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书写与少数民族汉语新诗的生成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ng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考察了少数民族汉语新诗如何深层把握民族文化思维的问题.首先,“真实性”不能满足表面的书写,而是要立足于“主位立场”去深度表现;其次,象征主义为少数民族汉语新诗提供了表现的方法,但过度的意象消费又把其摆在了权力凝视的弱势地位.最后,少数民族汉语新诗的文本形成应当拆分为母语创作与汉语翻译的两个环节,在此基础上探讨真实反映文化思维的跨语际翻译的现实可能性.
其他文献
图形运动中的几何问题,有着独特的数学魅力.同时,这类问题的探究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学生往往望而生畏.以作辅助圆解决运动图形中最值问题为题材的拓展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此类问题的深入理解.文章通过对三类问题的剖析,挖掘问题本质,追溯知识源点,构建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使学生积累解题经验,提升数学素养.
21世纪以来,日本已有19位科学家荣获诺贝尔奖,这些获奖科学家的大学教育、科研训练基本都出自日本国立大学系统。之所以出现这种诺贝尔奖井喷现象,其本质在于国立大学系统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系统。中日的基础教育具有高度相似性,而日本国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在招生、教学、人才输出三个环节互为张力,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环境体系互相支持,各要素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教育生态系统,推动创新人才持续培养。参考日本的经验与启示,最后为我国研究生培养提出教育政策建议。
东汉前期出现“汉当自制礼”的呼吁及相关实践,背后有特殊的逻辑理路:认定西汉承秦礼阙,没能接续中断的先王之道.唯有制作“汉”礼,方能验证儒学意义上的王朝受命,这一使命须由“新汉”来完成.光武“受命”和封禅后之趋近“太平”,构成制礼作乐的两大前提.借助制“汉”礼,东汉谋求实现比肩三代的政制教化,继承先王之道而超越西汉.从班固《汉书·礼乐志》“汉无礼乐”的书写,可见东汉儒者对西汉礼阙的判定、惋惜及制汉礼的急切心态.“汉自制礼”反映了制作者对汉与三代、两汉关系的想象和重置,为东汉拟构了“以示百代”的理想方向.汉礼
在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了“平面几何优秀课展示与研讨”这一中国特色主题活动,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一课为例,向国际同行介绍了中国式课例研究活动及中国教研体系特色.“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教学案例集中体现了“用整体教学追求学生直观与逻辑融合发展”的教学特色,具体体现为:用“怎样研究一类几何图形”大观念,采用单元整体教学,引领学生一气呵成地研究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判定,然后通过说理练习加以巩固;开展直观与逻辑融合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逻辑推理能力
根据教育部最新要求,要把挫折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英语文学作为大学英语本科通识教育的基础课程,一方面,以语言输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另一方面,以思想熏陶,触动大学生的精神灵魂。但不少英语文学教师对于如何融合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存在理解误区。文章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详细阐释将语言教学与挫折教育有机结合,不仅是实施英语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还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课程自觉。
整体观下的“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教学,是站在系统的高度,环顾知识的海洋,注重教学的单元整体性,所谓“见树木,更见森林”;是注重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由逐一探索走向整体探究,旨在为学生构建关于“平行线”的系统化概貌;利用起承转合的问题串探索数学问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本质与规律,注重问题的层次性、逻辑的连贯性,以构建系统的完整性;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和推理能力,使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未来将是终身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将大学资源纳入终身教育资源,是全球性教育改革的趋势。互联网时代的终身学习大学能够在大学现有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开放和延伸。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从目标、原则、过程三个角度提出终身学习大学构建的路径。新时代下终身学习大学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注重学校目标的定位,目标是终身学习大学构建的导向;制定严格的原则以利于终身学习大学按照严苛的基本要求进行构建;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出发对终身学习大学构建过程进行把控,随时调整构建的速度和方向。积极构建终
现代化无疑是近现代中国所面临的最大时代课题.而且也只有到了近代,这一课题才具有特别突出而紧迫的意义,因为现代化首先是一个时代性概念.由于中国所面临的现代化课题从一开始就是与全球化即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性扩张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如何处理现代化与西方化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复杂问题.经过一百多年为现代化而持续探索和奋斗的过程,中国已经走过了“西天取经”(“向西方学习”)的阶段,开启了独立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阶段.这无论对中国和世界的未来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实践活动,教学本身有其内在规律,同时教学又是在具体的学校环境中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基于这三个教学共识而制定,而教学管理技术安排的实践逻辑是在科层组织下,由教学结果的隐秘性转向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和效率取向。在教学共识与制度安排的作用下,作为教学管理对象的教师则受到国家逻辑、高校逻辑、个体逻辑等多重逻辑作用的影响。在对教学管理制度多重逻辑的探究下,提出对制度的构建:增强教学共识,构建多方认可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协调权力构成,构建双边协调制约的教学管理制度;重视教师诉求,构建激励教学行为的教学管
《奋斗与梦想: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百年追梦历程》,李捷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荐理由】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和宏大的视角,追溯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所经历的奋斗历程,展示了跨越180余年的沧桑巨变,揭示了横贯其中的不朽民族精神.全书主题鲜明,脉络清晰,文风朴实,史论结合,不仅讲好了党史的故事,而且讲出了真理的味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