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阈下的隐喻说服功能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k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隐喻的建构与解读,提出语境、处理努力和接收信息的处理方式是影响隐喻说服功能的因素。其中语境包括文化背景、科学知识、常识及其他信息。当听话者拥有足够语境时,会为达到最佳关联而付出最大处理努力,此时话语说服力达到最佳。同时,隐喻是否能引起听话者共鸣也会影响对隐喻信息的处理方式,从而进一步影响隐喻说服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 隐喻;说服功能;因素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北京服装学院教改项目“艺术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G-1817)
  [作者简介] 薛凤敏(1970—),女,河北沧州人,硕士,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6-0313-02    [收稿日期] 2019-10-31
   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隐喻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文体中。在广告、商务谈判、政治演讲等文体中,隐喻的核心作用是说服功能。恰当地运用隐喻可以使语篇对受众更具吸引力,产生更强的说服力。
  一、隐喻的认知本质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由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组成,目标域指被描述的概念或现象,抽象晦涩,为人们所不熟悉;始源域指用以传达目标域意义的其他概念或现象,生动形象,为人们所熟悉。隐喻就是用始源域的概念帮助人们去理解抽象无形的目标域概念,从而使人们对一些事物的认知更加具体、生动。
  隐喻的本质是以语言为表征的认知现象。听者或读者在解读隐喻时,需要通过熟悉的概念去理解不熟悉的概念。无论从隐喻建构的角度还是从隐喻解读的角度,隐喻的本质都是一种转变了的思维和认知方式。
  二、关联理论与交际认知过程
  关联理论认为,只有话语取得足够语境效果引起听者注意,而且不使听者付出不必要的心理努力时,话语解释才是最佳关联[1]。语境效果指认知语境的更改,由新信息与现有语境假设发生互动后产生。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另外,语境效果的产生需要付出一定的心理努力,即处理努力。处理努力与关联性成反比,为达到语境效果所需处理努力越大,话语的关联性越差。处理努力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构建恰当语境的记忆努力与想象努力;二是话语本身的心理复杂性,话语越复杂,所需处理努力越大。最佳关联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可产生以下两种结果:①可接受的解释是唯一可接受的解释,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付出的处理努力最小的情况下达到最大的认知效果,因而这一解释是听者最可接受的解释;②付出额外处理努力意味着产生额外效果,当听者付出额外处理努力时,话语对其产生额外影响,因此可以产生比字面表达更大的效果[2]。
  三、隐喻实现说服功能的影响因素
  (一)语境
  在语句意義与话语解释之间往往存在着差异。这是因为对话语的理解不仅仅是对语言的解码,语境在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语境不仅指上下文、话语发生的环境,更指一系列用以对话语进行解释的一系列假设,包括文化背景、科学知识、常识以及听者在话语解读中所能使用的一些其他信息。对话语的解释本质上就是以语境线索和新信息为基础进行的推理。
  根据关联理论,听者通过语言本身和语境线索理解隐喻,并创造出新的概念。这一概念比该词的字面意义具有更深更广的含义。语境是隐喻解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解读隐喻时,听者首先根据知识、能力、环境等对语境做出判断,再根据语境对语言本身进行推理,寻找最佳关联,从而完成对隐喻的正确解读。
  (二)处理努力
  隐喻的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从话语发出者发出隐喻表达,听话者需要根据语境线索激活根隐喻,而这个根隐喻会激活听者的图式知识,随后听话者再根据图式知识理解始源域的概念,把对始源域概念的理解映射到目标域,最终做到对隐喻表达的理解。
  在隐喻解读过程中,解读者首先希望付出最小的努力得到最佳关联的解释,但是发现该解释与语境不符,于是激活根隐喻,把始源域的概念映射到目标域,付出了额外处理努力后,才得到对隐喻的正确解读。额外处理努力意味着额外影响,因此,隐喻表达与普通表达相比产生了更强的说服效果。
  如前所述,从听话者角度来看,如果话语使听话者付出心理努力越少,话语对听话者产生影响越大;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话语使听话者付出了较大心理努力,那么话语对听话者的影响也会增大,话语的说服力度增强。但根据关联理论,听话者倾向于以最小的心理努力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这是人类的认知本能。尽管听话者有时愿以较大的心理努力换取较大的认知效果,这个心理努力有一定的临界值,超越此临界值,听话者对话语的关注度则会降低,话语对听话者的影响也相应降低。
  对处理努力产生影响的两个因素包括记忆努力和想象力努力以及话语心理复杂度。这里记忆努力和想象力努力的基础在于听话者的文化背景、科学知识、常识及各种信息等语境,这些语境假设对记忆努力和想象力努力产生制约作用,随即影响到听话者的处理努力。同时,这些语境假设与话语心理复杂度成反比,当语境假设强时,话语心理复杂度降低,即话语可接受性增强;当语境假设弱时,话语心理复杂度加大,即话语可接受性降低。因此,当听话者所拥有的文化背景、科学知识、常识及各种信息足够大,符合为达到最佳关联而付出的处理努力时,处理努力最大,从而产生最大效果;反之,当这些信息不足以满足为达到最佳关联而付出的处理努力,处理努力减弱,听话者兴趣降低,话语效果也随之降低。
