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施工可能导致水管、天然气管道以及電缆等管线的损坏,而这些地下管线一旦出现受损问题,则会造成断电、断水、断气等不良后果,不仅对市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而且还妨碍了市政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而地下管线的保护工作并不是随意的,不仅涉及面广,而且情况复杂繁多,这就要求城市地下管线的保护应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做到立足全局看问题。
关键词:市政工程;地下管线;保护
一、各种地下管线损坏事故原因进行分析
1.市政工程管线管理不完善造成的损坏
城市地下管线很复杂,包括电力管线、通讯管线、热力管线、燃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和污水管线,还有一些保密的地下管线。对它们的管理又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因此在管理上档案图纸等资料难以形成整体信息。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高速发展,各种信息资料的时效性也得不到保证,这就使部分地下管线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从而在市政建设时部分管线管理被遗漏,施工时被损坏。
2.施工引起的直接损坏
在施工前没有经过调查和探测,而是盲目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由于在施工前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调查需要一定的费用和时间,大多数施工单位都不会也不愿做此项工作。这是造成地下管线损坏的常见原因之一。而且造成的事故大多数都比较严重。
3.土体挤压导致管线损坏
打桩、压桩、顶管、压力注浆等施工会对周围土体产生挤压,一些临近施工区域年代早、管材强度弱、结头不牢固的管线在土体挤压下损坏。土体变形引起管线损坏。如基坑开挖边坡失稳或流砂现象引起较大的土体变形。当变形量超过管线变形极限时,就会发生管线损坏。不均匀沉降,造成管线损坏,如顶管、质构、井点降水和沉井下沉施工过程中均可产生土体不均匀沉降,顶管和压力注浆还可能引起地面隆起。当不均匀沉降或隆起值较大时,可致使管线断裂或接头错位。管线上部荷载过大,如大型施工机械、车辆、材料、土堆等荷载,将下部管线压坏。
二、市政工程施工中保护地下管线的常用方法
1.隔离法
通过钢板桩、树根桩、深层搅拌桩等形成隔离体,限制地下管线周围的土体位移,挤压或振动管线。这种方法较适合管线埋深较大而又,庙近桩基础或基坑的情况。对于管线埋深不大的也可通过挖隔离槽方法,隔离槽可挖在施工部位与管线之间,也可在管线部位挖,即将管线挖出悬空。隔离槽一定要挖深至管线底部以下,才能起到隔断挤压力和振动力的作用。
2.悬吊法
一些暴露于基坑内的管线,或因土体可能产生较大位移而用隔离法将管线挖出的,中间不宜设支撑,可用悬吊法固定管线,要注意吊索的变形伸长以及吊索固定点位置应不受土体变形的影响。悬吊法中,管线受力、位移明确,并可以通过吊索不断调整管线的位移和受力点。
3.支撑法
对于土体可能产生较大沉降而造成管线悬空的可沿线设置若干支撑点支撑管线。支撑体可考虑是临时的,如打设支撑桩、砌支墩等也可以是永久性的。对于前者,设置时要考虑拆除时的方便和安全。对于后者一般结合永久性建筑物进行。土体加固法、顶管、盾构、沉井施工中,可能由于上体超挖和坍塌而导致地面沉降和土体位移的,可以采取注浆加固土体的办法,一是施工前对地下管线与施工区之间的土体进行注浆加固;二是施工结束后对管壁或井壁松散土和空隙进行注浆充填加固,也可用旋喷法、深层搅拌法、分层注浆法加固基坑边坡的土体。
通过保护边坡稳定来达到保护临近管线的目的。此外,在砂性土层,且地下水位又较高的环境中开挖施工时,为防止流砂发生,也可用井点降水方法。
4.卸载保护法
施工期间,卸去管线周围,尤其是上部的荷载,或通过设置卸荷板等方式,使作用在管线上及周围土体上的荷载减弱,以减少土体的变形和管线的受力,达到保护管线的目的。
三、市政工程施工中保护地下管线的有效措施
1.政府方面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一方面要监督各参战单位的施工行为,同时在确定施工周期时,合理工期一定要保证(抢险工程除外),否则施工单位会为了抢工期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规范各方的行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地下管线在施工时被破坏,固然有一部分是因为施工单位的不文明施工,但很多是因为地下管线的埋设位置,高程不符合规范。而竣工图上又没有有效的标明所造成的,但一出了问题,受到处罚的常常是代理业主、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各小三线单位却设有任何相应的制约,这样治标不治本,所以对各小三线单位的施工行为也需要规范,也应纳入市安检站的监督范围。如规定在施工中,查明是因为小三线单位不规范施工原因造成的,由各小三线单位自己负责。另外,因为如煤气、自来水、通讯等专业的公司,掌握了各种其它部门不能掌握的专业的、权威的相关资料,在道路施工时,要及时、准确的提供管线的位置,派专人负责联系落实,并对提供资料的数据真实性负责。
