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1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选材构思、思维逻辑等的综合训练。写作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文学素养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
  一、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尽管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无法理解到这个深度,但是可以让他们观察生活中的直观细节,用所学词汇表达出内心真挚的情感。所以让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是学会写作的基础,因为只有有感而发的作品才是有意义的文字。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所以,“生活是作文之本”。然而,小学生的生活范围很窄,这种狭窄的生活范围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麻木和不敏感。因此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认知能力,让他们从身边人、琐碎事中感悟到不平常,找出一些使人心动的东西。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正确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因而,引导学生学会真实的写作,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教师要加以恰当引导,引导他们在写作文时把所见到、所听到、所感受到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运用文字和文章表达出来。在大量的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把写作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一件事情,让学生爱写,并能通过作文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巧妙地结合信息技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小学生在写作上还需要累积大量文字,一些好词好句是写作的根本,能写出一篇别出心裁的文章是写作的顶峰。但是现在的学生由于年纪比较小,他们的知识面比较狭隘,因此在语文句子及语言积累上还有所欠缺。在写作上拥有越广泛的知识越好,多媒体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所以教师应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不能接触的知识。如写一些动物的作文,老虎是学生不容易接触到的,这样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关于老虎的资料及图片,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
  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思维方式
  首先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产生有因就有果的思维方式,然后采用例证的教育方法。每一个观点都要有例证和说明,支撑是事物发展和存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因果逻辑分析能力,对写作大有好处。只有运用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本质,才能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注意到了这些,孩子写起作文来就会言之有物,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也会丰富充实。例如《消失的叶子》这篇习作中,学生观察到了仙人掌是没有叶子的,只有又细又尖的刺,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运用因果逻辑思维,在习作中解说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仙人掌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水分充足的绿洲变成了干旱的沙漠。通过这次习作,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四、如何在作文教学时进行德育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做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工作之中。”可见,在小学作文教学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能力培养是应该具备的内容。那么应该如何在作文教学时进行德育教育和能力培养呢?(一)要深刻把握作文题目中所蕴含的德育教育因子。比如让学生写命题作文《我的家》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爸爸、妈妈的辛勤工作,家庭和睦表达对家的热爱,进而引导学生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二)要掌握好作文教学德育教育的切入点。教学中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作文教学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因作文题目、题材和体裁不同而各有不同,教师在讲评作文前应当形成清晰的思路,从细微处入手恰当地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在讲评《中秋节》作文时,可以从“中秋节的由来”、“我最想对亲人说的话”、“中秋节我为爸爸、妈妈做点什么”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亲情教育。(三)要引导学生在作文时深入观察社会,进行人文精神和人格精神的教育。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观察社会,帮助他们分析社会现象,通过理性思考和真挚的笔触,让他们明事理、知廉耻、辨荣辱,进行人格培养和人文精神熏陶。
  五、从布局进行仿写训练
  结构的设计、安排是作文写作中一项十分重要、艰巨的工作,结构安排得如何,更直接影响作文质量。柳青在谈自己在创作中遇到的最困难的问题时说:“最困难的是结构,或者是组织矛盾。”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在写作文时先写文章大纲,这既是对文章进行全面考虑,又使习作的思想内容得以完善表述。但是结构的安排也是写作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有的学生的文章通篇出现结构杂乱、语句表达不清楚的现象。为克服这一困难,理论指导是必需的,但是更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仿写典型范文,通过对仿写范文的解构方式,可以收到明显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平,袁浩.《我的体验》讲评课实录[J].小学语文教学,2011(4):26-28.
  [2]蔡志坚.行走在儿童作文教学的路上:两节《我的理想》(作文)课堂实录与评赏[J].小学语文教学,2011(3):38-40.
  [3]杜少凡,倪岗.写作与写作教学:也谈写作能不能教,教什么[J].语文教学通讯,2011(4):52-54.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科作为基础课程之一,是学习各科知识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促使他们主动提问,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作者主要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动提问作重点分析探讨,同时列举出部分有效的方法,旨在帮助广大教师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主动提问 课堂教学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
摘 要: 对高中生作文能力低下问题应当给予重视,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写作兴趣、强化技巧指导、组织阅读积累、开展交流活动及课外实践探究等形式,切实有效推进高中作文教学深入开展。  关键词: 高中作文教学 现状分析 突破路径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高中生普遍面临写作水平不高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和学生存在畏难情绪及写作素材、写作技巧、学习动力不足等有关。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这些方面的研究,在提升高中生写作水平
摘 要: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工具提高其他各科知识的学习质量。研究识字教学,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更科学、更艺术、更符合儿童接受能力的识字教学途径,很有必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学习兴趣 识字能力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
摘 要: 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每位教师的基本功,也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提高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创建方式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创建高效课堂即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是一项融科学和艺术为一体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要懂得课堂教学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要关
摘 要: 语文教学中讲究提倡“读写结合”,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深入文本 阅读 写作  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老师说:“读写结合蕴含了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精华,符合语文教学规律。读
摘 要: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重在“用”字,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语文教学中,要一眼看课文内容,一眼看文章的写作方法,要在读准课文的基础上,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学生对课文的深度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尝试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找准语用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基础知识 课文内容 写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