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好人生的“九百个方格”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uc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网络上,曾经有一个“A4纸上看人生”的热门帖子:以75岁的平均年龄计算,人生不过短短的900个月,用一个30×30的表格来呈现,一张A4纸就足够了。如果人生每过一个月,就把一个格子涂上颜色,许多人突然发现,原来人生已过大半,时间来去匆匆。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看不见摸不着,于是也常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时间的水井永远不会干涸。一张A4纸、900个方格,把时间量化,为人生建模,也就难怪让人产生“时间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但感慨归感慨,这张A4纸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更是一种激励,仿佛一下子让人看到了人生的进度和时间的井底,从而有了一种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既然人生就是这么900个方格,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慎重落笔,把每个方格都涂得精彩而饱满呢?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而手握人生时间巨笔的,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画好人生的900个方格,就是要在方寸之间用心,做好为人生谋篇布局的工作。有人说,珍惜时间的人做梦都在思考问题,浪费时间的人白天也当成晚上来消遣。在方寸之间用心,就当在心里打好人生的草稿,尽早规划好未来路径,让不同时期的目标牵引着自己充实人生的奋斗;就当在心里放个闹钟,时刻提醒自己“时间的存量已经越来越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更需加倍努力、不懈奋斗;就当在心里扬起风帆,时刻让自己保持爬坡过坎的压力感、奋勇向前的使命感和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方不负青春韶华。
  春夏相交但有别,秋冬相接但不紊。900个端端正正的方格,也是一种隐喻,恰恰说明人生自有其规则和边界。涂色不能出格,行为不可逾矩。为私者,需要明辨善恶丑美,看清舍与得,坚持修心为善、正心守道、扼心制欲,不做亏心事、不谋不义财,踏踏实实走好人生每一步;为公者,更要养浩然正气,分清公与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尽心竭力持守公道、秉公办事。走远路,更要走对路,这是对人生负责,更是对时间的敬畏。
  有人认为,现代生活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就是将原本属于黑夜、属于休息的时间纳入人的活动时间。技术的进步、日常生活的丰富,拉长了传统意义上的白天。同样是900个月,现代人所能占有的有效活动时间,一定比古时候要长很多。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即使再長的时间也往往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人们终日忙碌,却少有时间停下来思考,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生活。事实上,时间本身包含丰富的维度,而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既不是长短,也不是快慢,而是如何让每一分每一秒都更有价值。在这个意义上,人生最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质量。
  时间是慷慨的给予者,也是伟大的孕育者,更是永恒的评判者。在每个人生命的土地上,时间终归会给那些辛勤耕耘的人以丰收,给蹉跎虚度的人以荒芜。
  (摘自《人民日报》)
其他文献
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的青石中学,朱桂生老师因其独创的“四步教学法”和“三主动、四注重”的班级管理理念而闻名全市。因为《中国教师报》最初将他的“四步教学法”定义为“朱桂生模式”,所以如今人们习惯性地将他所带的班级称为“朱模班”。青石中学的张华校长带着一丝自豪介绍道:“我们市很多人不知道青石中学,却知道‘朱桂生’这个名字,知道他带的‘朱模班’。”  从2010年至今,朱桂生历时七年,“磨”出了一个“朱
开学第一天,中午班级就餐时我就发现了这个不一样的孩子。  学校贴心地为一年级新生们准备了勺子,别的孩子抱着饭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只有瑞瑞坐在座位上盯着自己面前的饭菜,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前后左右四处张望,快要哭了。  “瑞瑞,快拿起勺子吃啊!”我走到这个白净秀气的男孩面前说。  “我……我要奶奶。”大颗大颗的泪水从他眼眶里滑落出来。  “吃完饭,再过两个小时就可以回家见到奶奶了。”我以为他是思念
这样一个案例,表面看来似乎是家庭教育问题,其实是一个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要关注的问题。  人的智商是按常态分布的,就是中间多两头少。就智商分布说,在总人口中,智商为90~110的人最多,属于智力中等;智商70~90的較少,属于智力较低;智商110~130的人也较少,属于智商较高;智商70以下的很少,属于智力超低,智商130以上的人也很少,属于智力超常,一般叫作超常儿童。  案例中的男孩,从智力测验结
最近,我发现一个现象:在我们年级,有一个班的班主任是数学老师,每次考试这个班的数学成绩都在年级名列前茅。难道这是偶然吗?于是,我对整个学校班主任的情况做了个小调查,结果非常有趣:全校共42个教学班,其中数学老师担任班主任的班有4个,而这4个班的数学成绩都非常好,而且这些班在数学课上纪律也好,数学作业完成情况也比同年级其他班要好很多。看来,班主任的头衔会对任教学科产生很强的影响力。如何让科任老师也能
01   最近,沉寂已久的刘翔上了热搜,源于一段对话。   小朋友:“你到底几岁,是不是21岁?”   刘翔:“我想永远停留在21岁……再来一遍。”   小朋友:“为什么再来一遍呢?”   刘翔:“成长的经历,再来一遍。”   话毕的那一瞬,刘翔微微笑了笑,眼里若有所思,望向远方。   其实,刘翔想要回到的21岁,我们都知道。   2004年的夏天,雅典奥运会如期而至。   他凭
人类太容易被表象所迷惑,所以上帝将计就计,为人灯呈现出了一派美丽和谐的景观,当你深陷其中的时候,却被其表面之下所隐藏的丑恶所震惊。而摄影师J Henry Fair就如自然的言语传递者,从上帝的视角为人灯带来了这场视觉盛宴,及其之后的丑恶面目。  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  ———黑格尔  社会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便利,带来了更加优渥的生活,我们沉浸于对世界的改造,将
正是这样一种贴近时代、契合需求的草根式生长,使得班级群这个新生事物从一开始就缺少顶层设计和规范引导,各方秉持自己的立场,一边抱怨,一边乐享其成。  政教处历来是学生、家长、班主任、校领导等多方诉求的汇合点。当我们关注班主任的反映后,从学生那里了解到他们有自己的同学群,但人数不全,主要用来相互讨论作业、联网游戏、交流想法等,不让家长和班主任参与,至于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群,他们是从不关心的。从家长那里了
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2009年)》第三章“职责与任务”中特别指出,班主任要“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可见,要胜任班主任工作必须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沟通。通过沟通,才能彻底拆除妨碍情感交流的墙,形成良好的育人网络,
编者按  作为班主任,尤其是小学班主任,对于学生告状已经司空见惯。  对这些“诉状”如何“判决”,非常考验班主任的耐心和智慧,因为在大人看来无足轻重的事情,在孩子眼里却都是大事。  所以,如何处理好学生的告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关系到整个班级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也关系到每一名学生的幸福感以及价值观。  那么,如何理性看待学生的告状现象?学生告状背后有什么心理需求?面对告状,班主任该采取什么策略
午间休息,小强噘着嘴红着眼来到办公室,气呼呼地对我说:“老师,小华把水泼在了我的凳子上,我说了他两句,他还骂我。”我微笑地看着他,不紧不慢地说:“你一定很生气吧?”“就是,他还经常把废纸扔到地上,搞得周围脏兮兮的。我们提醒他,他也不听,太烦人了!”小强继续诉苦。  “你这么聪明,能自己处理好这件事吗?”“老师,我可以的!”小强望着我,坚定地点了点头,然后满意地回教室去了。  后来,小强把这件事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