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Project课的案例及反思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z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英语教材是第四模块第三单元Project Developing an ad campaign。接到题目后笔者就开始担扰了,因为Project是新教材每个单元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新教材最大的亮点。如何才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学观念和教材观念的转变呢?如何才能真正体现“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呢?本文通过一节Project课的教学,展开了深深的反思。
  【关键词】英语教学;Project课;反思
  一、案例描述
  1.根据日常的分组,先让学生确定各自的话题,可选择课本提供的,也可自选,再布置各组中有条件的学生去搜集资料。
  2.进行Part A部分教学。由KFC的ad campaign的导入让学生对其有个直观的了解,再让学通过对短文各段大意归纳以及问题的回答了解ad campaign的制作流程和要点,并在其中穿插讲解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扫清了学生的理解障碍。
  3.自然过渡至核心Part B部分:制作自己的ad campaign。指导各组学生按照planning, preparing, producing和presenting的流程进行分工合作,根据之前搜集的资料,设计制作一张宣传海报(包括logo和slogan),并完成campaign proposal即策划文案。
  二、教学反思
  1.深入研究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生兴趣出、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新的教学观念要从以往的传授语言知识转向强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Tell me , I forget. Show me, I remember. Involve me, I understand.
  Project课正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运用语言的机会。该版块旨在引导学生进探究式学习,把英语听、说、读、写的训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它首先提供与该单元话题有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引起用英语开展某一活动的兴趣。然后根据所给的具体步骤,通过小组讨化、分工合作、调查访谈、信息检索、交流汇报等形式的活动,用英语做一件事件,最后呈现学习成果,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所以笔者认为要明确Project的教学目标,首先就要先将其与Reading教学区分开来。不少教师认为Project的Part B与高考联系不大且耗时耗力,所以常常是忽略或者只是走过场,并将Part A的教学等同于Reading的教学,进行细致的文章内容和知识点的讲解。这样的做法自然是省事的,但却丝毫未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去甚远。笔者认为Part A仅是Part B的范例和铺垫,Part B才是核心,所以对Part A的处理要适当,教学目标应设定为:通过Part A的学习让学生分组合作,自主地完成Part B,即让学生在做中学——doing by learning。
  2.联系学情,合理利用教材和安排课时。国外的许多中小学也有Project,与《牛津高中英语》中的Project版块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他们的Project更侧重于课题,探究性学习的味道更浓,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它往往要求学生在课堂外花大量的时间去探究,有时候需要一两个星期、甚至一个月的时间,而在课堂上只是呈现成果、展现作品罢了。而《牛津高中英语》中的Project板块设计是针对中国学生的国情,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在课堂内,适当地拓展到课堂外,尤其是在减负增效、课时减少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Project板块教学更是困难。所以笔者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地尝试:(1)为了提高课堂效率,笔者先根据平时的分组布置学生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再由有条件的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2)课上主要用来进行Part A的处理和Part B的分工和初步制定方案;(3)创造性地增加了海报的设计,并让学生在海报呈现设计的logo和slogan,增添了任务的趣味性;(4)几天后(通常会经过一个周末),待学生充分修改润色后,再安排一个课时来展示学生的作品。
  3.应用“探究式学习”理念,激发学生兴趣。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任长松,2004)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参与探究知识。探究式学习遵循的操作过程是:“确定课题、自主探究、交流结果、总结评价”(同上)探究式学习的特点主要有:自主性、实践性、过程性和开放性。而这一切无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所以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方式。
  Project板块正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最佳阵地,笔者在探究式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给学生搭建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具体的安排流程如下:(1)引导学生确定话题;(2)由组长负责,合理分工;(3)让学生从课内拓展至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和社会调查,最终完成各自的任务;(4)在展示环节,让学生互评和自评。
  4.了解学生,合理分组。Project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必不可少,所以科学分组就变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分组时考虑了两个重要因素:(1)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一所普通中学,学生不少为住校生,所以可以接触到网络等资源渠道的人数有限,所以分组时一定要让这些学生平均分配在各组。(2)根据Brown(1994)所述,group work is a generic term covering a multiplicity of techniques in which two or more students are assigned a task that involves collaboration and self-initiated language. 布朗还认为一般的小组活动为2人以上,6人以下为宜。综合考虑后,笔者主要是分成四人一小组,让他们民主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成员完成各项任务。在分组时,不可仅按座位来分,要考虑到组内学生的成绩、住校与否、性别、性格等多方面的因素。实践证明笔者之前的工夫没有白费,合理的分组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高效地完成。
  Project版块是新教材的亮点,同时也是教师处理的难点,如何才能将这一教材新形式利用好,是值得广大教师认真研究的。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大到如何明确教学目标,小到如何合理分组,从各个方面审视和总结自身的教学。这一切的努力都为了能上好Project版块,体现新教材的特点,并最终达到将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中英语》(苏教版)教材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137例肝动脉栓塞化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加强术后观察与护理及正确的饮食指导.结果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密切观察股动脉穿刺点、胃肠反应、腹痛、发热等情况是护理的重点,能及时发现并发症并予相应处理,促进患者的恢复。
【摘 要】微课程资源作为这种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手段,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关键词】微课程;翻转课堂;自主学习;探究教学;多媒体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微课程资源作为这种创
目的 评价为肿瘤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肿瘤血液透析患者38例实施自身对照,观察心理护理前后其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经过心理护理,患者心态变得平稳,依从性增强,能更好地配合治疗.结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帮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并有助于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
【摘 要】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传统英语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探究新的英语教学方法,是当前英语教育工作者的不得不面对和研究的课题。笔者在近20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情景教学法对提高英语教学至关重要。通过情景教学设立教学情景,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情景教学法;教学效果
【摘 要】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系统工程,应该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充分借助于信息化技术,更应该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教学;信息技术;思维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最高追求,但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手段,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时代的发展,方法与手段也在逐步地更新与改变,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就高中物理学科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笔者的思考,望能有助于
目的 探讨注射型Metapex糊剂在外伤性前牙根尖诱导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50例72颗外伤后根尖未发育完成的前牙根尖诱导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操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默契的术中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完善的术后追踪、随访观察,做好卫生宣教及注意事项,是根尖诱导成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结论 应用注射型Metapex糊剂使无菌操作严密且方便,提高了根尖诱导术的治疗质量,增加了
目的 探讨在肿瘤患者热疗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对体温上升的影响.方法将55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29例)及对照组(未给予心理护理,26例),比较2组患者在热疗时达到的最高体温.结果热疗前给予心理护理的心理护理组肿瘤患者在热疗时体温上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在热疗前给予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可使患者在热疗时与热疗机很好地匹配,减少反射功率,从而有效地提升体温,达到更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