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设施栽培如何施用二氧化碳气肥

来源 :果农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c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施栽培的果树,由于室内气体交换受到了限制,白天日出后果树的光合作用逐渐加强,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影响了果树正常的光合作用:同时由于棚室内的光照强度大大低于外界,光合同化能力也有所下降。试验证明,在密闭条件下,通过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弥补因光照不足而导致的光合能力下降。自然条件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通常为0.030%~0.034%。当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自然条件下的3倍时,光合强度则提高到原来的2倍以上,而且在弱光条件下效果更明显。因此,对大棚果树而言,施用二氧化碳气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提质作用。
  
  1 施用二氧化碳气肥的时间
  
  二氧化碳肥料主要以物理、化学反应产生气体的方式在空气中施人,必须连续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根据果树的生理特点,在光照强度在1000~3000勒克斯后,才能开始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日出后0.5-1.0小时可以开始施用二氧化碳气肥。就一天而言,下午覆盖草苫后,棚室的二氧化碳浓度开始急剧上升,最高时可达0.1%,到第2天早晨日出后降至自然标准浓度,然后随着光合作用增强而逐渐降低。由于上午的同化量占到全天的60%-70%,因此,为节约气肥用量,在上午施用2-3小时即可。就果树的生长时期而言,落花前不必施用二氧化碳。落花后开始补充二氧化碳。严寒季节通风量小,二氧化碳的施用时间可延长至中午,开始通风换气时即停止施用。具体时间为上年11月至次年1月,每天上午9时开始施用:2月的上午8时开始施用,3—4月份的上午7时开始施用。
  
  2 二氧化碳的用量
  
  在光照较强的春秋季节,保护地施用二氧化碳气肥的浓度一般为0.1%,即1000毫克/升。
  
  3 二氧化碳气肥的施用方式
  
  3.1 通风换气法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延长棚室内外的通风时间,增加棚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3.2 有机发酵法
  在温室大棚内增施有机肥,通过有机肥发酵分解释放二氧化碳。这是解决二氧化碳肥源的简易方法。
  3.3 化学反应法
  生产中常用的方法有两种:(1)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将石灰石粉碎成2~3厘米的碎块,放入塑料桶内,再把盐酸与水按1:1的比例稀释摇匀,倒入塑料桶内,便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2)碳酸氢铵与硫酸反应。用农用化肥碳酸氢铵与工业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先取3份水放入非金属容器内,再将1份浓硫酸缓缓倒入容器内,边倒边搅拌,直到冷却。然后把碳酸氢铵放人。温室内按每40-50平方米放置1个塑料桶,吊于室内果树高度以上15-20厘米处,将以上配好的溶液分别倒入,一般每天每桶用硫酸105千克、加200克碳酸氢铵,或盐酸2千克、加石灰400克。
  3.4 高压钢瓶供气法
  将装入钢瓶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减压阀门控制气体流量,进行定时定量的供应释放。一般每100平方米每日释放量为50-80升。
  3.5 固体气肥释放法
  购买成品白色固态二氧化碳气肥,一般每粒为10克,可产气35天左右。在室内每1平方米放置1粒,埋入土中3-4厘米处,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一般每667平方米放4-6千克,1个月后再施入6~8千克,就能满足果树在果实生长期间对二氧化碳的需求。
  3.6 燃烧施气法
  在棚室内,燃烧一定量的其他物质,如液化石油气、沼气、白煤油、干粪便等,也可以产生二氧化碳。
  注意事项:无论采用哪种施用方法,一定要控制好二氧化碳的浓度。因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对果树造成危害,甚至导致果树死亡,所以施放浓度宁可低些,也不要过高。同时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问题。
其他文献
摘要: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经营模式主要分为OEM和AM。近年来,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全球化和模块化采购趋势。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中西部地区道路基础设施的改善及居民家庭收入的提高,加之我国平均汽车保有量基数较低,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未来仍然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国内自主品牌企业必须通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大成本质量控制、提升管理能力、兼并重组等措施,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杠杆作用.文章基于VAR模型,对安徽省金融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协整检验发现他们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