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是高考语文第一个板块“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的第一个考点,本考点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和其他易误读的字,其难点是辨析多音字的异读,考查的范围是《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及语文课本这三者中容易读错的字。由于本考点考查范围广且试题设问形式灵活多变,因此在要求考生按相关方法准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基础上,教师还必须指导他们掌握切实可行的解题步骤,并加大训练力度,最终才能提高考生在高考中的成绩。
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高考语音题采用客观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考查时,可按以下三个解题步骤进行解答。
一、审准题干
虽然目前的高考语音题都采用客观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考查,但其设问形式却灵活多样,主要有“选出读音有错误的一项”、“选出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选出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选出与所给注音不全相同的一项”、“选出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选出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和“选出读音不全相同的一项”等等形式。正因为试题设问形式灵活多样,所以考生在考试时,如果由于粗心、怯场等原因连题干的要求都没有弄清就开始答题,其所选择的答案往往是错误的。鉴于此,教师必须要求考生,解答语音题时先要克服各种不良心态,解题的第一步,就是要审准题干,看清到底要求考生选出什么样的选项,只有弄清题干的要求后才可进入解题的下一个步骤。
二、辨析排除
审准题干之后,就进入了解题的第二个步骤:辨析排除。“辨析排除”是辨析题目各个选项和善于运用排除法的简称。本步骤主要是要求考生利用头脑中储备的相关知识对题目中的A、B、C、D四个选项进行辨析,看哪一个选项符合题干的要求就加以选定,哪一些选项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就加以排除,从而得出初步答案。根据近几年高考语音题的常见设问形式,笔者将高考语音题大致分为已给出加点字的读音的试题和未给出加点字的读音的两个大类,并各举实例对具体的辨析排除方法加以介绍。
(一)对已给出加点字读音的语音题,考生只要能够准确辨别哪一些读音是正确的,哪一些读音是错误的,运用排除法一般就能很快得出答案。例如:
①(2008年全国卷Ⅱ)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迸发(bènɡ) 不屈不挠(ráo) 怆然(chuànɡ) 婀娜多姿(ē) B.跻身(jī) 岿然不动(kuī) 女娲(wō) 谆谆教导(zhūn) C.恫吓(xià) 病入膏肓(huānɡ) 浣衣(huàn) 神情尴尬(ɡà) D.粗糙(cāo) 徘徊观望(huái) 糟粕(pò) 锲而不舍(qiè)
本题中,A项“迸”、“怆”和“婀”字的读音都是正确的,但是“不屈不挠”中的“挠”字应读náo,不读ráo,在正确识别的基础上可在这个字音的下面打×,以示该读音是错误的,显然,该选项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应将其排除;B项“跻”、“岿”和“谆”字的读音都是正确的,而“女娲”中的“娲”字应读wā,不读wō,在该字下面打×,该选项也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应排除;C项“恫吓”中的“吓”字是个多音字,在本词中不读xià,应读hè,在其下面打×,虽然其余三个加点字“肓”、“浣”和“尬”字的读音都是正确的,但该选项也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应予以排除;D项四个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符合题干的要求,故初步确定答案是D项。
(二)对未给出加点字读音的语音题,考生应先给每个加点字注上正确的读音,然后再根据题干的要求运用排除法来找出答案。例如:
②(2008年浙江卷)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删除膻味籼米 潸然泪下 B.信笺歼灭缄默
间不容发 C.飙升 鱼鳔剽悍 彪炳青史 D.血缘戏谑 噱头 空穴来风
本题中,A项中的“删”、“膻”和“潸”都读shān,而“籼”读xiān,此选项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应排除;B项中的“笺”、“歼”、“缄”和“间”都读jiān,该项符合题干的要求,故初步确定答案是B项;C项中的“飙”和“彪”都读biāo,而“鳔”读biào,“剽”读piāo,可见C项也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应予以排除;D项中的“血”和“谑”都读xuè,而“噱”和“穴”读xué,D项也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应将其排除。因此可以初步确定本题的答案应该是B项。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高考语音题设问形式灵活多样,但只要其采用客观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考查,上面两道例题中所讲的辨析排除的方法基本上还是比较适用的。
