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推出安乐“查”饭监管品牌行动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提高餐饮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全面提升餐饮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着力打造“食在广州 食得放心”金字招牌,8月18日,廣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广州市广播电视台举行了战略合作暨安乐“查”饭监管品牌行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出安乐“查”饭监管品牌行动。
  据介绍,安乐“查”饭监管品牌行动以消费者满意放心为目标,将针对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每周三通过随机抽取全市餐饮服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倒逼餐饮服务单位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餐饮服务经营行为,不断提高餐饮食品安全水平,并形成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针对新闻媒体近期报道的“网红”奶茶店“奈雪的茶”北京某分店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第一期安乐“查”饭监管品牌行动随机对广州“网红”饮品店开展监督检查。检查行动中,执法人员检查了广州市环市路商圈的“奈雪的茶”“喜茶”“溜六六”等3家“网红”饮品店,重点检查“网红”饮品店的证照经营、从业人员健康证、加工制作环境、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等情况,以及原料茶底的进货情况及索证索票落实情况、加工操作过程中是否超范围超限量添加色素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同时,广州市食品检验所工作人员对其现场制售的“网红”饮品进行抽样检验,重点检验苋菜红、胭脂红、 柠檬黄、日落黄、亮蓝等合成着色剂项目。
  经查,发现上述3家“网红”饮品店主要存在开封后的预包装食品保存不当,水池、冰箱、冰粒机等标识不够规范等问题。执法人员要求其立即整改,并现场宣传了有关食用食品添加剂的科普知识,从健康的角度建议市民适量饮用“网红”饮品。
  此外,据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介绍,全市市场监管部门于近日专门组织开展了“网红”饮品专项抽检,共完成“网红”饮品抽样243批次,检验完成183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4批次,不合格项目均为日落黄,市场监管部门将对不合格产品进行立案查处。
  另悉,8月26日,该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期安乐“查”饭监管品牌行动,主题选定为排查湿米粉食品安全隐患,花都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酒楼、小餐饮店对湿米粉类食品购进、贮存和加工制作等相关情况开展突击检查,持续加强湿粉类食品安全监管。
  此次行动,执法人员主要检查相关餐饮服务单位是否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是否按标识要求规范贮存,是否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要求规范加工制作过程。同时,重点关注购进的湿米粉类食品包装是否有破损,封口是否有标签,标识是否清晰完整,生产日期是否标注年月日时等。
  “陈村粉、粿条、米线等湿米粉,都是广大市民爱吃的大众食品,但在加工或存储过程中稍有不慎,湿米粉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从而引发中毒。”据花都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介绍,这次突击监督检查,有2家餐饮服务单位存在未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的情况,依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已当场发出执法文书,要求其立即进行整改。下一步,将持续跟进上述餐饮服务单位整改落实情况。
  据介绍,今年以来,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每月“湿粉统一查”行动,截止8月共检查湿粉生产企业(小作坊)农贸市场、食品经营企业等34766家次,责令整改49家次,立案查处5宗,罚没金额17.4万元,取缔无证经营2家;市本级共抽检湿粉68批次,依法处置1批次不合格食品。
其他文献
总结1例脊髓性肌萎缩Ⅰ型患儿鞘内注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护理体会。鞘内注射前评估病情,做好人员、药品、物品准备,注射过程中配合医生用药,做好病情观察和安抚患儿,注射后做好病情观察和交接班,同时做好健康指导。患儿鞘内注射诺西那生钠4次后出院,出院后1个月随访,患儿运动功能改善。
目的观察改良密闭式回流负压灌肠装置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需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密闭式回流负压灌肠装置灌肠,对照组实施传统灌肠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灌肠进出量准确率、腹围减小率、肠道清洁度,单次灌肠时间、术前灌肠次数,灌肠发生出血、腹痛、低体温、肠穿孔等并发症情况,床单位清洁度等。结果观察组进出量准确率98.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肠道清洁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肠道清洁率(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