2.施工单位方面
在目前市场行为还不太规范的情况下,施工单位首先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视,不能总是局限于原有的方式。一方面要与业主等多方面进行协调,争取其支持,另一方面,从自身的角度,针对工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甚至有时要牺牲一部分利益宋换取以后工程的顺利进行。对位于城市中心地区的工程,要将企业的政治形象放在首位,不要一味的算经济帐。施工时配备一定数量的摄影器材,随时记录施工时的安全工作情况,以利于以后的检查、总结。
3.选择合理施工工艺。
基坑开挖、地下连续墙施工可采用分段开挖、分段施工的方法,使管线每次只暴露局部长度,施工完一段后再进行另一段,或分段间隔施工。对于桩基工程,可以合理安排打棚顷序,如临近管线的桩先打,退着往远离管线的方向打桩,减少对管线的挤压,还可考虑调整打桩速率的方法,如打打停停,对减少土申的空隙水压力,或者打桩区四周设排水砂井、塑料排水板,使孔隙水压力很快消失,减少挤土效应顶管工程施工,对临近管线区域,可放慢顶进速率,做到勤顶勤挖,减少对土体的挤压力,顶头穿过管线区后,充填顶头切削造成的管壁外间隙,减少地面抗降。有些地下工程还可采用逆作法施工保护管线,对管线可起固定作用的部位先施工并加跑龙套,再施工其他部位。基坑回填时分层夯宴,钢板桩拔
四、地下管线破损后的急救措施
为防止管线损坏引起危害,施工前应准备紧急联络地址一览表,各种埋设物的系统图及了解最近一只控制阀的位置,备好煤气探测仪等,并在施工交底会通知有关人员。当现场露出埋设物时,应用标牌写明物件名称、类别、安全注意事项。如果管线发生或可能发生异常时,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立即与相关的专业公司及相关部门联络并采取中断施工、禁止动用明火、临时封闭交通、疏导附近居民等措施,并通报公安、消防、道路管理、市政管理及其他有关部门。
五、结语
总之,市政工程中地下管线的保护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涉及的内容广,情况复杂。地下管线的有效保护要依靠市政规划设计、管理和施工等多方面的综合方法才能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奎山.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3.
[2]耿鹏飞,郑世华,张博.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J].陕西建筑,2011(9):40-43.
[3]元静宣.浅谈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J].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02):76-77.
作者简介:唐建华,男(1974-12),河南省,研究方向:实证工程,身份证号码:412928197412140057
关键词:市政工程;地下管线;保护
一、各种地下管线损坏事故原因进行分析
1.市政工程管线管理不完善造成的损坏
城市地下管线很复杂,包括电力管线、通讯管线、热力管线、燃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和污水管线,还有一些保密的地下管线。对它们的管理又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因此在管理上档案图纸等资料难以形成整体信息。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高速发展,各种信息资料的时效性也得不到保证,这就使部分地下管线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从而在市政建设时部分管线管理被遗漏,施工时被损坏。
2.施工引起的直接损坏
在施工前没有经过调查和探测,而是盲目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由于在施工前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调查需要一定的费用和时间,大多数施工单位都不会也不愿做此项工作。这是造成地下管线损坏的常见原因之一。而且造成的事故大多数都比较严重。
3.土体挤压导致管线损坏
打桩、压桩、顶管、压力注浆等施工会对周围土体产生挤压,一些临近施工区域年代早、管材强度弱、结头不牢固的管线在土体挤压下损坏。土体变形引起管线损坏。如基坑开挖边坡失稳或流砂现象引起较大的土体变形。当变形量超过管线变形极限时,就会发生管线损坏。不均匀沉降,造成管线损坏,如顶管、质构、井点降水和沉井下沉施工过程中均可产生土体不均匀沉降,顶管和压力注浆还可能引起地面隆起。当不均匀沉降或隆起值较大时,可致使管线断裂或接头错位。管线上部荷载过大,如大型施工机械、车辆、材料、土堆等荷载,将下部管线压坏。
二、市政工程施工中保护地下管线的常用方法
1.隔离法
通过钢板桩、树根桩、深层搅拌桩等形成隔离体,限制地下管线周围的土体位移,挤压或振动管线。这种方法较适合管线埋深较大而又,庙近桩基础或基坑的情况。对于管线埋深不大的也可通过挖隔离槽方法,隔离槽可挖在施工部位与管线之间,也可在管线部位挖,即将管线挖出悬空。隔离槽一定要挖深至管线底部以下,才能起到隔断挤压力和振动力的作用。
2.悬吊法
