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博物馆岂能成科普教育基地

来源 :科技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n031641l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查显示:参观烟草博馆后,参观者认为吸烟非常有害的比例从83.1%降到49.2%;未来肯定不吸烟的比例从82.1%下降到75%。
  最近,位于上海的中国烟草博物馆获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殊荣。另外,烟草博物馆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上海市未成年人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对此,公众纷纷提出质疑:烟草博物馆是怎样成为科普教育基地的?
  众所周知,所谓博物馆是通过文化展览,使公众获得对展馆文化主题的辩证、积极、理性认知的场所。那么中国烟草博物馆为公众提供什么样的知识,尤其是对青少年,能起到什么样的引导作用呢?
  说到烟草博物馆,当然应该通过对烟草文化的介绍,让公众对烟草有更科学、准确的认识,让公众认识到吸烟的害处,将世界卫生组织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落到实处,从而保护当代和后代免受烟草消费和接触烟草烟雾对健康、社会、环境和经济造成的破坏性影响。
  但是,我们回过头看看这所由烟草公司花费4亿巨资,于2004年开馆的号称亚洲最大,并冠以“中国”头衔的烟草博物馆里展示的内容。
  凡是对控烟有利的信息,博物馆都进行了回避。比如在 “吸烟与控烟”专题展馆的导言称:“烟草传播以来,吸烟利害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这种说法恐怕欠妥,“吸烟有害健康”已经成为共识,并且被要求印刷在卷烟的外包装上,但是,在烟草博物馆里却说成是“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此外,在这个专题展览中,甚至还有吸烟有益的结论,并且援引1948年《美国医学协会》杂志报道:从心理学角度看,烟草可以缓解精神紧张”等等。更有甚者,“名人与烟”的展览主题,将吸烟和文化发展、诗情画意联系在一起,吸烟似乎成为一种艺术享受、文化灵感。这无疑是通过宣传烟草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伟人与香烟的故事等,无形之中给吸烟行为戴上了一顶浪漫的 “光环”。
  更加令人不安的是,烟草博物馆已经将主要参观人群定位为青少年,通过申请“科普教育基地”和“未成年人教育先进单位”等招牌,吸引青少年参观。笔者认为,这种误导,甚至可能让青少年对烟草少了份戒备之心,多了份亲近之意。而这份被烟草诱捕的亲近之意,在不久的将来又会带动多少青少年走上吸烟之路呢?
  当然,这符合烟草公司的营销重点人群——还未成年的青少年。复旦大学教授郑频频对此进行深入调查,调查显示“参观烟草博物馆后,参观者认为吸烟非常有害的比例从83.1%降到49.2%;未来肯定不吸烟的比例从82.1%下降到75%”。这不得不让人发问,难道这就是传说中对青少年的“创新”教育?
  对于中国烟草博物馆成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的原因,上海市科委负责人告诉笔者,当时,中国烟草博物馆在申请科普教育基地的时候,里面没有一点关于烟草危害和控烟的内容,社会上的反对声音非常大,很多专家和学者提出质疑。在象征性地“整改”后,相关内容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还被放置在非常隐蔽的地方。由于来自烟草行业的强力推荐,再加上上海市科委对于烟草博物馆没有出一分钱,中国烟草博物馆才得以挂上“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的金字招牌。但是,上海市科委拒绝了其要成为全国性的科普教育基地的申请。
  100多年前,林则徐在虎门的一把大火给世人的一个警示,中华民族再也不受鸦片的贻害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100年后,在上海滩,一座花费上亿的博物馆却在宣传着烟草的好处。
  有专家号召将烟草博物馆关停,笔者认为,如果贸然拆除一座耗资上亿的场馆未必不是一种浪费,不如让其“改良自新”,成为宣传烟草危害和控烟的场所。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让其与烟草行业彻底断绝关系,由政府收回,才能对其进行彻底的改造。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其他文献
在自然界中,天上的云彩是最为变幻无穷的景象,常常让人叹为观止。拍摄云彩也成了很多摄影爱好者的最爱。究竟怎样才能拍摄好云的景象呢?通过亲身实践,笔者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以供参考。  拍云没有特定的好天气  就云彩的拍摄而言,我们不要想着一定就要拍摄蓝天白云,这样的常规思维实际上是很难拍出有特点的照片的。其实,只要是有云存在,就有可能拍摄到理想的照片,不管是什么样的气候状况或者天气条件,这里面的关键是要
