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式转身:用资本超越权谋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ixu13543078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传志说:“私募股权基金的这个措施实际上是把笼子打开,让老虎出来,给老虎插上翅膀。”这次,他终于把翅膀插到郭为身上了。
  
  悄然间,柳传志变了。
  从那个在电视节目中争论把“金子当银子卖”的实业家,变成了在论坛上宣讲“私募基金”的投资者。因人设事的中国式战术大师柳传志,变成了用金融手段化解管理难题的战略资本大师。
  业内人士分析道,若论私人情感,郭为与柳传志似乎更为亲近。如何妥善地摆布杨元庆和郭为,一直是柳传志的心头之重。首先不能厚此薄彼,其次要讲求平滑、平稳与均衡。此番神州数码股权让渡,便可视为柳传志对郭为的情感倾注与利益施予。
  8月9日,神州数码公告,母公司联想控股和GA计划向SAIF、弘毅投资、IDGVC以及神州数码总裁郭为全资拥有的KIL出售部分股权。股权转让完成后,联想控股将由原来持股47.43%减至17.83%,此番下来,郭为成为了神州数码的大股东。
  
  “柳叶刀”割断历史纠葛
  
  现供职于某私募股权基金的王先生,曾在国内另一家IT企业方正集团担当管理工作。他感慨道:“神州数码终于单飞了。”
  王先生认为,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将一个公司拆分为业务有所交叉的两个公司,本身就是荒谬的。“联想控股用6年时间修正了这个妥协。”
  2000年,联想做了一次有史以来最大的战略决断,神州数码与联想集团分拆,实现单独上市。当时,杨元庆领导的联想集团得到了最重要的PC业务,而郭为领导的神州数码从此与“联想”品牌彻底挥别,获得了分销、系统集成和IT服务业务。
  按照当时分家协议,杨郭二人曾有“不互相竞争”的承诺,甚至订立了 “神州数码三年内不得介入PC领域”的君子协定。
  但同为各自领域的龙头企业,在刺刀见红的IT硬件领域,神州数码和联想集团要做到毫厘不犯几乎不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联想通过控股汉普、牵手智软,一度进入IT服务业,神州数码则打出自有品牌的显示器和网络电脑。之后,神州数码甚至与国产品牌长城集团在PC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虽然同是联想控股旗下的企业,但联想控股在协调二者竞争关系时,难免顾此失彼。显而易见,日后收购IBMPC的联想集团,顺理成章地获得了更多的眷顾。可以想像,神州数码的管理层难以放手一搏。
  由于神州数码本是老联想除电脑业务外的多块业务组合而成,公司主业不清,先天不足。如此一来,郭为的神州数码与杨元庆的联想集团不可同日而语。
  
  因人设事的中国式智慧
  
  环境在变,所以现在看来不妥的业务配置,在多年前却有着充分的合理性。
  现任神州数码董事会主席,老联想的“二当家”李勤曾在2002年的中科院第二次产业化会议中说道:“(通过分拆),联想解决了一个就世界范围内,从国家到企业都非常难解决的问题——继承问题。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联想发展以来的最大的,而且是没有天花板的舞台。”
  “我们那会儿拆分,是我们这代人要选一代接班人,它等于是用接班人这种性质给拆分出来。”李勤说。
  1988年,郭为加入联想,从此12年间11次易职,多次受命于危难之时,为联想PC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一度被视为是柳传志的“衣钵传人”。
  据说柳传志也面临过抉择:杨元庆擅于在漫长的岁月中只做一件事,善始善终;而郭为擅于在一年中做很多事,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出现在关键的地方,不是善始,就是善终。
  李勤说:“过去报纸评论我跟柳总说,一山不能养二虎,其实我们受了党的多年教育,服从组织分配,合作默契了这么多年。但是你不能要求郭为、杨元庆他们也这么做,所以我们把他们分开了,大家都前进,你弄到一起没准窝里斗。”
  “杨元庆为主,郭为积极配合元庆,元庆好好待郭为。”柳传志如此设计,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联想决定拆分。由于联想一个队伍做自有品牌PC,另一个队伍是做分销代理,业务上的相对独立性是拆分的充分条件。更重要的是,杨元庆与郭为都很优秀,同在联想集团内部难免“打架”,这种伤元气的内耗最为柳、李所忌讳。
  在拆分后,联想搞了个接班人的仪式,一人弄一把大旗,柳传志把大旗授给他们,“有一种很强的继承感”。
  因人设事,柳传志曾因拆分的举措屡受诟病。但是,旁观者都能看到的神州数码和联想集团的业务重叠,难道柳传志看不到吗?非也。
  有人就此将柳传志与TCL的李东生比较,认为当年柳传志为了手下的杨元庆和郭为两人费尽心机,虽然柳传志多次在公开场合解释分拆的必要性,但是业界的普遍看法是柳传志不得不为两个人做出安排。因为这两员爱将,哪个也不能伤害。柳传志作为中国第一批企业家的代表,良苦用心实在是不容易。
  而李东生的举措则显然缺乏中国式智慧。他所倚重的大将们,如万明坚、温尚霖、易春雨、杨伟强等,都纷纷弃他而去。原因恰恰在于李东生没有因人设事。
  
