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江苏省泰州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香樟对白杨说:“你的叶子到冬天时就落光了,光秃秃的树枝真难看,哪像我,终年翠绿,枝繁叶茂,美丽无比。”白杨说:“是的,我不如你。春天来了,我绽绿;冬天来了,我凋零。就这么平常而简单。”不久,一场大雪降临了,香樟身上满是翠绿的叶子,雪堆积在上面,最后由于重量太大把树枝压断了。白杨由于叶子已经落尽了,全身枝桠伸展,安然无恙,轻松自如。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香樟、白杨以及香樟和白杨的关系。
从香樟的角度来看:香樟“终年翠绿,枝繁叶茂,美丽无比”,因为“身上满是翠绿的叶子”,在大雪降临之后,被压断了树枝。可见,外表美丽却不能适应环境是香樟树枝被压断的原因。据此,可以有如下角度的立意:
1.外表的美丽不一定适应环境,有时是一种负担,而且往往会为生存带来麻烦或灾难。
2.香樟在白杨面前炫耀自己的美丽是没有必要的,不如放下你美丽、虚荣的外表,或者是不实的身份和地位。
3.踏踏实实地去体会真实简单的生活,学会适应。
从白杨的角度来看:当香樟讥嘲白杨“叶子到冬天时就落光了,光秃秃的树枝真难看”时,白杨的回答有一句非常关键“就这么平常而简单”。这个回答中的关键词“简单”体现的是一种心态,而大雪之后“白杨由于叶子已经落尽了,全身枝桠伸展,安然无恙,轻松自如”则是最后的结果。据此,可以立意:平平常常活得自由自在;崇尚简单的生存哲学;无用之用。
根据两者的不同表现导致的不同结果进行综合考虑:可以由关系型话题入手,从长处与短处,有用与无用,美观与适用等角度立意。
[作文示例]
崇尚简单
清代著名学者刘大椹在其作品《论文偶记》中曾说:文贵简。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
细细思索,大凡至善至美,皆简单。土地质朴无华,能养育万物;真水无色无香,能孕育生命。一部《周易》,玄而又玄,变幻无穷,离不开阴阳二卦;《老子》被誉为哲学的哲学,只有五千言。
正如圣雄甘地所言,简单是宇宙的精髓。
于白杨者,春天绽绿,冬天凋零。春天没有压迫,白杨无须摒弃复杂之物,绿叶勾勒出她美妙的身姿;冬天有大雪造访,若还留着叶子,如烦琐之物一同加身,便也会落得如香樟一般的下场。
枝繁叶茂固然极佳,却也无绝对。冬天,大雪会压落你的枝头,如此,枝繁叶茂却也失去了自己的优点,沦为不简单的附庸。
简单的真谛绝不只是外在束缚的祛除,更重要的一种心态。即使身体已然简单,但心不简单,仍为凡物所缚,却也不会达到生活的尽境。
外在的简单可以使我们舍弃繁杂,放身心于轻松之境。
孟浩然虽隐居终南山,似乎过上了一番简单的生活,但他的心却不简单。纵使获得暂时的轻松,却仍然掩饰不了他融入俗世,追逐自己官场之梦的意图。于他者,只不过获得了一时的放松,然而简单的真谛没有领略,又怎可能享受到生活简单的真正乐趣?
心的简单方为至境。
林逋厌倦污浊官场,追寻心境简单,终是舍弃了尘缘,梅妻鹤子,飘然不群,于西湖隐居倒也寻得了一方净土。
陶渊明误入尘网,终是抵抗不了心底的声声“归去来兮”。于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寻到了心境简单之处。
反观当今这个物质极其丰富的时代,人们或多或少地被物欲吸引,抛弃了简单的生活。
郭美美公开炫富,郭敬明宣扬物质文化,陈光标高调捐款,这些纵然有主观因素的介入,不也暴露出时代的悲哀吗?
何不力行简单,洁身养性,清心明志,寻生活之至境?