此外,如果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记得准、记得牢、记得全面,那么,经过辨析排除后是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的;如果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记得不够准、不够牢、不够全面,那么,正确答案的得出就相对要困难一些。这时,考生要根据头脑中储备的知识,按照题干要求,先把那些记得准读音的选项予以选定或排除,对那些记不准读音的选项,则要展开回忆和联想,如可回想平时这个或这些字在哪些文章中出现过,读的是什么音,老师在平时是怎样读这个或这些字的音的等等相关情景,力求通过回忆和联想,来调动相关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反复进行比较、审查,最后再对这些选项予以排除或选定。当然,此种情况下得出正确答案的几率相对来说要低一些。
三、做好检验
在上边两道例题的解析中,笔者都用了“初步确定答案是某项”这一说法,为什么要说答案是“初步确定”呢?因为在实际的考试中,考生由于粗心、怯场、字音记忆不牢固等原因,会导致经过前边两个步骤所得出的答案不一定是正确的情况出现,所以,笔者认为,只有经过第三个解题步骤,即做好检验后得出的答案,才能最终填涂在答题卡上。可以说,做好检验是为最终得到正确答案又多上了一道保险。那么,考生在“做好检验”这一解题步骤中到底应该做哪些事情呢?实际上,这一解题步骤是要求考生将在前两个解题步骤中进行的思维过程在大脑中再快速地进行一遍,以检查前边的思维过程是否存在漏洞。检验时,如没有发现思维漏洞,就应快速确定该试题的答案,如发现有漏洞,则应尽快予以弥补,以便得出正确答案。具体来说,在这一解题步骤中,考生先要看经过“辨析排除”后所得出的作为初步答案的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而且对其他选项的排除是否都有依据,如果作为初步答案的那一选项完全符合题干要求,而且对其他选项的排除也都是有依据的,那么此题的最终答案也就确定了。如例①在“做好检验”这一步骤中,考生先要看已被初步确定为答案的D选项是否完全符合题干中的“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这一要求,经检查,D选项中四个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该选项符合题干要求,故应是本题的答案,而A、B、C三个选项中都分别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所以对它们三项予以排除的理由也是非常充分的。这样一来,直接选择符合题干要求的一项,应是D项,而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A、B、C三项后可以作为答案的选项,也是D项,“直接选定”与“间接排除”的结果都是D项,故可以确定本题的最终答案应是D项。当然,在“做好检验”这一步骤中,对那些由于某个字或某些字的字音记得不准确,没有十足的把握予以选定或排除的选项,考生更要反复思索、比较,力求最终选出正确的答案。
最后,笔者要强调的是,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准确、牢固、全面的识记,是本文介绍的高考语音题解题步骤发挥有效作用的决定性条件。因此,只要广大考生积极行动起来,强化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并按照上面所讲的解题步骤不断强化训练,相信考生在解答此类试题时,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作者单位:大方县第二中学)
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高考语音题采用客观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考查时,可按以下三个解题步骤进行解答。
一、审准题干
虽然目前的高考语音题都采用客观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考查,但其设问形式却灵活多样,主要有“选出读音有错误的一项”、“选出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选出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选出与所给注音不全相同的一项”、“选出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选出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和“选出读音不全相同的一项”等等形式。正因为试题设问形式灵活多样,所以考生在考试时,如果由于粗心、怯场等原因连题干的要求都没有弄清就开始答题,其所选择的答案往往是错误的。鉴于此,教师必须要求考生,解答语音题时先要克服各种不良心态,解题的第一步,就是要审准题干,看清到底要求考生选出什么样的选项,只有弄清题干的要求后才可进入解题的下一个步骤。
二、辨析排除
审准题干之后,就进入了解题的第二个步骤:辨析排除。“辨析排除”是辨析题目各个选项和善于运用排除法的简称。本步骤主要是要求考生利用头脑中储备的相关知识对题目中的A、B、C、D四个选项进行辨析,看哪一个选项符合题干的要求就加以选定,哪一些选项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就加以排除,从而得出初步答案。根据近几年高考语音题的常见设问形式,笔者将高考语音题大致分为已给出加点字的读音的试题和未给出加点字的读音的两个大类,并各举实例对具体的辨析排除方法加以介绍。
(一)对已给出加点字读音的语音题,考生只要能够准确辨别哪一些读音是正确的,哪一些读音是错误的,运用排除法一般就能很快得出答案。例如:
①(2008年全国卷Ⅱ)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迸发(bènɡ) 不屈不挠(ráo) 怆然(chuànɡ) 婀娜多姿(ē) B.跻身(jī) 岿然不动(kuī) 女娲(wō) 谆谆教导(zhūn) C.恫吓(xià) 病入膏肓(huānɡ) 浣衣(huàn) 神情尴尬(ɡà) D.粗糙(cāo) 徘徊观望(huái) 糟粕(pò) 锲而不舍(qiè)
