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教学法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angsdk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动机,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积极而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性活动中来。这正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本,树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的真实体现。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顺利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始终保持着饱满的激情与旺盛的精力。这样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记忆、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灌输式教学,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情境才是最有效的,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呢?
  一、创设生活式问题情境,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割裂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只能让学生陷入学死书、死学书的被动机械局面,而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改非常关注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提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来进行教学,以此来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增强教学的亲切感,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将学生的学与用结合起来,达到知行统一。如在学习“循环小数”时,我以学生所熟悉的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循环闪烁来导入新知的学习。这样的生活化问题情境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生活现象相联系,使得抽象的概念更为形象化、具体化,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动机,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二、创设多媒体式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诉诸于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给予学生多种感官刺激、形象直观的图片、具体可感的画面、动态精彩的视频的表现形式更能引发学生的关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声像效果,让静止的物体动起来、抽象的知识形象起来、枯燥的教学氛围生动起来,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静结合的情境来呈现问题,这样更能引发学生的关注,刺激学生的感官,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怀着高涨的学习热情与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行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这一知识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古埃及的金字塔,并让学生来猜测塔基的形状,学生提出了种种猜测,接着我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来揭开金字塔塔基的面纱——正方形,由此引出问题:古埃及人非常聪明,他们早就学会了运用直角,那么他们是怎么来确立直角呢?我通过多媒体动态呈现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关注度,这样学生会在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形成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学习行为,这样更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以往的教学是封闭式教学,所提出的问题只是让学生直接运用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来解决,可以说学生只是机械地在运用。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是知识的机械运用者,而是会创新、会创造的灵活运用者。新课改提出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改变封闭性教学,要整合教学知识点,提出开放式问题,即条件不完善或答案不唯一的问题,这样就能带给学生更大的思考与思维空间,可以延伸学生的认知活动,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活学活用。我们提出问题后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鼓励学生突破固有思维的束缚与限制,用自己的思考方式与方法来解决问题,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创造性学习。开放式问题情境使得学生突破传统教学中教材的束缚,突破固有思维定势,实现了学科知识的重新整合,这既是一个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巩固复习旧知,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学习的独特性,展现的是个性学习的魅力,学生智慧与创新的火花不断闪现。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学会引导,就能保护学生学习的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四、创设质疑式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鼓励学生从质疑开始。”爱因斯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更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善于挑战,大胆地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来。我们要为学生创设质疑式情境,让学生在新旧知识处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思维,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完美体现,可以让学生掌握自我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数学。
  五、创设梯阶式问题情境,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
  素质教育提倡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全面发展。而学生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一个班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解决同一问题时难免会出现优秀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尴尬局面,这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对于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许多学生会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开始。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设计成几个递进的小问题,以大部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为切入点来帮助学生层层递进,依次解决,以使学生顺利地从未知过渡到已知。这既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规律,同时又可以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在学完简易方程与绝对值时,学生对于|x+2|=9这道题的求解会有一定的难度。此时,我们就可以将这个问题转化成梯阶式递进的小问题,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的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主动解决,让学生依次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a|=9,求a的值。(2)x+2=9,x+2=-9中x值分别是多少?这样的两个小问题大大降低了原来问题的难度,可以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全体学生都能够顺利地解决问题,达到全体学生的全程参与、全面发展。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引起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关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我们要不断地挖掘教材,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成为新课程改革最大的受益者。
  (责编 高伟)
其他文献
网络银行具有传统银行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国内现在已经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20多家银行拥有了自己的网页和主页,开通了网络银行业务。但由
摘要:河北具有连接京津冀、辐射全国的白沟国际商贸城,以及省会的南三条综合小商品批发市场,发展河北地域性动漫衍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北省应当依托白沟国际商贸城和南三条小商品批发市场以及省会诸多的职业院校的动漫人才培养的优势,积极打造河北地域性动漫衍生品产业的基地。  关键词:动漫衍生品 河北 地域性 发展  作为21世纪公认的朝阳产业,动漫产业的动漫衍生物已经和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河
构建高效课堂,应以学生实际为切入点。具体说来,一是备课要做到心中有学生,确立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二是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贴近学生实际,及时调整教学行为;三是课堂训
摘要: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将教科书与电教手段有机结合,精心选择、设置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注意随时调整、补充,通过电化教学让数学课真正腾飞起来。  关键词:数学模型 腾飞起来 数学思维  当还是一名学生的时候,我从未感到过数学是门枯燥的学科,我像一名勇敢的战士一样,在数学这个奇妙的战场上占领了一座又一座的高地。然而,当我走进课堂面对21世纪祖国的未来花朵时,我感到数学课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优化化学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文言文是传承文化传统的,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结晶,教师要秉承课改精神将文化传统中的精华发扬光大,而不能只将文言文教学定格在字词教学上。我们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出发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始终是教师掌控着课堂。要改变现在的教学状况,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目标,教师就要转变观念,改变角色,为自己进行重新定位,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帮助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所谓引导,就是在学生遇到问题、障碍时,教师能够提示思路,指明作答方向,但要做到引而不发,指而不明。教师应该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不能在课堂上“居高临下”,而应该放下“师道
为了深入探讨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找准位置、抓住机遇,促进学会事业的发展壮大,进而促进我省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河南省科协于2010年全省学会工作会议前,面向全省省级学会发
一、移动网络的发展现状在目前如火如荼的3G网络建设中,从移动模拟制式到移动数字制式再到目前的第三代移动网络,不同的客户群对业务驱动接口、容量、网络架构、技术实现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