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幼儿步入小学学习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lilan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认识到“幼小”过渡的差异
  
  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是紧密联系但又有所差别的两个阶段,做好过渡以及小学生的正确引导,是一年级老师必须做好的工作。
  刚入小学的学生,在思维活动和行为方式上还带有明显的幼儿期的特点,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的色彩鲜艳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在幼儿阶段末期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意识,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开始了自己的思考,并且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到一些结论,因此,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直观的、具体的、肤浅的,并多与他们的直接经验有关。而学龄儿童则能从事物的表面认识过渡到对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的认识,即能进行逻辑思维。这一变化将使儿童的认识发生质的飞跃。但是这一变化的发生,不是进入小学校门就自然发生的,它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逐渐形成的。小学语文教学将有力促进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因为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都是与儿童认识能力的提高分不开的。儿童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反之,对客观事物有了较深的认识,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也相应提高。因此,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必须从儿童实际出发,注意把语文教学与发展儿童认识能力密切结合起来。
  
  二、充分认识小学生的可塑性
  
  一年级的儿童处于行为与心智刚刚开始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习惯,那么这个阶段,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对于学生的一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这一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会成就他非凡的一生,所以,在入学之初,所以作为班主任,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要及时规范其行为习惯,如诚实守信、语言文明、爱护公物、不乱动别人东西、不乱扔垃圾、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生活上,引导其养成不乱花钱、少吃零食、爱惜粮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习惯。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好奇、好动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他们刚刚结束幼儿园的生活,处于游戏与学习分化的最初阶段,对于纪律和道理的认识是朦胧的,对于枯燥知识和游戏之间的过渡还是教师要正确引导的重点所以,要让一年级小学生走进学习课堂,理解观点、明白道理,教师就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讲究科学地方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引导他们感悟交流,积极参与各种课内外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争强好胜,有强烈的表现欲。所以在一年级开展比赛活动,将游戏与学习融于一体,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于枯燥的学习生活的抵触,比如说在周一的时候抽出时间,让学生自己交流在双休日学习到的知识,比一比谁的课外知识丰富,比一比谁更聪明,然后评出“百科知识智多星”。这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非常高,这样就可以抽出一部分时间,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看到的故事、童话或者文章诗词,这样的比赛展开后,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
  
  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一年级的小学生,是孩子成长路上重要的一步,这一阶段的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教育以保教为主,老师阿姨细心周到地照顾,让孩子生活的只有快乐,孩子的许多知识是通过游戏和事物的方式,轻松的学到的,没有大量的阅读,没有作业,孩子的学习很轻松,但是进入一年级后,每天要按时间上课,并且上课的时候要集中精神,学习的方式也有原来的事物学习变成思维与记忆的锻炼,作为一年级教师,要帮助学生规范自己上课时的行为,教导学生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学会尊重教师,尊重别人,帮助孩子适应环境,这些说起来容易,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会有很多困难,所以教师要对学生有充分的耐心,通过观察学生的细节了解孩子,有针对的、反复的引导,帮助学生保持正确的坐、立、读书、写字等姿势,并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编成儿歌加以巩固。如:看书写字,注意姿势,不弯不曲,离书一尺,坐得端正,预防近视。这样不但达到了教学目的,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五、用爱教育,关爱学生
  
  关心疼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比妈妈爸爸还爱他们。让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尽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要做到这些,就要学会赏识孩子,努力地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很小的一点有点,都要及时指出来,及时给与表扬,让学生慢慢的学会: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教会学生分辨是非,引导他们之间学会互相帮助。同时,教师要特别关注能力弱的孩子,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作为老师,要经常和学习困难的学生聊天,通过对学生的表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学习方面,生活上也对学生要有更多的关心,这样会让孩子对老师有更多的喜爱,对学校生活更加喜欢。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柳河县凉水镇中心小学吉林135317
其他文献
一、现象  一次阅卷时的困惑  一次期末测试,教师进行统一阅卷,在批阅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时,大家出现了一点争议,即如460÷6≈有教师认为75也对。这个答案是否合理,也许很难单凭这个数据来下定论。  一次练习题的争论  “实验小学的阶梯教室共有32排,每排有28个座位。如果有750名教师参加听课活动,能坐得下吗?请用算式说明。”在解答这题时,学生只学过二位数乘二位数的口算与估算,但题目没有明确
一、问题的提出  良好的科学教育是为培养科技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则是科学素质的启蒙教师。也就是说,幼儿科学教育的实质是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或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和机会,以不同的组织形式,在不同的场合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幼儿在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学和自由探究活动中主动获取科学经验,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掌握学科学的方法、探究的能力,发展幼儿的智力技能,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的过
在执教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最后一课“用纸造一座桥”时,全班48名学生分8组,在规定的时间内7个组完成了任务,有的造成了拉索桥,有的造成了拱桥,有的造成了平板桥,分别运用到了瓦楞形、圆形、三角形、拱形等结构。在小结时,有个孩子说:“老师,我们这儿竹子这么多,用竹子代替报纸造桥一定更牢固。”我一愣,是啊,何不利用身边的资源,让孩子去尝试去创作呢?  【活动描述】  我把参加活动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负
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近几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也努力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课前认真预习,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  (一)以旧带新预习单词,让学生找到预习最简单的方式  小学英语课本简单的说就是学习单词和课文两部分。例如四年级,单词通常有六至八个,其中一半是在三年级的书中出现过的二会单词。看到这个特点,我就在学生预习之前给学生
春节里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在小区通告牌上看见一则通知:明天晚上6点到9点停电停水。于是,爸爸妈妈未雨绸缪(chóu móu),各自准备起来:妈妈负责储(chǔ)水,一共储了两桶;爸爸找出所有充电宝充电,保证停电的时候要用的电子设备电量够用。我想:“组织一个小派对一定很好玩。”因此,我也悄悄准备了起来。  小区其他人家有些也行动起来了,還有一些人无动于衷(zhōng),我真想提醒他们啊!  时间过得
未成年人面临着学习上的巨大压力,高空拓展项目不仅能让他们释放压力,更能通过活动使心理变得强大,激发个人潜能,学会正确面对困境,积极处理危机,面对挑战不言放弃、勇于开拓;可以训练学生的挑战自我、克服心理障碍,学会用平常心对待新的、严峻的挑战,树立“我必行”的观念,让他们学会突破,经历内心的冲击,可以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存在的价值,使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同时体会同伴的鼓励与激励并认
如何让孩子想学、会学、乐学,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近年,我们数学教研组开展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我们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必须做得好。”具体地说就是要引导学生观察、模仿、实验、操作,用心去体验数学,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积极的认知态度,提高数学的综合素养。  一、“做”数学——数学课洋溢
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被教师们重视和运用,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将课堂教学放在一个更加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教学,构建一个全新的教学体系,提高我国小学生对基础语言文化的学习能力,充分展现我国语言文化的魅力。虽然小学阶段的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够,但是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富有想象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意识,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朗
一、以生为本,把学生从传统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  所谓“以生为本”,就是改变古诗教学由教师引导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安排自学的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教师安排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
区里准备同课异构《雾凇》一课,根据四年级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一是复习本课的生字词语,再回顾本课的大体内容。二是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的重点段落第二自然段。三是欣赏雾凇的晨景,学习第三自然段,回望第一自然段,学习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先后在两个班级教学《雾凇》的第二课时,结果却大相径庭:甲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乙班却学得磕磕绊绊,老师拖堂才勉强完成任务。同样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