球性话题。  目前,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具有强制性量化效应的只有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它的第二承诺期即将于2020年到期。  按照期望,一项新的全球减排协议应于巴黎大会达成,成为2020年后唯一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协议,也将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新的核心。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