一些暴露于基坑内的管线,或因土体可能产生较大位移而用隔离法将管线挖出的,中间不宜设支撑,可用悬吊法固定管线,要注意吊索的变形伸长以及吊索固定点位置应不受土体变形的影响。悬吊法中,管线受力、位移明确,并可以通过吊索不断调整管线的位移和受力点。
3.支撑法
对于土体可能产生较大沉降而造成管线悬空的可沿线设置若干支撑点支撑管线。支撑体可考虑是临时的,如打设支撑桩、砌支墩等也可以是永久性的。对于前者,设置时要考虑拆除时的方便和安全。对于后者一般结合永久性建筑物进行。土体加固法、顶管、盾构、沉井施工中,可能由于上体超挖和坍塌而导致地面沉降和土体位移的,可以采取注浆加固土体的办法,一是施工前对地下管线与施工区之间的土体进行注浆加固;二是施工结束后对管壁或井壁松散土和空隙进行注浆充填加固,也可用旋喷法、深层搅拌法、分层注浆法加固基坑边坡的土体。
通过保护边坡稳定来达到保护临近管线的目的。此外,在砂性土层,且地下水位又较高的环境中开挖施工时,为防止流砂发生,也可用井点降水方法。
4.卸载保护法
施工期间,卸去管线周围,尤其是上部的荷载,或通过设置卸荷板等方式,使作用在管线上及周围土体上的荷载减弱,以减少土体的变形和管线的受力,达到保护管线的目的。
三、市政工程施工中保护地下管线的有效措施
1.政府方面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一方面要监督各参战单位的施工行为,同时在确定施工周期时,合理工期一定要保证(抢险工程除外),否则施工单位会为了抢工期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规范各方的行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地下管线在施工时被破坏,固然有一部分是因为施工单位的不文明施工,但很多是因为地下管线的埋设位置,高程不符合规范。而竣工图上又没有有效的标明所造成的,但一出了问题,受到处罚的常常是代理业主、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各小三线单位却设有任何相应的制约,这样治标不治本,所以对各小三线单位的施工行为也需要规范,也应纳入市安检站的监督范围。如规定在施工中,查明是因为小三线单位不规范施工原因造成的,由各小三线单位自己负责。另外,因为如煤气、自来水、通讯等专业的公司,掌握了各种其它部门不能掌握的专业的、权威的相关资料,在道路施工时,要及时、准确的提供管线的位置,派专人负责联系落实,并对提供资料的数据真实性负责。
2.施工单位方面
在目前市场行为还不太规范的情况下,施工单位首先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视,不能总是局限于原有的方式。一方面要与业主等多方面进行协调,争取其支持,另一方面,从自身的角度,针对工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甚至有时要牺牲一部分利益宋换取以后工程的顺利进行。对位于城市中心地区的工程,要将企业的政治形象放在首位,不要一味的算经济帐。施工时配备一定数量的摄影器材,随时记录施工时的安全工作情况,以利于以后的检查、总结。
3.选择合理施工工艺。
基坑开挖、地下连续墙施工可采用分段开挖、分段施工的方法,使管线每次只暴露局部长度,施工完一段后再进行另一段,或分段间隔施工。对于桩基工程,可以合理安排打棚顷序,如临近管线的桩先打,退着往远离管线的方向打桩,减少对管线的挤压,还可考虑调整打桩速率的方法,如打打停停,对减少土申的空隙水压力,或者打桩区四周设排水砂井、塑料排水板,使孔隙水压力很快消失,减少挤土效应顶管工程施工,对临近管线区域,可放慢顶进速率,做到勤顶勤挖,减少对土体的挤压力,顶头穿过管线区后,充填顶头切削造成的管壁外间隙,减少地面抗降。有些地下工程还可采用逆作法施工保护管线,对管线可起固定作用的部位先施工并加跑龙套,再施工其他部位。基坑回填时分层夯宴,钢板桩拔
四、地下管线破损后的急救措施
为防止管线损坏引起危害,施工前应准备紧急联络地址一览表,各种埋设物的系统图及了解最近一只控制阀的位置,备好煤气探测仪等,并在施工交底会通知有关人员。当现场露出埋设物时,应用标牌写明物件名称、类别、安全注意事项。如果管线发生或可能发生异常时,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立即与相关的专业公司及相关部门联络并采取中断施工、禁止动用明火、临时封闭交通、疏导附近居民等措施,并通报公安、消防、道路管理、市政管理及其他有关部门。
五、结语
总之,市政工程中地下管线的保护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涉及的内容广,情况复杂。地下管线的有效保护要依靠市政规划设计、管理和施工等多方面的综合方法才能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奎山.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3.
[2]耿鹏飞,郑世华,张博.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J].陕西建筑,2011(9):40-43.
[3]元静宣.浅谈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J].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02):76-77.
作者简介:唐建华,男(1974-12),河南省,研究方向:实证工程,身份证号码:41292819741214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