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Pre-S/S区变异的研究

来源 :中国输血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ly0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无偿献血人群的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 I)流行率情况与分析Pre-S/S区变异特征。方法使用EIA/NAT方法筛查深圳地区15 338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标本,经跟踪检测,获得1例HBV窗口期感染毒株和5例OB I毒株,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测定OB I病毒载量,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技术从5例OB I样品中获得3例Pre-S/S基因片段并测定序列,进行基因分型,与对应基因型HBsAg阳性野毒株序列比对。结果深圳市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 I)的流行率为1∶3 068。5例OB I样品其病毒载量为<1 IU/m l(不能定量)~121.8 IU/m l(中位数为54.6 IU/m l)。3例OB I样本为基因C型,在Pre-S/S蛋白区出现随机变异,OB I样品Pre-S/S区氨基酸置换率显著高于对应基因型野毒株(P<0.01),其中在Pre-S/S区的免疫表位区氨基酸置换率亦显著高于野毒株(P<0.01),但在高频变异的主要亲水区(MHR)却是高度保守,只有1例OB I出现改变基因亚型的I126S变异。结论乙肝病毒的Pre-S/S蛋白区变异,特别是Pre-S/S蛋白免疫表位区的变异,可能是OB I发生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组合体部分入门教学难度大,对中职生来说,空间想象力较弱,难度更大,借助橡皮泥能够增强直观教学,帮助中职生读图和补图,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1341例健康体检人群,均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分析Hp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341例受检对象中, Hp阳性6
“此次贵州带领企业走出来开阔视野,不仅是对企业的支持,也让投资人看到贵外陉济蓬勃发展的态势,增强投资售心,体现出贵州高层的开放和远见。”巴克菜银行亚洲有限公司董事颜润之
对我科2003—01~2005—12行造口术124例患者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73例,女51例;年龄12~82(平均47)岁;除6例为临时造口外,118例均为永久性造口;回肠造口2例,横结
目的研究单环刺螠模型在输尿管切开取石缝合的腹腔镜训练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单环刺螠制作成输尿管结石模型,将之固定于腹腔镜全景式模拟箱中。2016年4月至10月,对5位完
通过分析有关文献资料,对中药“四性”传统理解和现代研究进行总结,探讨中药“四性”的科学内涵,并提出中药四性研究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