期刊
旅美科技政策研究者和专栏作家,俄亥俄州立大学科技政策在读博士生  7月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按照新华社的报道“口径”,是科技界热议,而看看新华社报道中热议创新大会的科技界人士,我们会发现都具有副部级以上的现任或前任官衔儿。如果以此而认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只是上层做做过场或者是政治秀,那就以偏代全了。  实际上,中国的国家创新体制,是非常明显的动员式的国家意志的体现。只是,在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特别是
期刊
对于中国公共卫生事业来说,2003年爆发的SARS可以说是里程碑的事件。也留下了很多教训,其中一个很大的教训,就是最初公共卫生专家的声音太小。一开始社会和决策者听到的第一波声音,来自临床大夫,SARS有救没有救?可治不可治?可救可治就好。决策者要去慰问临床大夫,去看病人,这些都是对的。但是光靠临床大夫的治疗,SARS还是越传越多。  第二波也不是公共卫生专家,因为依靠高科技防治的声音大得多,要求发
期刊
《大设计》  (英)史蒂芬·霍金  列纳德·蒙洛迪诺 著  吴忠超 译  湖南科学技术  出版社  [作者简介]  斯蒂芬·霍金,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  列纳德·蒙洛迪诺,他是《时间简史(普及版)》与《大设计》的合作者,在加州理工学院任过教,曾为《星际航行:下一代》写过剧本。  [桥段]  几年前,意大利蒙札市议会
期刊
领取工具、清除障碍、搬运垃圾、回收车辆,一次性能够出色地完成四项任务的机器人,这些具备一定技术含量的编程工作出自小学生之手你相信吗?凭借这件充满智慧的“小家伙儿”, 天津市东丽区苗街小学在今年全天津市青少年机器人编程挑战赛中获得了小学组第一名的成绩。并且代表天津参加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一举摘得四枚银牌,获得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  北程林小学的机器人小组在2011年举行的“希望工程农民工子
期刊
每天网上,你是否都会做这些事:更新一下微博、看看好友说了什么;在门户网站上浏览一下新闻、看看网评的反应如何;上淘宝扒一扒自己喜欢的东西,很可能一个订单也不下;上旅行网站,幻想有几天不用上班,会立马奔哪里去度假;最后,终于“无可救药”地上了QQ,一边浏览着好友的空间,一边和损友打嘴仗……  也许你不知道,这些不同的上网行为都在与同一个中年男人的事业打交道。  他就是网宿科技的副总裁刘洪涛。他的事业就
期刊
问:近期有媒体称睡眠过多,不仅消除不了疲劳,还会影响健康并导致智力下降。那么睡眠是怎样影响智力的呢?  答:人在不生病的状态下是主动睡觉的,需要休息多久就多久,也就是说正常人即使要多睡也睡不着。这种情况下睡眠增多不会导致智力下降。相反的,睡眠不足才会导致智力下降。  对孩子而言,剥夺其睡眠时间会引起神经系统发育不良,进而影响其智力、身高。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做梦有关系。睡眠时间不足就意味着做梦时间减短
期刊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大气物理学家罗布·伍德正在劝说科学界研究通过播云把更多阳光反射回太空的方法是否可行,他称,有关伦理的分歧不应成为进行这方面研究的障碍,这种分歧包括,如果一个政府出于政治原因采用改变天气的技术,结果会怎样呢?  这种具有争议的播云方法是,在海面上用船把盐水喷射到高空,让它们形成云,以便把更多阳光反射回太空,从而阻遏全球变暖。  海洋云增亮理论是增加海洋上空的粒子(这里指的是海盐),以
期刊
科学家发现,土著美洲人在近1000年前便会酿一种原始茶。卡霍基亚是一个巨大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的居住区,位于密苏里河和密西西比河在美国伊利诺斯州交汇处附近。这里的居民用陶杯喝一种“黑饮料”。  这种饮料的浓度是咖啡的6倍,用烤焦的冬青叶和茎制作而成。它可能是为特殊仪式专门酿制的,是在现在的美国发现的一种似茶饮料的已知的最早的证据。科学家研究了渗进8个多孔无釉杯的残留物,结果发现可可碱、咖啡因和熊果
期刊
邮件弹出广告和信件提醒你中了大奖,并索要你的银行信息,冷不防打来的电话告诉你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显而易见就是骗局。但很多老年人仍会屡屡中招,这是为什么呢?  美国爱荷华大学的研究人员现在进行的一项研究,或许已经找到老年人为什么会被这种骗局欺骗的答案,他们称,这是因为老年人大脑的某些特定部位已经退化或受损。科研人员对存在不同类型的脑损伤的患者进行研究,他们称,他们已经发现名叫腹内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