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e8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便把祝福别在襟上吧。
  ——席慕蓉《渡口》
  我想象着,我收到一封不远万里寄来的信,短短的封口对着我。拆开来看,熟悉的墨迹之中女孩白头绳黄风衣的背影,鲜亮地闪动在渡口的素色中。
  可是没有,我只在满是垃圾邮件的QQ信箱里,发现一封女孩的电子邮件。她说,见字如面。——女孩的黄风衣张扬在灰色天空和灰色江水之间,她说,见字如面,然后越走越远。
  我忽然哭了……
  那个南方初冬的阴天,我去码头送她。
  女孩要去父母工作的城市读书,她得先走水路北上,再换陆路辗转至山东的一个小城。她说这样的旅程似乎跨越了时间。
  我赶到码头四处张望时,她已经站在那里了。她似乎并不急于买票,也没有焦急地四处寻找。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独独她站在水泥地上凝望着江水,只留给他人一个明黄色风衣的背影,右手虽扶着行李箱的把手,却并没有照管的意思,好像那行李是只小兽,只要她安抚好了,就会乖乖跟着她不乱跑。她的风衣旧得有些褪色了,但颜色仍算得上鲜亮,穿在她身上已有些紧绷,背部起了些褶皱,可是她就喜欢那一件。
  我以惊疑不定的目光端详了她明黄色的背影好一会儿,才喊着她的名字跑上前。女孩闻声转过身,看到我,笑了,似乎很开心的样子。
  我突然什么都说不出来,就愣愣地看着她的黄风衣和她,才想起忘了带些东西给她,留作纪念。她的眸子颜色有些浅,含了几分懂事的笑意,也这么看着我不说话。
  半晌,我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那个,别难过了……”话未完便被她打断,她笑意盈盈地看着我:“这是告别时该说的话吗?我没事的,你不用担心。”
  我看着她的黄风衣,欲言又止。女孩的奶奶刚刚去世不久,也正是为此,女孩只得独自北上。通常这时,女孩本该穿些黑白灰的素色衣裳以示哀悼与怀念,可明黄色,从不是哀悼的颜色。
  “逝者是不会因生者的哀戚而觉得好过的。”她显然明白了我的想法,坚强的声音解释着,“奶奶很喜欢我穿这件风衣的样子,我也是穿给她看的。”她说着,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我这才注意到,她今天扎了根白头绳,素白的,很好看。
  是这样啊,坚强的女孩,用这黄风衣的背影来向奶奶告别,恰如一丛迎春,昭示着未来她也将会含笑走下去。而那素白的头绳,则是小小的纪念,不经意泄露了女孩柔软的心绪。
  汽笛一声长鸣,女孩的黄风衣张扬在灰色天空和灰色江水之间。女孩眼中没有伤感,她说,见字如面。然后转身,越走越远。
  我这才想起喊出一声再见,原来女孩早已买好了船票,这会儿她正拉着行李箱走上铁青色的过道,混入人群之中。她那黄风衣白头绳的背影,在一片素色中格外显眼,却也终是因为太过渺小,最后在汹涌人潮的推挤之下,像一粒金沙混入了砾石,再也寻不见。
  我突然哭了。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便将祝福别在襟上;我唯有将那一丝目光粘在她的背影上,伴她前行。
  那鲜亮的黄风衣,在分别后的漫长岁月,还时时闪动在我的眼前。
  她的背影是坚强塑成的一道风景。
  ‖指导教师:王世梅
  送别本就伤感,再加上至亲离世之痛,就更让人心绪哀婉,悲伤难言。可这篇哀伤的送别文,却在灰色的调子中塑出了坚强的风景。文章的构思非常精妙,以信约引出送别,灰色的江天一色中,亮黄色的风衣带出悬念;“我”的匆促焦急与她的淡定安然形成鲜明对比,黄风衣再次成为焦点,再巧用对话揭出这件不太合身的衣服的深意;送别在即,“我”又一次落泪,不过不再是为她的痛楚伤心,而是为她的坚强骄傲。黄色风衣如凌寒而开的迎春花,击碎了生活的苦痛,化为一种信念,把送行的祝福别上了彼此的衣襟。
  【适用文题】难忘那次别离;坚强的背影;难忘的记忆……(小风)
其他文献
“都怪我没有守住底线,没有将权力关进纪律笼子,现在身陷囹圄,我辜负了组织的重托、领导的信任、朋友的期待,更辜负了父母的养育、家人的厚爱,给党和国家形象抹了黑,给社会带来极其恶劣的不良影响……”  7月9日上午,某区人民法院刑事審判一庭内,国徽高悬,气氛肃穆。原本今年就要退休的李某,在被告席上老泪纵横。  旁听席上,该区33名征迁领域党员干部对因晚节不保而泪洒黄昏的他唏嘘不已。  从基层一步步锻炼成
最近,杭州本地论坛上的一张普通照片引起杭州市民网友的纷纷点赞。  照片上,一对打着伞正在过马路的父女向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司机竖起了大拇指,简单的一个动作让司机倍感温馨。这对暖心父女父亲名叫张能庆,女儿名叫张懿。对于正上小学五年级的张懿来说,过马路为让行车辆点赞已经成为了一个习惯。  在杭州,斑马线前让行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2015年,就有来杭州的网友发帖,称他在杭州几个大小路口都看到汽
