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小额贷款经济思想及其实践

来源 :经济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i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和他创办的格莱珉银行,以表彰其为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尤努斯博士认为现代经济理论在解释和解决贫困方面存在缺陷,为此他创建了格莱珉银行,通过开展无抵押的小额信贷业务和一系列的金融创新机制,不仅创造了利润,而且还使成千上万的穷人尤其是妇女摆脱了贫困,使扶贫者与被扶贫者达到双赢。格莱珉银行已成为100多个国家的效仿对象和盈利兼顾公益的标杆。
其他文献
本文重点探讨了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若干理论问题。作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区域政策应更多地注重公平目标,对那些需要国家给予援助和扶持的关键问题区域实行“雪中送炭”;梯度理论和梯度推移战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尽管经济技术梯度是客观存在的,但梯度推移战略则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定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日益暴露出诸多缺陷和弊端;当前国家应适时调整区域发展战略,从过去的注重“就资本转移劳动力”战略逐步转移到“就劳动力转移资本”战略,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以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和
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理论的提出有着明显的实践背景。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具有研究方向的针对性、研究路径的实践性、研究内容的高层性、研究成果的阵地性等特点。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使我国的经济改革的方法论得到升华、综合体制改革理论得到深化、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得到丰富。当前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存在顺应特定时期需要、具有扩展性和全面性、注重协调性、具备创新性和渐进性等阶段特征。
我国所采取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存在很大争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有的货币政策框架总体上仍然具有相当坚实的有效性基础,但也不应当忽视新形势下各种现实因素可能带来的冲击。
本文通过借用了一个简化的非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理论,分析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认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关键在于中央银行的声誉,而要想建立起中央银行良好的声誉,就必须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进而保证公众对货币政策预期的一致性,一直将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那么就可以不仅仅是固定在一个通货膨胀目标上,而是保证通货膨胀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基础上实现对经济波动的调控,兼顾稳定物价和稳定产出波动双重目标。
从收益的角度看,地方政府间竞争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是促进民营化的重要力量,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动力。从成本的角度看,地方政府间竞争促使地方政府制造了许多无效GDP并忽视了辖区居民的利益。从权衡的角度看,既要允许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存在,又要为地方政府间竞争寻求适当的制度安排。
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是我国银行管理的核心问题。本文以信息技术革命和银行再造运动为背景,提出了一种信贷风险管理的新方法——以信息技术理念为基石的信贷流程控制论。研究结论显示,信贷流程控制论是提升和实现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产能和效能的崭新方式。
“建国后,中国的工业布局由于受历史与政策因素影响,形成“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中国31个地区区位商的实证分析,证明中国的工业布局已逐步形成了“东轻东重、南轻北重”的新特点,在市场经济机制的引导下区域产业竞争力有明显向东部沿海地区聚集的趋势。本文对形成这一趋势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国土均衡发展战略”作了新的反思。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可以从数量和内涵两个方面理解,从数量上看目前城市化水平不能算高,从内涵上看,我国的城市化不彻底,因为被记入城市常住人口的农民工并未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是滞后的。文章认为,实现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是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大都市圈已成为21世纪最为重要的区域现象,愈来愈明显地在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长三角位于长江下游,地势开阔平坦,内有黄金水道和发达的陆路交通,地理区位十分优越。本文结合世界主要大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对长三角大都市圈的空间结构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我国中部地区具有资源禀赋优势,但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政策环境不理想、加之历史的原因造成“中部塌陷”。中部经济崛起有待于在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方面进行创新,其中,壮大民营经济,加强对“三农”扶持,打造城市经济圈,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是首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