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ge5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理疗法对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60例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综合心理干预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各30例,疗程8w。于治疗前及治疗8w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焦虑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一个疗程治疗后,综合干预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评分比较综合干预组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P<0.01)。综合干预组总有效率93.33%,药物治疗组63.33%,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疗法能有效缓解老年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失眠症的改善和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理疗法 失眠症 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49.0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033-01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当前超过10%的成年人均患有失眠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失眠症的临床质量仍然以适用人工合成镇定剂以及催眠药物为主,虽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失眠症状,但是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药物成瘾现象[1]。近年来,采用综合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症逐渐引起众多医疗工作者关注的。对此,本文结合我院工作实例探讨了心理疗法对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4年2月~9月我院住院部60例老年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综合心理干预组与药物治疗组,每组各30例。本研究中60例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中有关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同时60例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J)评分均小于10。另外,除失眠症外所有患者均无其他躯体疾病,并且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
  1.2.1.1 综合心理干预治疗方法
  ①入院健康宣讲:治疗医师要通过图面、视频、文字等形式向患者讲解有关失眠症的知识,使患者了解失眠症的发病机制,了解可能造成以及会加重失眠症的因素。②生活指导:医生要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白天尽量不要睡眠,除特殊情况外不要长时间呆在床上;戒烟戒酒,避免食用咖啡等具有兴奋性的食物;学会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保持正常作息规律。③认知-行为治疗:本研究中,采用限制刺激技术要求患者只有困倦后才能上床,并且不能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若超过20分钟无法入睡,则需要到另外房间中,直到重新产生困意后才能回到卧室;通过这种治疗使患者重新认知入睡、床、卧室之间的关系,进而改善睡眠。另外,医生还要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取舒适体位,自上而下先紧张躯体各部位肌肉,大约持续10s,然后迅速完全放松,持续约35s,每次反复练习15min,从而改善患者睡眠。
  1.2.1.2 药物治疗方法
  在患者入睡前30min,指导患者服用艾司唑仑,每天一次,每次1mg。
  1.2.2 疗效评定[2]
  本研究中,我们分别在治疗前以及治疗1周、2周、4周6周以及8周后使用HAMA、HAMD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定。另外,本研究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入睡时间小于30min,且能够睡眠2h以上)、有效(入睡时间为30~45min,且睡眠时间处于1h~2h之间)、无效(入睡时间大于45min,持续睡眠不足1h)。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平均数 标准差( )的方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
  综合干预组与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的HAMA、HAMD评分均将低,然只有综合干预组治疗前后结果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并且治疗后,综合干预组的HAMA、HAMD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P<0.01)。
  表1 两组HAMA、HAMD评分结果
  注:*与治疗前相比较,△与药物治疗组相比较,P<0.01
  2.2 临床疗效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综合心理干预组30例患者中显效有17例,有效有11例,无效有2例,总有效率为93.33(28/30);药物治疗组中,显效有11例,有效有9例,无效有10例,总有效率为63.33%(20/30)。且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失眠症是一种常见临床疾病之一,而且失眠症主要表现为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质量差等症状,因此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若失眠症得不到及时治疗,患者则可能出现严重的焦虑、抑郁以及神经衰弱等心理障碍,甚至出现严重的自身倾向[3]。据相关研究指出,失眠症除与患者生活习惯有关外,还受到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失眠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可能有效缓解患者失眠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本文研究表明,在同时接受一个疗程治疗后,综合心理治疗组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然而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且,两组间评分比较综合干预组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P<0.01)。另外,综合心理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药物治疗组63.33%,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通过本文研究说明,心理疗法在治疗失眠症方面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德春.心理干预对老年失眠症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4,23(7):171-172.
  [2]吴锦峰.失眠症心理干预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2(5):16-17.
  [3]杨永刚.失眠症患者的心理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9(3):358-359.
  作者简介:叶茜茜,女,1983.11,浙江温州,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大学本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的临床和病理表现,以减少洪诊。方法回顾分析1例MPA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肾功能不全1.5年,咳嗽、痰中带血1周并无尿1d入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在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25例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化疗,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
【摘 要】 产后出血是产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直接关系到孕产妇生命安全,是我国孕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针对不同病因导致的产后出血采取积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对发生失血性休克者进行认真评估,配合抢救,预防感染。同时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指导,从而保证母婴安全,促进康复。及时予以恰当的预防治疗,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和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有着很大地意义。  【关键词】 产后出血 预防 护理 急救  【中图分
2010年12月25日——周末加西方圣诞节之际,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和江苏省生理科学会主办的“江苏省生理科学论坛”暨第五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举行。
期刊
目的:研究祛风清肺化痰平喘法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热哮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72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热哮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
在艺术的表达上,音乐需要经过两次创作:作曲家的创作和演奏者的再创作,一件完美的艺术品经过这两次创作才得以完成。作曲家精心创作的乐曲有赖于演奏者深刻的理解、熟练的掌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科肺炎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方法 将2013年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满意度为92.59%,治疗组换患儿的满意度为62.11%,治疗组患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
[考点阐释]    关于“丰富”,《考试大纲》有四点要求: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其中“材料丰富”是指文章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赡,血肉丰满。写记叙文,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场景描写突出;写议论文,论据丰富而典型,论证全面而有力。这是针对近年来高考作文内容空洞单一、论据苍白无力的现状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考生要善于观察思考,勤于从生活、阅读中汲取新鲜的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
期刊
以100mM Na2CO3(pH10.5)对羊草幼苗进行碱胁迫处理,利用DDRT—PCR技术比较了其在Na:C03处理48h后和以双蒸水(pH7.0)作为对照处理的基因表达差异,共分离到22个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其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