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全面、客观的分析乡村体育教学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采用文献、网络、资料检索、归纳、自我实践等方法,分析当前农村体育教学的诸多问题,通过自身实践,举例说明体育教学改革带来的一系列效果。在农村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从而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选项教学;开发校本;因地制宜
不管城市中学还是农村中学,学生的活动总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学校体育是学校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课,则是学校体育的核心,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形式,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而搞好体育教学,优化体育教学内容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根本保证,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但不同地域之间差别是存在的。现如今,对于农村中学的体育教育进行改革,究竟该如何进行呢?
那么先分析一下当前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农村学校来说,场地器材严重匮乏是极其常见的事情。城市的大多数学校,基本上都拥有塑胶场地、合格达标、数量充足的体育器材和规格完整的球类场地。但是,对于我们农村来说,硬件设施的匮乏成了限制我们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对于农村的体育教师来说,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去实施教学就成了无法完成的任务。
其次,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广大城镇和农村,因城乡差别,“望子成龙”心切,为考取高一级学校取得铁饭碗为目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制约,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体育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不少人,包括相当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把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会为一谈。人们往往认为一个单位一个人在体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就是体育效果好,而对体育教学质量不十分重视。
再次,备课作为上课的依据,真的被广大教师充分利用起来,按照备课内容进行教学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受到学校办学条件的影响及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制约,备课成为一种形式,久而久之又成了体育教师一种负担。备课簿每学期都是新的,而内容依旧如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内容换汤不换药,一大群体育教师整日在做无用功的局面何年何月何时了?
现阶段,体育教学要求实行分科教学,也就是按照学生的兴趣和意愿来进行不同类别的教学。在我们学校,为了实施改革,我们也实行高中体育课的选项教学,我们开设了篮球、毽球、乒乓球、武术和健美操。刚开始学生们的兴趣非常浓厚,但听到篮球、乒乓球、毽球的器材由自己负责解决的时候,很多对这三个项目感兴趣的同学由于无法解决器材问题而改变自己的意愿,选修其它的项目。那么,这种选项教学在我们学校就很难深入开展下去。
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作为一名农村体育教师该如何面对呢?我们应该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和过程。当前学校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选择最恰当教学形式和方式,使师生耗费最少时间和精力而收到最佳效果。
对于农村体育教学,应根据我们实际情况而定,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发我们校本。从农村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改革为先导,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根据农村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特点,探索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为制定农村中学实用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我们已经实施了好多项目,例如投掷类项目,我们器材少,但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制器材。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练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从另一角度上又解决了场地器材的匮乏问题。让学生自制器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解决了器材短缺这一情况。如一堂投掷课,让学生用废纸制成纸球,练习投远和投准,还可以做各种游戏。把废纸球装进颜色各异的塑料袋,抛出去变成一个个长着彩色尾巴的球,于是投掷的出手角度这一运动概念学生们理解了,同时也能让他们挥臂速度得到锻炼。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折纸飞机。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看谁折的飞机好,又漂亮,又能飞的高。我上过这样一堂课,使学们都很积极,也很卖力,他们挖空心思地折飞机,然后用力的向上投。投过以后,快速跑过去捡起来,再扔。这样,不仅练习思维,也让他们的身体机能得到充分锻炼。例如一堂游戏课,让学生用喝完的矿泉水瓶装满小石子,用它充当手榴弹,也可当作保龄球。既能达到环保卫生又能达到锻炼,两全其美,这不是很好吗?由于器材是自制的,方法是自创的,所以每一位学生都很爱动、会动,而且在运动中学会本领,获得了成功体验,而我们体育课堂也因为他们创造性活动变得更加精彩。同时也解决了场地器材严重匮乏的问题。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实施。不管它的理念、内容和形式如何变化,有一点始终不变,那就是让学生们动起来,必须保证让他们在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标准》第四章
[2]《中国学校体育》2004-1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王楼中学)
【关键词】选项教学;开发校本;因地制宜
不管城市中学还是农村中学,学生的活动总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学校体育是学校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课,则是学校体育的核心,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形式,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而搞好体育教学,优化体育教学内容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根本保证,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但不同地域之间差别是存在的。现如今,对于农村中学的体育教育进行改革,究竟该如何进行呢?
那么先分析一下当前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农村学校来说,场地器材严重匮乏是极其常见的事情。城市的大多数学校,基本上都拥有塑胶场地、合格达标、数量充足的体育器材和规格完整的球类场地。但是,对于我们农村来说,硬件设施的匮乏成了限制我们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对于农村的体育教师来说,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去实施教学就成了无法完成的任务。
其次,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广大城镇和农村,因城乡差别,“望子成龙”心切,为考取高一级学校取得铁饭碗为目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制约,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体育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不少人,包括相当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把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会为一谈。人们往往认为一个单位一个人在体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就是体育效果好,而对体育教学质量不十分重视。
再次,备课作为上课的依据,真的被广大教师充分利用起来,按照备课内容进行教学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受到学校办学条件的影响及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制约,备课成为一种形式,久而久之又成了体育教师一种负担。备课簿每学期都是新的,而内容依旧如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内容换汤不换药,一大群体育教师整日在做无用功的局面何年何月何时了?
现阶段,体育教学要求实行分科教学,也就是按照学生的兴趣和意愿来进行不同类别的教学。在我们学校,为了实施改革,我们也实行高中体育课的选项教学,我们开设了篮球、毽球、乒乓球、武术和健美操。刚开始学生们的兴趣非常浓厚,但听到篮球、乒乓球、毽球的器材由自己负责解决的时候,很多对这三个项目感兴趣的同学由于无法解决器材问题而改变自己的意愿,选修其它的项目。那么,这种选项教学在我们学校就很难深入开展下去。
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作为一名农村体育教师该如何面对呢?我们应该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和过程。当前学校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选择最恰当教学形式和方式,使师生耗费最少时间和精力而收到最佳效果。
对于农村体育教学,应根据我们实际情况而定,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发我们校本。从农村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改革为先导,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根据农村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特点,探索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为制定农村中学实用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我们已经实施了好多项目,例如投掷类项目,我们器材少,但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制器材。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练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从另一角度上又解决了场地器材的匮乏问题。让学生自制器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解决了器材短缺这一情况。如一堂投掷课,让学生用废纸制成纸球,练习投远和投准,还可以做各种游戏。把废纸球装进颜色各异的塑料袋,抛出去变成一个个长着彩色尾巴的球,于是投掷的出手角度这一运动概念学生们理解了,同时也能让他们挥臂速度得到锻炼。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折纸飞机。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看谁折的飞机好,又漂亮,又能飞的高。我上过这样一堂课,使学们都很积极,也很卖力,他们挖空心思地折飞机,然后用力的向上投。投过以后,快速跑过去捡起来,再扔。这样,不仅练习思维,也让他们的身体机能得到充分锻炼。例如一堂游戏课,让学生用喝完的矿泉水瓶装满小石子,用它充当手榴弹,也可当作保龄球。既能达到环保卫生又能达到锻炼,两全其美,这不是很好吗?由于器材是自制的,方法是自创的,所以每一位学生都很爱动、会动,而且在运动中学会本领,获得了成功体验,而我们体育课堂也因为他们创造性活动变得更加精彩。同时也解决了场地器材严重匮乏的问题。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实施。不管它的理念、内容和形式如何变化,有一点始终不变,那就是让学生们动起来,必须保证让他们在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标准》第四章
[2]《中国学校体育》2004-1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王楼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