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看图写话要掌握“四会”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ho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低年段看图写话是小学生作文的根基。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看图写话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指导,要让学生在看图写话中做到会看、会想、会说、会写。同时注重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看图写话;会看;会想;会说;会写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3-0093-01
  写话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根基。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看图写话能力,让学生把写作的根基打牢呢?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实践。
  一、会看——看图明意
  要想把看图写话写好,首先得学会 “看”。看什么?怎样看?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教给孩子正确的观察方法。由于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还比较薄弱,他们往往对图片中的事物或分不清主次,或忽略一些重要的事物,或顾此失彼,或把所有的事物全部写完……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并对图画中提取的信息进行取舍。有些图片可以用先从整体观察再到局部的方法;有些可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观察;还有的可以从远到近进行观察……观察图画顺序的方法有很多,采用何种方法,可根据具体图画进行选择。
  仅仅掌握观察图画的方法,并不意味着就把图画看懂了。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图画所表达的意思,明确图画所表达的主题。特别是在多幅图的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孩子们利用单幅图的观察方法,逐一观察每一幅图,掌握每张图的主要内容,并找出它们的关联,拎出一条主线,这样才能很快分析出图画所表达的主题。
  二、会想——依图想象
  看图明意还仅仅是停留在对直观画面上的理解,由此写出来的句段定会是干瘪,没有灵性的。如何才能把这些静止不动的画面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呢?最重要的就是要依据给出的图畫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根据提示,进行合理联想。如:由小兔提着篮子,联想到小兔是去树林里采蘑菇;由小蚂蚁往前走,联想到它发现粮食之后,去找伙伴来帮忙……二是根据图片进行观察想象,让图画里的人、物能“活”起来。这样写出来的内容就“有血有肉”了。
  三、会说——据图表达
  在教学中,我力求学生细致观察图画后,抓住图画中的主要画面,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话。说话时要突出重点,有主有次,表述完整。当学生在表达困难时,还需要教师帮他搭石铺路。可以是带着孩子练说,教师说前半部分,学生说后半部分;可以是教师出示一些相关词语,学生根据词语提示说话;还可以是给学生提供一组顺序连接词:开始……然后……接着……再……最后……让学生照着关联词串说。
  当然,在扶一扶的基础上,也要放一放。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不拘一格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会写——具体生动
  有了以上几个环节层层深入的训练,写话就轻而易举了。但要想使学生的写话内容丰富、精彩,还得对写话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活用词语
  新课标在低年级写话目标中强调让学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学习中,学生虽已经掌握许多词语,但他们却还不会灵活使用。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使用积累下来的词语,把丰富的动词、形容词运用到句子中去,增强句子的表达能力,丰富文章的情感。
  (二)巧用句式
  在低年段的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句段,这些优美的句子,往往给读者留下美好的印象。教师要善于找出这样的句子,让学生平时积累下来。在写话训练中,引导学生巧妙地运用所积累的句式,结合图画的内容,灵活变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妙用修辞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被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深深吸引。这些修辞方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美感。因此,在写话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妙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表达的事物更形象、生动,真正让图画中的静止不变的画面“活”起来。
  总之,看图写话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和模式。但在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围绕大纲中提出的对写话的目标要求,切实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在看图写话中会看、会想、会说、会写,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通过以“言”会“意”,感知文本情感;以“意”明“言”,理解语言内涵;“言”“意”相融,可有效推进语用训练,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言意兼得”,以此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言意兼得;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
[摘 要]真实的语文课堂应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侵占着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影响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我们确定了“基于学生学习事实”的教学研究方向,从“用心倾听,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关注边缘,让合作学习真正发生”“依据学情,设定问题”三个方面去探求语文学习的密钥。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事实  [中图分类号] G623.2
[摘 要]《小蝌蚪找妈妈》是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科普童话,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示文章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这篇文章,凸显语文课程新理念,以读为本、以生为本,语文实践张弛结合。教师教得游刃有余,学生学得其乐融融;课件精美,语言动听,板书简洁明快。  [关键词]阅读教学 科普童话 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60  《小蝌蚪找妈
[摘 要]三年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是学生从写话到习作过渡的至关重要的阶段。在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与发现”习作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通过习作例文的前置、穿插和后置,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探究方法、揣摩习作语言,使学生习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习作例文;统编教材;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摘要]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育信息化研究备受瞩目,课前和课中结合,线上和线下混合式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最大优势,不是显性的因材施教,知识的习得,而是隐性的学生深度思维的发展,学习力的提升。以一篇习作课的翻转课堂教学为例,从课前找准微课的融合点,课中串起学习单这条线,直奔教学目标这个面,以点、线、面三位一体结合为策略,谈一谈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深度思维
[摘 要]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对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要重视朗读指导,培养他们的朗读习惯和朗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个人读、小组读、比赛读,课内朗读和课外朗读相结合等方式,让学生认识文本、走进文本、享受文本,让孩子爱上阅读。  [关键词]朗读指导;一年级;阅读;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自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语用”以来,阅读教学开始积极践行表达本位的理念,即在教学中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和作者的写作策略,借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就需要从文本的体裁入手,遵循文体独有的创作特点,积极开展学生的语用实践训练。提出要循序渐进,在解构思维下把握人物的语言价值;类比辨析,在聚合考量下感知作者的表达构思;统整联系,在理性思维下体验文本的表达秘
[摘 要]“和大人一起读”是部编教材“语文园地”中新设的栏目,教学该内容,借助亲子共读记录单进行导读的方式开展阅读实践,并在课堂上反馈指导,加强阅读,助力儿童爱上阅读,快乐成长。  [关键词]亲子共读;记录单;阅读;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2-0074-02  “和大人一起读”是部编教材“语文园地”中新设的栏目,倡导学
[摘 要]统编教材是以语文要素进行单元编排的。落实语文要素需要以单元教学为主线,进行系统组合、递进学习。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为例,实施单元要素递进学习的具体策略为:找准着力点,系统规划递进学习;绘制线路图,逐步实施递进学习;优化细节处,主动压实递进学习。  [关键词]统编教材;单元要素;递进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 要]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时,教师围绕文本做文章,深度解析文本内涵,链接文本语境,探索文本意象,展开文本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体验中形成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教学有自身学科特点,教师要建立文本和生本融合意识,成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际训练活动,全面塑造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紧贴生活  统编版语文教材相较于以往的教材来说,对于口语交际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口语交际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