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个“唠嗑”

来源 :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maoc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瞧着几个老姐们儿都报名上了老年大学,不识几个字的奶奶也动了心,非让老爸也去給她报个名。
  老爸说:“好,好!待会儿就去。您想报个啥科?”奶奶问:“啥意思?”我说:“就是您得先选一个您平时最感兴趣的科。”
  奶奶说:“噢,那就给我报个‘唠嗑’吧!”
其他文献
“4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之后两三年,姐姐走失,哥哥离家出走,母亲精神失常,所以为了母亲,为了上学,我捡过垃圾,住过猪圈,只要能挣钱的兼职我都做过,只要能落脚的地方我都住过……”刘秀祥清了清嗓子,放慢了语速,笑着说,“一路走来,命运多么不公,生活多么不顺,我都体验过,也都挺过来了。”  身材瘦小,皮肤黝黑,初看有些严厉冷酷的刘秀祥自诩是打不死的“小强”,但在学生们眼中,他乐观开朗,积极向上,还有些温柔
期刊
2 0世纪上半叶,美国密歇根州比拉镇附近的农场里,主人养了一头公牛,他用铁链把牛锁在一棵榆树上。健壮的公牛经常拖着沉重的铁链围着榆树奔跑,日复一日,铁链在距离地面约3米高的树干上勒出了一道沟痕。数年之后,铁链已深深地嵌在了树皮中,和树干牢牢地长在了一起。有一年,密歇根州遭到“荷兰榆树病”的袭击,大片榆树染病枯萎死亡。而这棵榆树不但没有死亡,反而更加茁壮。大灾过后,它成了该地区唯一一棵依旧傲然挺立的
期刊
原文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①  何事居穷道不穷②,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注释  ①杜荀鹤,晚唐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  ②何事:为什么。阐发  读这首诗的时候,心头仿佛浸润了书墨的清香,这清香来自一间书堂。  書堂应该很普通:因为诗人曾经自称为“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
期刊
比你还难看  昨天,老同学阿峰来我家里做客。  多年不见,我和阿峰都很激动,我们坐在客厅你一言我一语地聊天。  闲聊中,阿峰对我说:“还记得吗?当年我为你介绍了好几个女朋友呢。”这句话被我老婆听到了,她快速从厨房走到客厅,追问阿峰:“你介绍的女朋友是谁?漂亮吗?”  阿峰见她面露醋意,连忙说道:“不漂亮,不漂亮,比你还难看。”暗 号  有位大爷去银行取钱,保安走过来说道:“大爷,按号。”大爷问:“
期刊
◆名作悦读  《高山上的小邮局》是由西班牙女作家安赫莱斯·多尼亚特创作的一部疗愈小说。故事讲述的是:在西班牙一个小村庄中,一个历史久远的小邮局因为业务不饱和即将被首都的总局撤销,镇上仅存的女邮递员也将调离这里。为了拯救这间小邮局,小镇上的居民们自发举办了一场“向陌生人传递信件”的活动,此举大获成功,还抚慰了无数受伤的心灵。这本书关注的是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手写书信的价值。本期节选的内容,讲述的是路易莎
期刊
最近,我愛上了化妆。每天出门之前,我都要花上半个小时来化妆。  昨天,我涂了一款金色的眼影,又美美地打了腮红。正要出门,看到老公正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就问:“老公,你觉得我今天这个妆怎样?”  老公很认真地看了一会儿,说:“老婆,我觉得你手上再拿一样东西效果会更好。”我好奇地问:“还拿什么东西?”  老公并不搭话,径直走向儿子的玩具箱,从里面拿出塑料金箍棒,说道:“给,拿好你的兵器。”
期刊
动物学校开课,大象迟到了。  老师生气地说:“你怎么到现在才来?干脆别来算了。”  大象說:“‘真象’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期刊
导语: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要求是写一篇读后感或者观后感。  重点强调:读后感(观后感)一定以“感”为主,以“读”(观)为辅。首先体现在篇幅上。  一点建议:找“感点”不贪大,不求全,不要企图对整部作品尤其是大部头作品作整体评价,你很难把握,很难说透,写出的文章也就很难出彩,很难写出个性。  “感点”一定是你感触比较深刻的某一点。这个“感点”可以是你欣赏的,赞同的,给你启发的。这种情况下
期刊
很多个关口,我们总得有一个选择,向前一步,或退后一步,瞬间就得决定,这瞬间的抉择却往往干系甚大。  那是一个美丽的黄昏,我做完值日,准备将教室里降温用的冰块拿到洗手间处理。我哼着小曲儿,想着今天得了满分的试卷,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  洗手间里人好多,几乎所有的班级都在换冰水。我端着脸盆,小心翼翼地穿过散发着汗味的人群,好不容易挤到了水槽边。突然,不知谁推了我一下,我脚一滑,右手连忙抓住水槽的边儿,
期刊
原文  京师得家书①  [明] 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②,只道早还乡。  注释  ①京师:国都,这里指南京。  ②别:另外的。  阐发  收到一封信,一封从老家寄到都城的信。  不知对于今天有网络相伴的人而言,这样的信是否还能让他心中泛起惊喜的涟漪,对于交通不便、信息传递艰难的古人而言,这样一封来自家乡的信件应该会让他内心腾起激动的波浪吧?  这封沉淀着家乡温情的书信此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