  资本力量达成新的平衡
  
  联想控股宣称:“新进来的这批投资人既具有国际背景,又拥有深厚本土经验,肯定会给神州数码带来新的资源和创造新价值的。”
  联想还表示,这次股权变动,是神州数码和联想控股基于公司长远发展考虑的主动安排,同时也得到了赛富投资基金、弘毅投资、IDG VC等市场中许多机构投资人的积极响应。也就是说,联想控股脱身的愿望强过基金们对神州数码的追逐。
  在8月17日的一次论坛上,赛富投资基金的阎焱坦言:“神州数码的案子我们跟踪了两年,因为其中涉及到国有股权,所以我们特别谨慎。”
  赛富并非一时冲动,那么,在联想体系内表现平平的神州数码,凭什么能够在新东家手中取得辉煌?
  8月18日,柳传志在一次公开论坛上的演讲,对自己的投资理念娓娓道来。弘毅投资曾经投资中国玻璃。柳传志说,投资之后完全是一个新的状况,关键就是有一个规范的董事会治理,这个新的董事会本身对管理团队的支持完全不一样,更重要的一点是管理团队的持股。我们认为他们是真老虎,真有本事的人,让他们持股,然后自己真的产生了一种自己是主人的感觉,这个是完全不一样了。
  新基金入主神州数码,即将产生的连锁反应也应该如此。其中最为人关注的是神州数码现任CEO郭为持股比例由原来的0.10%增至10.29%。郭为由此完成了从职业经理人到公司大股东的角色转变。
  公司的董事会将进行调整,淡化了联想烙印的郭为,将为神州数码的独立发展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也有分析者认为,这是柳传志借资本的力量,用心良苦的新平衡术:一方面弥补郭为与杨元庆收入上产生的差距。以郭为与杨元庆的薪酬来对比。从2006年~2007年,郭为获得的薪金与分红在该年共计819.2万港元,而与其地位相当的杨元庆在2005年~2006年的薪酬总额则高达2175万港元,是郭为的2.66倍。另一方面调和当年因分家带来的发展差异。
  柳传志说:“私募股权基金的这个措施实际上是把笼子打开,让老虎出来,给老虎插上翅膀。”
  这次,他终于把翅膀插到郭为身上了。(编辑/秋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RNCR2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MES-13,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si-NC组、高糖+si-RNCR2组、高糖+miR-
元月7日晚,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2007年度总决赛》现场火爆,经过四轮紧张激烈的角逐,来自哈尔滨、拥有天籁之音的27岁盲人选手杨光最终戴上了总冠军的桂冠。    星光大道耀起一颗新星    《星光大道》这个栏目,是中央电视台为平民搭建梦想成真的舞台。此前的2005年度冠军阿宝、2006年度冠军葺芭莘那,一夜之间改变了命运,成了平民明星,令万众瞩目、羡慕、景仰。    在2007年度,全国共有十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