[点评]
本文扣题展开,由刘大樾的话引出“简”,然后举例论证“大凡至善至美,皆简单”;接着迅速切人材料核心内容,紧扣材料分析白杨的简单、香樟的繁杂;深入一步以林逋、陶渊明为例论证“心的简单方为至境”;最后结合当今社会现状进行对比论证,从而提出期望“何不力行简单,洁身养性,清心明志,寻生活之尽境”。全文思路清晰,开合自如,结尾水到渠成,干净有力。
左手放开,右手存在
温世仁说:“拿起是实力,放下是智慧。”但可知,放下的智慧不仅在于洒脱,更在于另一种方式的拿起与存在。
香樟放不下美丽无比的翠绿,便拿不起来年的枝繁叶茂;白杨放得开,所以来年它拿起了存在。
放开需要勇气,而存在那是永恒。那一天,听见她诵经的仓央嘉措;那一月,转动所有转经筒只为触摸她指尖的仓央嘉措;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却不求觐见只为贴着她温暖的仓央嘉措。放开了无上尊荣,只为一个心中的女子。于不信佛之人而言,这只是尘;而于信佛之人,这不仅仅是尘。所以,他被押往天朝请求判罪。于途中,于青海,他去了。仓央嘉措——梵音海,那个一世都在转山转水转佛塔的仓央嘉措,放开了无上尊荣,却在他的梵音海,得到存在,修饰词是永恒。
反观纳兰性德,相门翩翩公子,江湖落落狂生,清初第一才子,千古伤心词人。众多美誉集于一身,却因放不开前妻卢氏,在31岁郁郁而终。如同香樟一般,放不下美丽无比的情,亦存不住来年枝繁叶茂的枝。
有时,放开的是一时的虚荣,而存在的是无上的尊严。且如克里斯蒂安·贝尔,放下了童星时大红大紫的虚荣,认真刻苦,最终斩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且如钓鱼岛争端,面对日本的屡屡挑衅,国人的慷慨激昂,决策者依旧客观冷静,没有头脑发热“操起家伙干”,而是考虑周到,未口出狂言,却据理力争,步步紧逼。
反观如今一些贪官,因放不开一时的金钱虚荣,而被绳之以法,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既早知“笙歌散尽游人去”方“始知春空”,何不早“垂下帘枕”,待“双燕归来细雨中”?
硝烟飘到了遥远的尽头,战场已被风沙掩埋。呐喊在空寂里沉默,古剑在残风中腐锈。而有些人却一直被铭记,印刻在明天不定的青史里,即使被尘世遗忘,也闪烁着永恒。只因他们放开,所以存在。如风神俊秀的谢安,运筹帷幄的张良,紧握汉节的苏武,鱼肠剑挺的曹沫,漆身吞炭的豫让,图穷匕见的荆轲……他们被青史铭记。他们虽放开了一时的优渥,却收获了存在,修饰词依旧是永恒……
左手放开,放开虚荣、金钱,甚至生命。
右手存在,存在永恒、不朽,甚至风华。
左手放开,右手存在。
[点评]
本文文题较有诗意。文章由温世仁的话引出“放下”,然后紧扣材料分析香樟的放不下与白杨的放下,接着举出仓央嘉措与纳兰性德两位才子,进行正反对比论证,论述了“放开需要勇气”;接着再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论证“放开的是一时的虚荣,而存在的是无上的尊严”;最后以一系列被青史铭记的人物为例论述他们的放开。文末以诗化的语言作结,点题且富有韵味。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香樟对白杨说:“你的叶子到冬天时就落光了,光秃秃的树枝真难看,哪像我,终年翠绿,枝繁叶茂,美丽无比。”白杨说:“是的,我不如你。春天来了,我绽绿;冬天来了,我凋零。就这么平常而简单。”不久,一场大雪降临了,香樟身上满是翠绿的叶子,雪堆积在上面,最后由于重量太大把树枝压断了。白杨由于叶子已经落尽了,全身枝桠伸展,安然无恙,轻松自如。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香樟、白杨以及香樟和白杨的关系。
从香樟的角度来看:香樟“终年翠绿,枝繁叶茂,美丽无比”,因为“身上满是翠绿的叶子”,在大雪降临之后,被压断了树枝。可见,外表美丽却不能适应环境是香樟树枝被压断的原因。据此,可以有如下角度的立意:
1.外表的美丽不一定适应环境,有时是一种负担,而且往往会为生存带来麻烦或灾难。
2.香樟在白杨面前炫耀自己的美丽是没有必要的,不如放下你美丽、虚荣的外表,或者是不实的身份和地位。
3.踏踏实实地去体会真实简单的生活,学会适应。
从白杨的角度来看:当香樟讥嘲白杨“叶子到冬天时就落光了,光秃秃的树枝真难看”时,白杨的回答有一句非常关键“就这么平常而简单”。这个回答中的关键词“简单”体现的是一种心态,而大雪之后“白杨由于叶子已经落尽了,全身枝桠伸展,安然无恙,轻松自如”则是最后的结果。据此,可以立意:平平常常活得自由自在;崇尚简单的生存哲学;无用之用。
根据两者的不同表现导致的不同结果进行综合考虑:可以由关系型话题入手,从长处与短处,有用与无用,美观与适用等角度立意。
[作文示例]
崇尚简单
清代著名学者刘大椹在其作品《论文偶记》中曾说:文贵简。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
细细思索,大凡至善至美,皆简单。土地质朴无华,能养育万物;真水无色无香,能孕育生命。一部《周易》,玄而又玄,变幻无穷,离不开阴阳二卦;《老子》被誉为哲学的哲学,只有五千言。
正如圣雄甘地所言,简单是宇宙的精髓。
于白杨者,春天绽绿,冬天凋零。春天没有压迫,白杨无须摒弃复杂之物,绿叶勾勒出她美妙的身姿;冬天有大雪造访,若还留着叶子,如烦琐之物一同加身,便也会落得如香樟一般的下场。
枝繁叶茂固然极佳,却也无绝对。冬天,大雪会压落你的枝头,如此,枝繁叶茂却也失去了自己的优点,沦为不简单的附庸。
简单的真谛绝不只是外在束缚的祛除,更重要的一种心态。即使身体已然简单,但心不简单,仍为凡物所缚,却也不会达到生活的尽境。
外在的简单可以使我们舍弃繁杂,放身心于轻松之境。
孟浩然虽隐居终南山,似乎过上了一番简单的生活,但他的心却不简单。纵使获得暂时的轻松,却仍然掩饰不了他融入俗世,追逐自己官场之梦的意图。于他者,只不过获得了一时的放松,然而简单的真谛没有领略,又怎可能享受到生活简单的真正乐趣?