我在盛夏的午后醒来,空调房里的丝丝冷气让我更加慵懒,我随手拿起一本小书,打算以此来消磨时光。这幽幽书香令我不禁有些沉迷,双眼也被一行诗句吸引——“桃李无言今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我向窗外望去,日头正烈,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但,那些花儿却正恣意烂漫地盛放着,在小径的两旁,好像一条浪漫的花廊。  想起自己被酷暑所打倒,终日闭门不出,兀自黯然。而外面,却有着树树盛放的紫薇。我不禁有些动容。  我一把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俞伯牙在江边抚琴,唯钟子期从中听懂山之雄浑、水之幽深。现有多种谱本,有琴曲和筝曲两种。  《梅花三弄》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曲中同一段曲调重复演奏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春江花月夜》原名《夕陽箫鼓》,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
【真题回放】  2047年6月17日,30年后的今天,同学们相约回初中母校聚会,要求每人发言。请你发挥想象,以“无情岁月有味诗”为题,写一篇发言稿。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50分)  【名师题解】  2017年南京卷的命题形式基本遵循近几年的命题规律,即采用命题作文的命题形式,但在形式上、要求上却有大的变化。形式上要求发挥想象,写成发言稿,从题目前面的材料来看,内容必须限定在材
“为什么风信子会开花/是风带着爱的气息/吹拂着花骨朵的脸颊/刷红她们的腮/催促着/开花呀,开花呀,快开花呀/我要拿你交作业啦……”上海8岁女孩陈恩至的诗配画作品天马行空,让人仿佛看到法国作家埃克苏佩里《小王子》的影子。小女孩的母亲说,女儿的灵感很多产生于随她买菜购物时、聊天散步间隙以及讲故事时。除了诗与画,手工、阅读以及旅行、工艺都是陈恩至的兴趣,而她的愿望是能将画作制成绘本,用作公益事业。最好的
【中考真题】  请以“让我想一想”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文题解读】  题目中的“想一想”是关键,可以理解为思考、探究,也可以理解为在行动之前的慎重,用心琢磨,甚至可以是一种追忆。题目中的“让我”则需要用第一人称来写。但在写的过程中,应侧重于自我感受,重点写想的过程、想的内容与独特的内心体验。“想一想”的对象并不明确,可见选材的空间很广阔,无论是
天空下起了雨,不知怎的,我也闷闷不乐,或许是天气的缘故吧,或许是其他吧。不管了,我要出去散散心,透透气。于是,拿出一把伞,推门而出。  这雨说大也不大,只是比一般的小雨大了许多。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副冷冷的面具,见不到人的本性,似乎每个人都板着脸,冷冰冰的。  习惯了那些做作的表情,习惯了那些矫情的言语,习惯了世态炎凉。我的心,像一块滚烫的铁放入冰水里,终于冷了,也硬了,不会轻易熔化,可谁又不是这
【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大自然中,背阴的地方,往往环境幽暗,氛围清冷;向阳的地方,常常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人生也是如此,面向阳光,我们便常拥有春天般的生活。  请以“向阳春常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文题解读】  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作文题延续了最近几年的作文命题思路,采用了“材料 题目”的题型,作文材料紧贴生活实际,将自然现象和生活感悟有机融合,主旨表
幸福如歌,余音袅袅琴声透;幸福如花,竹韵悠悠山水秀;幸福如茶,醇香缕缕情依旧。幸福不是觥筹交错,不是腰缠万贯,不是转瞬流星,幸福就在身边,无需仰望。  还记得那个静谧的夜晚,我一如既往地挑灯夜战,枕着星辰而眠的日子仿佛是一个永不停歇的车轮……我丢开笔,不耐烦地甩甩头,望着墙上滴滴答答响不停的钟,“把钟表调回去,我会回到童年吗?”我呢喃自语道。  “人生不是时光旅行,每个人都想回到没有烦恼的童年,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