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q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意识与能力是每一位幼儿必须要培养的能力,教师要为幼儿树立与他人合作的榜样,为每一位幼儿提供与他人合作的机会,教给幼儿合作方法,肯定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家园合作,为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创设良好的合作环境。
  关键词:幼儿;合作;培养
  合作指在某种活动中,能主动配合对方、与对方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并且每个人在相互配合中都能实现目标。看起来简单,可是实际操作起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农村孩子合作意识薄弱、在合作过程中欠缺有效的合作方法等。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一、合作从教师做起,然后影响幼儿
  教师在幼儿眼里是一面很明亮的镜子,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影响着每一位幼儿。我们首先应该考虑自己是否有强烈的合作欲望,包括同事之间配合是否默契、师幼之间的合作是否有效,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矛盾是否能够与对方协商解决等,合作从我做起,然后再影响他人。曾经一次体育活动中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由于户外风大,教师准备的教具“荷叶”没办法紧贴地板(活动前教师也预备了多种方案,但是效果不佳),在活动中,其他教师纷纷前来帮忙,有的用水浇湿,有的用脚踩着。孩子们受教师的影响也为同伴铺平荷叶,以便她们顺利跳过岸。虽然活动过程看起来有点“混乱”,但是幼儿在活动学会了合作,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这是多么难得的体验。
  二、创设良好的合作环境,为幼儿提供与同伴自由交往的机会
  首先,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合作行为”,如“排队不抢先”“看图书保持安静,以免影响他人”“玩玩具有秩序,玩好了一起收拾整理”等,教师心里要有明确的“合作项目”,在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加以关注,引导幼儿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其次,幼儿之间的交往始于共同的游戏和活动,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自由活动时间,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与同伴交流,遇到问题时学着和同伴协商解决。刚开始幼儿遇到矛盾,会大声争吵或向教师告状,这时,教师应引导幼儿自己学着解决问题,多问问幼儿“你说怎么办呢?”“这样可以吗?”让幼儿自己想办法协调与同伴间的关系。渐渐地,幼儿遇到问题会与同伴协商着解决,实在解决不了才向教师求助。其实,幼儿天生就有与同伴合作、交往的愿望,只是还没形成一种合作氛围。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在不断尝试合作的过程中,克服合作中的矛盾,互相体谅、包容,不断积累合作技巧和方法。通过“以强带弱”“以大带小”等方式,鼓励幼儿用友好的态度自己解决矛盾,尽量达成共识,在游戏中与同伴自由分配角色,保证游戏顺利进行。
  三、设置需要共同参与、分工合作的活动,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在一日生活中,幼儿和同伴之间有很多需要分工合作的机会,教师要当一个有心人,时常关注幼儿的合作情况,及时加以引导。如搭积木时可以引导幼儿围绕一个主题,事先协商好每个人要搭的物体,根据建构实际情况,及时商量好需要添加的物体。看着集体建构出来的成果,幼儿深深体会到了分工合作的快乐和必要性。玩表演游戏时教师可以事先布置好场景,提供必须多人合作参与的游戏材料,在幼儿熟悉游戏表演内容的基础上让他们在小组内学会自由分配角色,表演故事,当他们学会在活动中遇到矛盾学着和同伴协商解决,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时候自发地与同伴合作,也可能不知道怎样合作,这就需要教师提醒幼儿合作的时机,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合作。而语言能较准确地表达我们内心的想法,能更顺利地与人沟通,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教师应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用语言协商解决各种矛盾。
  四、家园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家长团队的力量
  在农村,多数家长的合作意识较薄弱,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家长,他们没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在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很少有合作行为,更别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与同伴好好合作。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在特别举办了迎“元旦”亲子运动会、庆“六一”亲子游园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到亲子活动中。在教师为各个年龄段幼儿专门活动设计的亲子游戏“齐心协力”“小脚穿大鞋”“包饺子”等活动中,家长们深深体会到合作的趣味性和必要性,明白了合作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我们还通过家长讲座、家访、个别面谈等方式宣传合作的重要性,让家长懂得学会分享,学会欣赏他人长处也是非常必要的。交给家长有效合作的技巧和方法,家园密切配合,一起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五、关注幼儿,鼓励幼儿,让他们有信心与他人友好合作
  幼儿与同伴合作初期,个别孩子经常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霸道行为,同伴无法忍受就向教师告状。这时候,教师要有耐心,对这些合作意识较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通过讲故事、看录像片等方式加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克服合作中可能遇到的矛盾。当幼儿与同伴能够逐步合作时,教师要及时表扬,增强他们友好合作的信心。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和同伴合作的潜质,我们要善于挖掘,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为今后进一步的合作交往行为奠定基础。
  幼儿是否能够发现同伴身上的优点,并能用言语表扬同伴,这对幼儿与同伴的友好相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合作行为的领路人——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身上闪光点,用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竖起大拇指等方式表扬幼儿,让幼儿感受自己是很棒的,有了信心,他在活动中就能表现最佳水平。当因为某些原因表现不佳时,教师要体谅幼儿,帮助他们排除心理因素。幼儿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同伴表现突出时,也能立即发现并表扬对方,幼儿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自然形成。
  六、结语
  总之,教师要当一个有心人,在一日活动中处处渗透合作,加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讓“合作”住进每一位幼儿的心里,成为一种习惯,这就是我们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责编
其他文献
摘要:隨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诸多小学语文教师也在进行小学课堂改革工作,其最终目的就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响应素质教育改革的号召,实现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诸多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以及理念逐渐出现在了小学语文课堂当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其中应用成效最为显著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竞争学习意识以及学习兴趣度,还有助
目的:  检测永生化非癌性人鼻咽上皮细胞NP-69(NP-69)及鼻咽癌细胞株5-8F (5-8F)细胞中FHL2蛋白质水平,以探讨FHL2基因对人鼻咽癌5-8F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
摘要:众所周知,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目前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问题不断,怎样进行改善是目前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对策  从整体角度分析,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差异性,所以需要做好阅读课程衔接工作,即从语文课程整体性出发,保证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但是怎样实现其有效衔接是目前的关
经络腧穴学作为一门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在其教学中应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的锻炼.教师应努力提升自我,加强对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条件的运用,更好地传
目的1.了解NICU住院婴儿的院内深部真菌感染(NIFI)的流行病学情况;2.探讨本组NIFI的高危因素,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合适的诊疗操作等,为防治真菌感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