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来源 :临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mmuno-relatedhemocytopenia,IRH)是近十余年从骨髓衰竭性疾病中分离出的一类新的疾病体系.其发病机制是由于某种未知病原刺激后,主要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状细胞亚群出现异常,引起下游T淋巴细胞调控失衡,导致B淋巴细胞数量、亚群、功能异常,进而产生仅针对骨髓造血细胞的自身抗体,通过介导巨噬细胞吞噬、激活补体原位溶血或封闭造血细胞膜上的功能蛋白,抑制造血细胞增殖分化而导致骨髓衰竭或无效造血[1-10].临床上,IRH常被误诊为不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且疗效欠佳,迁延不愈.因此,正确诊断IRH,将其与其他骨髓衰竭性疾病鉴别开是临床上提高疗效的前提.以往IRH的诊断主要依靠骨髓库姆试验(BMMNC-Coombs试验)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骨髓造血细胞膜自身抗体,近几年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IRH的诊断亦不断进展,现阐述如下.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愈恶性血液病的关键手段之一.移植后并发症如复发、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11—2018-11确诊的住院感染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恶性血液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但供者选择、预处理强度、移植相关并发症如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复发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