本题中,A项“迸”、“怆”和“婀”字的读音都是正确的,但是“不屈不挠”中的“挠”字应读náo,不读ráo,在正确识别的基础上可在这个字音的下面打×,以示该读音是错误的,显然,该选项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应将其排除;B项“跻”、“岿”和“谆”字的读音都是正确的,而“女娲”中的“娲”字应读wā,不读wō,在该字下面打×,该选项也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应排除;C项“恫吓”中的“吓”字是个多音字,在本词中不读xià,应读hè,在其下面打×,虽然其余三个加点字“肓”、“浣”和“尬”字的读音都是正确的,但该选项也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应予以排除;D项四个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符合题干的要求,故初步确定答案是D项。
(二)对未给出加点字读音的语音题,考生应先给每个加点字注上正确的读音,然后再根据题干的要求运用排除法来找出答案。例如:
②(2008年浙江卷)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删除膻味籼米 潸然泪下 B.信笺歼灭缄默
间不容发 C.飙升 鱼鳔剽悍 彪炳青史 D.血缘戏谑 噱头 空穴来风
本题中,A项中的“删”、“膻”和“潸”都读shān,而“籼”读xiān,此选项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应排除;B项中的“笺”、“歼”、“缄”和“间”都读jiān,该项符合题干的要求,故初步确定答案是B项;C项中的“飙”和“彪”都读biāo,而“鳔”读biào,“剽”读piāo,可见C项也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应予以排除;D项中的“血”和“谑”都读xuè,而“噱”和“穴”读xué,D项也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应将其排除。因此可以初步确定本题的答案应该是B项。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高考语音题设问形式灵活多样,但只要其采用客观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考查,上面两道例题中所讲的辨析排除的方法基本上还是比较适用的。
此外,如果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记得准、记得牢、记得全面,那么,经过辨析排除后是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的;如果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记得不够准、不够牢、不够全面,那么,正确答案的得出就相对要困难一些。这时,考生要根据头脑中储备的知识,按照题干要求,先把那些记得准读音的选项予以选定或排除,对那些记不准读音的选项,则要展开回忆和联想,如可回想平时这个或这些字在哪些文章中出现过,读的是什么音,老师在平时是怎样读这个或这些字的音的等等相关情景,力求通过回忆和联想,来调动相关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反复进行比较、审查,最后再对这些选项予以排除或选定。当然,此种情况下得出正确答案的几率相对来说要低一些。
三、做好检验
在上边两道例题的解析中,笔者都用了“初步确定答案是某项”这一说法,为什么要说答案是“初步确定”呢?因为在实际的考试中,考生由于粗心、怯场、字音记忆不牢固等原因,会导致经过前边两个步骤所得出的答案不一定是正确的情况出现,所以,笔者认为,只有经过第三个解题步骤,即做好检验后得出的答案,才能最终填涂在答题卡上。可以说,做好检验是为最终得到正确答案又多上了一道保险。那么,考生在“做好检验”这一解题步骤中到底应该做哪些事情呢?实际上,这一解题步骤是要求考生将在前两个解题步骤中进行的思维过程在大脑中再快速地进行一遍,以检查前边的思维过程是否存在漏洞。检验时,如没有发现思维漏洞,就应快速确定该试题的答案,如发现有漏洞,则应尽快予以弥补,以便得出正确答案。具体来说,在这一解题步骤中,考生先要看经过“辨析排除”后所得出的作为初步答案的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而且对其他选项的排除是否都有依据,如果作为初步答案的那一选项完全符合题干要求,而且对其他选项的排除也都是有依据的,那么此题的最终答案也就确定了。如例①在“做好检验”这一步骤中,考生先要看已被初步确定为答案的D选项是否完全符合题干中的“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这一要求,经检查,D选项中四个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该选项符合题干要求,故应是本题的答案,而A、B、C三个选项中都分别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所以对它们三项予以排除的理由也是非常充分的。这样一来,直接选择符合题干要求的一项,应是D项,而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A、B、C三项后可以作为答案的选项,也是D项,“直接选定”与“间接排除”的结果都是D项,故可以确定本题的最终答案应是D项。当然,在“做好检验”这一步骤中,对那些由于某个字或某些字的字音记得不准确,没有十足的把握予以选定或排除的选项,考生更要反复思索、比较,力求最终选出正确的答案。
最后,笔者要强调的是,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准确、牢固、全面的识记,是本文介绍的高考语音题解题步骤发挥有效作用的决定性条件。因此,只要广大考生积极行动起来,强化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并按照上面所讲的解题步骤不断强化训练,相信考生在解答此类试题时,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作者单位:大方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