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文本深入解读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urne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必备的一种教学能力,也是教师着力让学生掌握的一种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感受文本的情感与内涵,如何更好地开展文本深入解读教学,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成效,是教师应当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解读;实践
  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素养,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感受文本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文本解读也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如何更好地开展文本深入解读教学,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成效,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
  研读文本,提高解读能力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必备的一种教学能力,要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解读文本,教师首先要能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这也是开展文本深入解读的基础与前提,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阶段,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否正确也对学生的解读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前需要仔细研读教材文本,把握文本的思想与内涵,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做好教学设计,不断提升自己的解读能力,以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
  教师应重视自身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在阅读教学前,教师要仔细阅读与研究文本,从文本的结构、语言、写作手法、文本内容、修辞类型等方面进行研读,细细探究文本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撰写教学设计,包括应当怎样引导学生解读文本,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提问怎样的问题等,都提前在教学设计中进行准备,由此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自己先要对文本进行细致的研读,能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对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也应当重视这方面能力与素养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开展文本教学。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语文是一种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工具性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人文性则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教师在开展文本教学时,应当遵循语文学科的这一学科属性,把握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特别是对于一些文言文文本,如古诗词,或者一些写作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距较远的文本,教师需要先给学生扫清字词障碍与写作背景,才能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成效。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峨眉山月歌》时,考虑到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文本一般难度不大,但毕竟是古诗,与学生所处的时代也相距甚远,在文本解读前先以工具性为基础,扫清文字障碍,了解文本背景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先让学生通过工具书自主查找文本中的生字词,对重点的字词教师会进行进一步的讲授,让学生基本了解诗意,此时再让学生反复朗读诗歌,在细细的品读中感悟诗歌的意境与情感,能让学生更深入地解读文本,得到审美的熏陶。
  教师在开展文本阅读教学时,需要遵循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属性,从具体的文本出发,同时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来进行教学,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学情,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成效。
  立足文本,有效提问
  要想更好地开展文本深入解读教学,教师还可以基于文本创设一些问题,以提问来激发学生去主动思考与探究,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认识。创设什么样的问题是教师需要认真去关注的方面,问题一方面要基于具体的文本,目的是要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另一方面,问题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去思考,发挥提问在文本教学中的效用。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九寨沟》时,考虑到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为让学生能在阅读中思考与探究,以更好地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教师创设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在自主阅读中逐步感悟与理解文本。例如,“你想象中的九寨沟是什么样子的呢?文本中介绍了哪些景观,你自己最欣赏的是哪个景观呢?“五彩池”“五花海”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你在阅读后感受到九寨沟有哪些神奇之处呢?”通过提问,学生会去思考,在自主阅读中去探究,一步一步让学生能更清晰地感悟与认识文本,激发学生对祖国山川的热爱。
  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当仔细研读文本,问题应当基于文本,同时通过把握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加上文本提问,应注意问题是要激发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更好地解读文本,由此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质量,以有效的提问来发挥学生的潜力。
  总的来说,文本深入解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从自身文本解读能力入手,夯实自身的文本解决功底,并通过如何更好地开展文本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与阅读素养,是当前每个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思考与探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成武.浅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存在的問题及对策[J].中华少年,2019(05).
  [2]吴如真.质疑·交流·互动——基于自主探究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丰利镇丰利小学)
其他文献
我们学校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生存教育》《健康教育》和《长在宜昌》,以及公共安全、防毒、心理健康、环保、国防、反邪教和保护电力设施等专题教育。它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让学生寻找自我、培养个性,使学生融入社会、热爱生活。我们地处贫困山区,地方教材是回收循环使用的,多个班级共用一套教科书。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孩子们“八仙过海”,搜集形式多样的素材;在展示与交流中各
浙江省永康市古山镇古山小学始建于1909年,1952年改名为永康县古山镇中心小学,1992年永康撤县设市,学校更名为永康市古山镇古山小学。在当时崇正小学堂的门口挂着一副对联:"
摘要:体育教学少不了田径教学,田径教学更少不了比赛,所以不利用田径比赛教学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全人格”的培养,就是对田径比赛教学的最大浪费。初中阶段,如何利用田径比赛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对此进行重点探究。  关键词:田径比赛;人格发展;初中生  有人说,现代化的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高素质”,可以理解为学生的“物质生存”能力;一个是“全人格”,可以理解为学生的“精神世界”。而面对竞争激烈、
从毕业到现在,笔者从事教师职业已经有3年多。在此期间每年都担任班主任。中学阶段是人生过程中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中学生有很强的叛逆心理,身心发育又尚不成熟,认知能力有限,而自我意识又很强烈,因此对班级管理者有很强的挑战性。由于学校的特殊性质,笔者从高一担任班主任起,大部分时間是陪伴他们一起成长的,在相处的过程中,遇到的事情也越来越多。现在,谈一些对班级管理个人的看法。  集体荣誉感亟待加强  现在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的价值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和日益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已经凸显出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提到,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丰富与优秀的文化,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古老历史文化底蕴的形式之一。为此,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幼儿园一直非常重视挖掘传统节日的课程资
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是在知识的社会性与私有性矛盾加剧、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这一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为了维护在这种平衡被破坏时遭受损失的公共利益或者个
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天水市作为西部“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的区域,目前在项目建设中仍存在着意识不强、高端项目缺少等不足。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天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能力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数学学习中,影响学生提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通常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主动提出问题?学生在提问方面希望教师提供哪些方面的指导?围绕此类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基于学生提问的态度和心理特点,寻求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措施,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在学习中遇到疑惑和不解
在基础教育中,语文课最适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语文素养的核心就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互为表里。语文课不同于数学、科学等理科那么严谨缜密,层层推进,最后水到渠成。对某一个词语的斟酌,也许见解不同;对某一处课文朗读,也许语调语气不同;对某一个人物的评价,也许观点不同……而一堂课时间有限,如何统筹安排学习活动,让思维训练有所侧重,并落到实处。  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关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