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例颅脑外伤患者高压氧介入时机及疗效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s2269ac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颅脑外伤患者不同时机高压氧介入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颅脑外伤患者轻型11例;中型37例;重型60例,共108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手术及药物治疗7~30 d为A组(85例);30 d以上为B组(23例),两组行疗效高压氧治疗方法相同,疗程也相等。A、B两组在连续完成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 高压氧介入时间7~30 d总有效率为95.8%,30 d以上总有效率为78.3%,A、B两组治疗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外伤早期高压氧介入治疗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关键词] 颅脑外伤;高压氧;时机;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51.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1-45-01
  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主要见于交通事故、工伤等。由于颅脑外伤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害,严重时可出现生命垂危。中、重型颅脑外伤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007年3月~2009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应用高压氧治疗108例颅脑外伤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有明确头颅外伤史、经体格及头颅CT检查确诊颅脑损伤的患者108例,男77例,女31例,平均(25±15)岁。病因:交通事故71例,坠落伤22例,重物击伤13例,刀伤2例。其中颅内血肿62例,脑挫裂伤41例,脑干损伤5例。颅脑外伤严重程度按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法(GCS)评定,根据患者对刺激睁眼(E)、语言反应(V)和运动反应(M)的程度进行综合评分 [1]。108例颅脑外伤中轻型11例;中型37例;重型60例,随机将他们分成A、B两组:手术及药物治疗7~30 d 85例为A组,30 d以上23例为B组。A组男59例,女26例,平均年龄(16±10)岁。B组男18例,女5例,平均年龄(35±5)岁。两组均采用山东宏运氧业集团生产的GY26型两舱四门空气加压氧舱治疗,治疗方法均相同,均完成同样的疗程。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及药物治疗 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插管等。药物治疗包括抗脑水肿治疗、止血药、抗生素、激素、抗癫痫药及活化脑细胞功能剂的应用。
  1.2.2 高压氧治疗 12例患者空气加压舱治疗。治疗压力为0.12 MPa,加压20 min,稳压吸氧60 min,中间休息10 min,匀速减压20 min出舱,1次/d,10 d为1个疗程。连续完成3个疗程后嘱患者休息1周再行治疗。
  1.3 疗效标准[2]
  根据临床疾病诊断治愈好转标准对108例患者治疗后进行疗效判定:治愈(有效):自觉症状消失,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正常,生活自理,恢复工作或劳动;好转(显效):自觉症状好转、偏瘫、失语基本消失,肌力恢复至Ⅱ级或较治疗前提高Ⅰ级,生活自理或半自理。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处理,对数据予以分析、处理,两组数据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高压氧对108例颅脑外伤介入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其结果见表1。
  表1  108例颅脑外伤患者高压氧不同介入时间的疗效比较[n(%)]
  组别 介入时间 n 有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
  A组 7~30 d 85 64(72.3) 20(23.5) 1(1.2) 84(95.8)*
  B组 30 d以上 23 14(60.9) 4(17.4) 5(21.7) 18(78.3)
  合计 108 78(72.2) 24(22.2) 6(5.6)
  
  注:与B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 造成颅脑外伤的原因
  大脑是人体器官中对缺氧最敏感的,因为其新陈代谢最为旺盛,相应耗氧量也最高,颅脑外伤损伤脑组织导致缺氧,细胞功能随着能量产生不足而发生变化,细胞内有大量钠离子进入,造成细胞内水肿,形成脑水肿;随着颅脑外伤导致的脑水肿,也会出现脑肿胀和颅内水肿,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在颅内压随着增高后无法正常调节,脑血流减慢,脑组织在缺血的情况下代谢会进一步紊乱,出现微循环障碍等现象。大量的二氧化碳潴留、乳酸堆积、pH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进一步增加,形成脑水肿-缺氧-脑水肿的恶性循环[3]。
  3.2 早期高压氧治疗可迅速改善脑缺氧状况
  颅脑损伤早期高压氧治疗能迅速改善脑缺氧状况,改善脑缺氧所致的脑功能障碍,促进脑功能恢复[4-5]。高压氧下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脑水肿减轻,颅内压降低,维持血脑屏障的完整性;高压氧下氧含量增加,氧分压增加,氧的弥散距离扩大,脑的氧合作用增加;高压氧下可促进毛细血管再生和加快侧支循环的形成,促进脑组织的修复;高压氧下可提高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的兴奋性,促进觉醒;高压氧下可增加吞噬细胞消化坏死细胞和组织的能力,加速病灶清除和血肿吸收;高压氧下可使受损伤的神经元恢复,避免受损神经元坏死,减少坏死灶[6]。
  从108例颅脑外伤患者经高压氧综合治疗后看出,颅脑外伤7~30 d高压氧介入治疗总有效率95.8%,31 d以上总有效率78.3%,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颅脑外伤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生命体征基本平稳),高压氧的早期介入治疗疗效高。
  
  [参考文献]
  [1] 周良辅.神经外科[M].第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65-68.
  [2] 南登崑.康复医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8.
  [3]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8-105.
  [4] 俞宁. 高压氧配合肢体按摩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J]. 广西医学,2009,31(5):656-657.
  [5] 樊金莲.时间选择对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影响(附90例报告)[J].广西医学,2008,30(5):33-34.
  [6] 杨益.高压氧治疗基础与临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1042.
  (收稿日期:2011-08-05)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分析组合式外固定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采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手术治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冠心病PC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各34例,比较
目的研究心脏康复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老年内科住院的3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究基于个性化健康教育的临床路径护理方式对静脉曲张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26名静脉曲张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方式完成分组,
目的探讨碘伏纱布联合心理护理对门诊慢性浅表感染伤口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门诊慢性浅表感染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碘伏纱布干预,研究组
目的研究颈髓损伤伴截瘫患者的病耻感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盐城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脊柱外科颈髓损伤伴截瘫患者31例,采用自拟基本情况调查表、Link病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在本院血透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
在发声障碍中,以喉良性增生性病变(声带息肉、任克水肿、囊肿、小结等)最常见,干扰正常工作與生活。微瓣技术完整切除病变同时,尽可能保留正常结构,最大可能恢复正常发音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