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蒋介石的“真身”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2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三位历史学者合著的《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以学术化的方式呈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蒋介石,有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蒋介石的“真身”。
  蒋介石九岁丧父,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在蒋的童年记忆中,孤苦伶仃,孤立无援,母亲是唯一可敬可信的人,其他人都不可信赖,正因为从小缺失對人的“基本信赖”,养成了他成年以后幽暗多疑的心理和性格,他在日记中经常感叹,质疑部属、友朋、同志之间的忠诚、信任、友爱之不可靠。既自卑,又自尊,對别人的控制、驾驭有着强烈的抗拒情结,對外界的轻忽、怠慢更是高度敏感。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他掌控下的国民党高层猜忌成风、内耗不断了。
  国民党内部派系纠纷不断不但有权力斗争的因素,也还有地缘的因素。在孙中山领导革命斗争的很长时间里,事实上形成了广东人在国民党内居多的局面,自然而然造就了一批粤籍党国领袖。蒋介石作为“外地人”很难在这个系统中轻易立足,很长时间内,蒋介石还得与广东人胡汉民、汪精卫等党国领袖合作,以用好“党”这块招牌。在此过程中,正是由于与粤籍党国领袖没有“搭档”好,不时发生冲突,才有蒋的下野与再起。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后来在蒋介石身边的显赫人物几乎都是浙江人。
  蒋介石在政务繁重之际,养成了持之以恒读书的习惯。据粗略估算,从1919年到1945年,蒋介石日记所记载的阅读书目近200种,其中,中国古籍有80多种,清末民初的新书有100多种。蒋介石读古书的时间居多,首选是经书,四书五经,他曾多次反复阅读,尤其是《大学》《中庸》。在新书中,蒋介石读了很多和各国革命史及与革命有关的书籍,包括《俄国革命史》《法国革命史》《土耳其革命史》《俄国共产党史》《列宁丛书》《革命心理》等,尤其是前面两部书,蒋曾多次阅读。
  (摘编自《中华读书报》2012—6—27作者:王辉)
其他文献
期刊
北京人艺最近好戏连台,复排《茶馆》、《风月无边》,冲击波的震荡力还没过去,现在又借曹禺大师诞辰90周年,一下子推出两台戏,而且两台戏都以非常新颖的面貌出现,一下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