心的简单方为至境。
林逋厌倦污浊官场,追寻心境简单,终是舍弃了尘缘,梅妻鹤子,飘然不群,于西湖隐居倒也寻得了一方净土。
陶渊明误入尘网,终是抵抗不了心底的声声“归去来兮”。于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寻到了心境简单之处。
反观当今这个物质极其丰富的时代,人们或多或少地被物欲吸引,抛弃了简单的生活。
郭美美公开炫富,郭敬明宣扬物质文化,陈光标高调捐款,这些纵然有主观因素的介入,不也暴露出时代的悲哀吗?
何不力行简单,洁身养性,清心明志,寻生活之至境?
[点评]
本文扣题展开,由刘大樾的话引出“简”,然后举例论证“大凡至善至美,皆简单”;接着迅速切人材料核心内容,紧扣材料分析白杨的简单、香樟的繁杂;深入一步以林逋、陶渊明为例论证“心的简单方为至境”;最后结合当今社会现状进行对比论证,从而提出期望“何不力行简单,洁身养性,清心明志,寻生活之尽境”。全文思路清晰,开合自如,结尾水到渠成,干净有力。
左手放开,右手存在
温世仁说:“拿起是实力,放下是智慧。”但可知,放下的智慧不仅在于洒脱,更在于另一种方式的拿起与存在。
香樟放不下美丽无比的翠绿,便拿不起来年的枝繁叶茂;白杨放得开,所以来年它拿起了存在。
放开需要勇气,而存在那是永恒。那一天,听见她诵经的仓央嘉措;那一月,转动所有转经筒只为触摸她指尖的仓央嘉措;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却不求觐见只为贴着她温暖的仓央嘉措。放开了无上尊荣,只为一个心中的女子。于不信佛之人而言,这只是尘;而于信佛之人,这不仅仅是尘。所以,他被押往天朝请求判罪。于途中,于青海,他去了。仓央嘉措——梵音海,那个一世都在转山转水转佛塔的仓央嘉措,放开了无上尊荣,却在他的梵音海,得到存在,修饰词是永恒。
反观纳兰性德,相门翩翩公子,江湖落落狂生,清初第一才子,千古伤心词人。众多美誉集于一身,却因放不开前妻卢氏,在31岁郁郁而终。如同香樟一般,放不下美丽无比的情,亦存不住来年枝繁叶茂的枝。
有时,放开的是一时的虚荣,而存在的是无上的尊严。且如克里斯蒂安·贝尔,放下了童星时大红大紫的虚荣,认真刻苦,最终斩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且如钓鱼岛争端,面对日本的屡屡挑衅,国人的慷慨激昂,决策者依旧客观冷静,没有头脑发热“操起家伙干”,而是考虑周到,未口出狂言,却据理力争,步步紧逼。
反观如今一些贪官,因放不开一时的金钱虚荣,而被绳之以法,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既早知“笙歌散尽游人去”方“始知春空”,何不早“垂下帘枕”,待“双燕归来细雨中”?
硝烟飘到了遥远的尽头,战场已被风沙掩埋。呐喊在空寂里沉默,古剑在残风中腐锈。而有些人却一直被铭记,印刻在明天不定的青史里,即使被尘世遗忘,也闪烁着永恒。只因他们放开,所以存在。如风神俊秀的谢安,运筹帷幄的张良,紧握汉节的苏武,鱼肠剑挺的曹沫,漆身吞炭的豫让,图穷匕见的荆轲……他们被青史铭记。他们虽放开了一时的优渥,却收获了存在,修饰词依旧是永恒……
左手放开,放开虚荣、金钱,甚至生命。
右手存在,存在永恒、不朽,甚至风华。
左手放开,右手存在。
[点评]
本文文题较有诗意。文章由温世仁的话引出“放下”,然后紧扣材料分析香樟的放不下与白杨的放下,接着举出仓央嘉措与纳兰性德两位才子,进行正反对比论证,论述了“放开需要勇气”;接着再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论证“放开的是一时的虚荣,而存在的是无上的尊严”;最后以一系列被青史铭记的人物为例论述他们的放开。文末以诗化的语言作结,点题且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