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o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数学新大纲》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一条基本原则。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如何通过数学教学这一主渠道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我们数学教师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鼓励参与,培养主体意识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传统的教学,只顾自己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只顾死讲硬灌,而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那种“老师讲,学生学”、“老师念,学生记”的教学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而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适时的创设和谐、愉悦的求知情景,激发学生数学兴趣是搞好数学教学的前提。只有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才会入迷,才会钻得深,钻得深才能创造。在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向学生介绍初中数学的地位和作用、介绍数学的成就与发展、利用实物演示、结合教材内容讲故事、编谜语和趣题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进取,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淡化自我权威中心意识,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相互合作,展开讨论,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为,勇于并善于抓住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这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是十分有利的。
  
  二、倡导猜想,培养创新意识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纵观数学发展史,很多著名的数学结论都是从猜想开始,然后再设法证明的,如歌德巴赫猜想、费尔马猜想、欧拉猜想等等。猜想是发现数学结论的典型方法,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倡导学生猜想。我在教学中的具体作法是:某些数学结论让学生根据教师指出的启发性线索去猜想、发现结论。在解题时教师不能讲得太多,应留有余地让学生先独立的猜一猜問题规律、解题方法和结论。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的做法是:试算——归纳——猜想——证明。例如:在讲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可先让学生试算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思考其规律,猜想n边形的内角和,再加以证明。在教学中倡导学生猜想,有助于学生主动的探索和获取知识、培养学生概括和推理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巧设练习,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的核心,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把头脑中已有的信息重新组合,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讲多练,优化练习设计,创设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加强一题多解训练。同一问题能够寻找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应鼓励学生思维,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或事先预设答案作为评价的依据,这样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对于学生踊跃回答问题的行为教师首先应予以鼓励,至于回答正确与否放到第二,由学生集体讨论,逐步清理。提倡一题多想、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认真观察,多方联想,更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在讲“运用乘法公式”计算(2x+5)2-(2x-5)2时,我提问怎样解这道题时,有些同学说用完全平方公式做,也有部分同学说用平方差公式做,将平方差公式逆用,通过学生讨论,尝试终于成功了。学生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2.设计开放性的练习。数学开放题是指那些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数学问题。开放题设问方式灵活多样,探求的结论广泛、灵活,有很高的创新教育价值,极富挑战性。数学开放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能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有很高的创新教育价值,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创新意识
  
  因地制宜地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需要计算机的辅助,计算机多媒体融图、文、声于一体,确实给课堂教学增添活力。数学是抽象的,计算机的计算功能、图形图象功能,给数学提供了“实验”、探索的工具,更主要的是它促使学生对课堂教学有了主动参与的机会,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另外,数学新教材中的实习作业和探究性学习课题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它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从数学角度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参与性、创新性,其学习特征包括:强调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强调在活动中探索研究;围绕主题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解决问题。若在课堂中采用计算机来辅助开展研究性学习,就能很好地实现研究性学习这些特征,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节省人力、物力。
  总之,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深化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学数学教学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它向我们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抓住契机,不失时机,坚持不懈,把创新意识的培养贯彻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整个活动中。
其他文献
“小说”一词出于:“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庄子所言“小说”是指那些与道家思想不同的各家思想学说,以为它们不能大达于至道,与所云“知者论道而已矣,小家珍说之
摘 要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是以农地产权制度的明晰为前提,本文根据我国当前农地产权制度的现状,分析了农地产权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愿有偿合理引导,有序流转的原则,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提出新的见解。  关键词 农业经营体系 土地产权 流转  作者简介:高妍婍,中國政法大学民商学院,研究方向:民商经济法。  中图分类号:D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3
[摘 要]聋哑儿童应该、也有能力学习校园集体舞,但是在具体学习内容、评价考核指标、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应该有别于正常学生,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以提高聋哑儿童学习积极性,促进聋哑儿童身心健康。  [关键词]聋哑儿童 集体舞 学习    2007年9月1日,教育部決定在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广《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但是,约占中国适龄中小学总数2.66%的600余万聋哑儿童,是否应该并有能力学习校园
看着她清丽的外表,淡雅的气质,随和且吸引人的魅力,我想送给她一个称号--“麻花儿”,当然,这里的“麻花儿”并非很多人喜欢享用的食物,而是对这位医者在医学界所做出的成就和表现的
中国书画的审美价值蕴含于作品的意境中,反映在作品的笔墨上。书画家常把自己密迭的皴擦点划溶化于墨色一片的太阴间,把自己淡雅野逸的心象掺合在意志与情性中。大自然的生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针对目前国内相关的微课建设文献资料与平台展开了具体研究。由微课在国内的区域性分布、与传统课堂教学对比以及平台建设等方面就其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并
[摘 要]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重要教学手段,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本文就历史课堂的提问技巧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开发智力 引导探究 类比辨析    善教者,必善问。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材和学生实际,不时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就能使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    一、学新联旧    在讲述近
艺术心理素质是培养优质体育艺术型人才潜能和智慧的基石.本研究试从艺术感知,艺术想象和艺术情感三方面对体育艺术表演人才应具有哪些艺术心理素质及评定方法进行了阐述,为
运用pH电位滴定法,在25±0.1℃,I=0.1(KNO3)条件下,研究了Cu(II)与三吡啶胺(L1)和N-(2′-羟基苄基)-二乙三胺(HL2)的配位行为.结果表明,L1以二齿的形式和Cu(II)形成稳定的2:1
讨论时间:2003年7月15日rn参加者:郎绍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rn陈醉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rn陈绶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rn顾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