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核梭杆菌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微生物与感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y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是一种人体共生菌,尤其富集于口腔,在特定情况下可导致机会感染.近年来,随着微生物群与健康或疾病相关性研究的深入,具核梭杆菌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备受关注.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具核梭杆菌在CRC中更为富集,且进一步的动物研究证明具核梭杆菌能够通过多种机制促进CRC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耐药.本文对具核梭杆菌与CRC的关联性以及其对CRC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膜进样质谱(MIMS)具有简单、快速和高灵敏等优点,在现场检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该技术利用半透膜将目标化合物从复杂的气相、液相体系中选择性分离后进入质谱进行分析检测.由于其可在不经色谱分离和样品前处理条件下实现复杂实际样品的分析,特别适合于现场应用.该文综述了膜进样质谱的原理和主要组成,重点论述了膜进样-单光子软电离质谱方面的技术进展以及膜进样质谱在环境、生态学、生命科学、生物等领域的应用进展.最后,对膜进样质谱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是一组多病因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占1%~15%.MINOCA的病因主要包括心外膜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MINOCA的治疗尚无共识,目前指南推荐在明确病因后给予个体化治疗方案.MINOCA存在多种潜在的发病机制,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MI-CAD)的二级预防策略对MINOCA患者是否适用尚不明确.MINOCA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高于无冠状动脉疾病的人群,预后并不乐观且危险因素尚不明确.
呼吸系统感染发病率高,早期明确感染的病原体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目前病原体培养仍是临床病原学诊断的主要方式,但其敏感性低、耗时较长,不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具有覆盖病原体广泛、快速、无偏倚、无需特异性扩增的优势,在鉴定罕见、混合感染、免疫抑制患者感染和常规检测方法难以检测到病原体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也有特异性较低、公认判读标准缺乏、测序结果与治疗关系不明确、耐药基因检测困难、价格较高等不足.在临床应用中,宏基因组学测序与传统微生物检测技术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两者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是重中之重”.智能制造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其发展水平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通过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在带动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工业软件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推动产业的协同合作和优化升级,对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建设数字中国都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1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了我国智能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