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多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2011年6月1日至2012年12月12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CAG)和临床资料证实为CTO的患者638例,筛选出在冠状动脉造影前60 d内行多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患者236例。对比多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和CAG分别对CTO锥形残端、明显钙化、闭塞残端边支血管、近端血管中重度扭曲、闭塞远端血管显影、闭塞远段血管病变以及闭塞段病变长度的显示情况。

结果

在236例患者的708支主要冠状动脉血管中,CAG和多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均证实共244处完全闭塞病变,其中8例患者为双支血管CTO,左前降支CTO病变128例(52.5%),左回旋支31例(12.7%),右冠状动脉85例(34.8%)。多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对锥形残端的检出率[157(64.3%)比128(52.5%),F=7.09,P=0.010],钙化程度的检出率[98(40.2%)比64(26.2%),F=10.68,P=0.001]以及闭塞远端血管走形的显示[229(93.9%)比182(74.6%),F=34.06,P<0.001]显著优于CAG。CAG和多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对闭塞残端边支血管、近端血管扭曲、远段血管病变、闭塞段病变长度的显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多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对CTO具有较良好的诊断价值,可术前提供CTO病变详细的解剖信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出现多重抗神经元抗体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送检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实验室的不明病因脑炎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脑炎多项抗体检测,包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ASPR2)抗体、抗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受体(AMPAR)抗体、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
期刊
目的探讨农村环境及农药暴露与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在英文数据库Embase、Ovid Medline、Pubmed、Cochrane Library及中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和维普数据库(VIP)中检索有关农药暴露、农民职业或农村居住与AL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青年全科医生的医疗服务能力。方法于2014年10月至12月对本市17个区县233名25~35岁的社区全科医生的医疗服务能力进行横断面调查,以笔试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根据笔试及OSCE各站点得分及合格率,评估我市青年全科医生医疗服务能力。结果211名全科医生完成上述考核,平均年龄(31±2)岁,男性63名,女性148名。考核总分为(602±83)分
期刊
采用横断面研究对100例以复方左旋多巴为主要治疗的60岁及以上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一般状况、用药情况、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检查及左旋多巴诱发运动障碍(LID)出现率调查。本组患者LID发生率为37%,服用复方左旋多巴4年以上者LID的发生率高于服用复方左旋多巴4年以下者(55%与26%,χ2=8.770,P=0.003);震颤为主型PD患者"剂峰"运动障碍发生率低于强直少动为主型(χ2=4.399,P
肝窦阻塞综合征是由肝窦内皮细胞损害所引起的肝内窦性门脉高压症,临床少见。报道1例服用土三七所致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增加医务人员对土三七的认识,并提高对肝窦阻塞综合征的诊治水平。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最近研究表明OSAS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首先发现,OSSA患者肿瘤的发生率和肿瘤为病因的患者死亡率增加。动物实验也相继表明OSAS模式的间歇性低氧(IH)可以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除IH外,睡眠结构的异常和肥胖也可以促进肿瘤发生。OSAS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的结论是可以肯定的,临床医生应注意肿瘤患者是否同时也是O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