  (三)接收信息处理方式
  许多研究者认为隐喻可以激发想象力,使语篇更生动,从而引发积极关注,提升兴趣,使信息接收者对交际语篇进行系统加工。但隐喻的使用可以提高也可以降低交际兴趣,这取决于隐喻内容与个人兴趣爱好的共鸣程度。如果隐喻所包含的意像能引起信息接收者的兴趣,就会激发系统加工过程,则论点效果会加强;如果意像无法引起信息接收者的兴趣,则会降低系统加工的动机,无法引发系统加工,则论点效果会减弱。
  动机共鸣程度也可影响信息接收者对所接收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即处理努力,而对信息的处理努力会直接影响信息的说服力。所以语篇中隐喻的使用固然可以提升人们的兴趣,激发听话者对交际话语的处理努力,提升说服力;但只有当隐喻与听者的兴趣、爱好产生共鸣时,隐喻才能激发人们对所接收信息的系统加工,付出必要的处理努力,寻找最佳关联性,加强对所使用隐喻的信息解读,使隐喻产生更强的说服效果。反之,当隐喻与听者的兴趣爱好不相符时,隐喻不会使听者产生动机共鸣,不能使听者对所接收信息进行系统加工,隐喻的使用降低听话者的交际兴趣,则隐喻的说服效果减弱。
  四、结束语
  总之,在隐喻解读过程中,解读者需要付出额外的处理努力,因此隐喻可以对解读者产生额外影响,提高说服力。处理努力的付出也会受到听话者所处语境的影响。当听话者拥有足够语境时,会付出额外的处理努力,达到最佳关联,使隐喻实现最佳说服效果。而且只有当隐喻与解读者兴趣爱好相符时,解读者才会启动对隐喻的深层次加工,使隐喻的说服作用加强;反之,隐喻的说服作用则会减弱。
  隐喻构建者在构建隐喻时,会受到自身知识、语境、心理图式的制约。由于隐喻解读过程的认知本质以及隐喻的解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为实现隐喻的说服功能,隐喻构建者也应考虑解读者的知识、语境和心理图式,使隐喻符合解读者的兴趣爱好,才能成功地构建隐喻,发挥隐喻的说服作用。
  参考文献
  [1]Sperber,D.& Wilson,D.Postface to the Second Edition of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Orford:Blackwell.1995.
  [2]Wilson,D..Parallel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Metaphor in Relevance Theory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C].Paper Presented at the 11th Conference of the Pragmatics Society of Japan.2010.
其他文献
高脂血症是以血浆脂质浓度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长期血脂异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血脂异常的发生呈逐渐
目的比较开腹和腹腔镜胃癌根治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指标的差异,进一步探讨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胃恶性肿瘤行手术治疗的183
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是检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创造性使用教材,多角度优化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有“兴致”说话,有“能力”说话;让学生会“
目的观察D-葡萄糖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及其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15、30、60 mmol/L D-葡萄糖(观察组)及等体积培养液(对照组)作用于人脐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朝鲜族居民依托开放的政治经济政策,开始了以劳务输出为主要形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尤其是他们凭借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族源关系以及语言优势打开了对韩劳务
目的:对异功散合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耳穴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脾虚肝旺证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120例入院接受治疗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
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在产业融合研究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游戏及其特征,并对网络游戏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性进行解构,最后探讨了两个产业互动融合的几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商标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已成为众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例如:心理学、市场学、广告学、文化学、美学和语言学。语言学领域对商标名的研究通常采用描写
航班波因其可以提高旅客的中转效率,减少旅客的中转等待时间,让机场的软硬件资源及空域得到充分的利用并减少延误,成为了当今世界大型枢纽机场运营管理方法的研究热点。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