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大学生村官工作适应与职业倦怠状况及两者的关系,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苏如东、浙江下沙、湖北鄂州、吉林通化、四川宜宾、广东惠州等地区550名大学生村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45%的大学生村官有情绪耗竭,44.18%有成就感降低,29.09%有去人格化问题;村主任助理、村支书助理及其他岗位大学生村官职业倦怠得分分别为(36.96±12.20)、(37.80±12.36)、(38.81±13.51)分,均低于借调乡镇政府大学生村官的(46.07±14.80)分(均P<0.05);工作<6个月以及工作13~24个月的大学生村官职业倦怠得分分别为(34.16±11.29)、(37.09±12.88)分,均低于工作>36个月大学生村官的(41.73±14.39)分(均P<0.05),工作适应得分分别为(217.27±22.96)、(213.96±24.90)分,均高于工作25~36个月大学生村官的(206.34±22.50)分(均P<0.01);大学生村官情绪耗竭、成就感降低、去人格化与工作适应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适应水平影响其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