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防己黄芪汤的古代文献分析

来源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fc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己黄芪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经典名方之一,用治太阳表虚之风水及风湿病.现代防己黄芪汤临床应用广泛,内科可用治痹证、水肿、喘咳、臌胀等,骨伤可用治骨折愈合后肿胀等症.通过系统分析整理防己黄芪汤的中医古籍文献资料,对其历史渊源、组方加减、药量、药味炮制及主治病症等进行了归纳总结.统计获得文献古籍115种,结果发现后世医家大多遵从《金匮要略》的方剂主治、方药组成、用法用量及服药后反应,对该方的方论阐述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并对其病证进行了扩展.通过对防己黄芪汤的古代文献的系统分析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于阳,复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
期刊
内服中成药rn此病归为中医“胃痞”范围,治疗目标是疏理肝气、强健脾胃,中医在辨证选取中成药时通常包括如下类别.rn1.脾虚气滞.常见症状是消化不良,并发胃脘痞闷或胀痛,嗳气、纳呆、便溏、疲乏.治疗原则是理气消胀、健脾和胃.口服中成药(如下任选)香砂平胃散、香砂和中丸、香砂六君丸,或香砂枳术丸,或加味香砂枳术丸.
一觉醒来,蓦然感觉脖子僵硬,难以灵活转动,颈项处剧烈疼痛……这大多是落枕了.落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治疗与预防呢?这里介绍中医对落枕的认识和一些方便易行的防治方法.
期刊
青年学生不仅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面临着恋爱、结婚、生育等人生关键时刻,性健康教育知识普及也到了必须进行的关键时期.rn近年来,青年学生的健康教育在我国各级学校逐步普及和深入,性健康作为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方面,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国人羞于谈性,认为“性”没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教育,长大了自然而然就懂了,甚至把“性”视为肮脏的东西,在生活中绝口不提与性有关的话题.由于平时性教育的缺失,大学生一旦出现性心理和行为异常时,很多家长及社会就非常吃惊,难以接受
骨质疏松腰背痛属中医痹证范畴.痹者“闭”也,有闭阻不通之义.《素问·痹论》认为本病外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内有年老体弱肾精亏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循腧穴直接侵入体内,导致经脉痹阻,气血瘀滞,筋脉失养,从而造成腰背疼痛难忍.内补先天肾精以扶正、外御腧穴之风寒湿以祛邪,是治疗本病的两大关键.以中药热奄包温经散寒,补益肾精,以肾俞、腰俞等穴位为热敷部位,有望提高老年骨质疏松腰背痛的临床疗效.
以抑郁症气郁体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病机的分析发现,抑郁症气郁体质以气机郁滞为主要特征,其基本病机为肝气郁结.基于肝气郁结,正胜则邪从热化,正虚则邪从寒化.故通过辨证施膳来疏肝理气、调和阴阳,以助抑郁症的防治.
介绍治疗肝郁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病因由情志调摄不当、饮食不节、正虚内损等引起,导致肝失疏泄,脾胃运化失常,气机失调,湿热内生所致.治疗上重视平衡阴阳、顾及他脏、疏调气机、祛腐生肌四个方面协同用药,并根据病情标本缓急,用药有主次先后,调和阴阳、以平为期.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万小明认为腰痛病多为久劳成疾,并非骤然发病.“久病必虚、久病必瘀”,治疗腰痛病不可单纯活血、祛湿、散寒等对症治疗,应从疾病的自身形成特点出发,并兼顾患者自身的体质因素.基于“因虚致瘀”理论,从虚着手,补其虚而化其瘀,除弊去邪的同时扶正固本.
桑杲认为泄泻病位在肠,其本在脾,其标在滞,每多虚实夹杂.临证以风寒泻、伤食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为多见,提出以“和”脾化滞为治疗原则,包含温脾补脾、散寒化湿、消食化滞、健运脾胃之法,并进一步提出分期治疗本病:初期化结为先,治以醒脾化结、祛湿消积;病程迁延需标本兼治,治以运脾健胃、清化湿热;病久以和脾为要,治以温补脾阳、涩肠止泻.其自拟止泻散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泄泻,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是中医学重要的生命观.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分别从形、气、神3个方面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从形的角度:首先是焦膜的形态发生了改变,风、寒、湿邪为主要病理基础;从气的角度:焦膜受邪导致三焦气化不利,病邪进一步深入脏腑,主要影响肝、肾两脏;从神的角度:神的异常会影响脏腑生理功能的发挥,同时也可诱导疾病的发生.总之,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论治强直性脊柱炎,有利于本病早、中期即病位以焦膜为主的治疗,同时也有助于全面清晰的梳理、认识其发病机制,为该病在临床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