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的质量关系着语文教学质量,关系着以语言文字为基础工具的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识字教学 写字教学 策略 兴趣 方法 生活
识字难,识字写字教学更难。教师上公开课一般不会选择识字写字课,甚至上阅读课都避开生字不讲,觉得乏味、单调,以至于影响教学的流畅。但是识字写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的质量关系着语文教学质量,关系着以语言文字为基础工具的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师的必修课,教好识字写字课是低年级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一、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所谓“认写分开”,简单地说,就是将识字教学与写字教学分离。表现在教材上将生字分为两类:一类是会写字,一类是会认字。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1年级~2年级)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好处:
1、“认写分开”,可以避免字字要求“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我们平常所说的“识字负担重”,关键并不是重在“识”上,而是重在“写”上。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手部小肌肉发育不完善,写字既缓慢又吃力,如果过度写字对他们的正常发育很不利。而相对来说,只识不写就要轻松一些。
2、“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3、“少写”,对教材编者来说,便于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编排写字教材;对教师来说,便于循序渐进地进行写字指导,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
我们作为教者,一定要依据课标,准确把握两种识字要求。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要求学会的字,以往强调“四会”,现在调整为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教学中再也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抄、背词语注释,测试时也不要考词语解释。
二、兴趣是入门学习的向导
只有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来了,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六七岁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明确指出“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如果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总能激发出学生的热情,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融入识字教学过程中。
三、探求最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
识字写字教学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识字写字教学就是要学生来主动探求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在识字教学中,如果让学生被动、机械地记,学生很快就会厌倦。教师只有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本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主动认字,体会成功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让单纯的兴趣变成学生的一种心理满足,形成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在识字教学中,除了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外,还可以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方法。根据第一学段学生的特点,向大家推荐几种识字教学方法:
1、插图识字。我们的教材配有大量的插图。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帮助学生识字。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加上教师的引导,自然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识字。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游戏往往是重要的环节。识字教学中一定要用心设计游戏活动。可以把整堂课设计成一个游戏活动,也可以在一堂课中设计一个或几个游戏环节。
3、猜谜识字。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根据这一特点,如果把生字变成谜语可以帮助学生在猜谜中识字。学生在猜出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认识了汉字、锻炼了思维,又理解了字义,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识字,感受到识字的乐趣,还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训练学生的思维。我们可根据字形结构特点直观、形象地编字谜,也可根据字形结构特点展开联想编字谜。
四、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汉字来源于生活,汉字教学理应回归生活。教师应努力把识字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使生活中的任何一个情境都成为识字的机会和可能,向学生传递一个理念——汉字无处不在。一方面,课文中已经认过的字,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平时留心身边的亲人、同学、朋友的姓名,观察身边环境的招牌、广告、物品包装等,即时即景地再认识,增强生字的巩固率。而另一方面,提倡学生自主认学新字,让他们成为一个“发现者”,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认识汉字。学生的提前识字,课堂教学的识字教学就成了再次复现,降低了识字的难度,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丰富多彩的社会环境为学生学习祖国文字提供了广阔的课堂,无处不显示着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识字教学,不能囿于教室、校园,应该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到精彩的外面世界中,让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让学生们只要见到汉字,就主动去识记,使识字成为无负担的徜徉。
关键词:识字教学 写字教学 策略 兴趣 方法 生活
识字难,识字写字教学更难。教师上公开课一般不会选择识字写字课,甚至上阅读课都避开生字不讲,觉得乏味、单调,以至于影响教学的流畅。但是识字写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的质量关系着语文教学质量,关系着以语言文字为基础工具的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师的必修课,教好识字写字课是低年级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一、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所谓“认写分开”,简单地说,就是将识字教学与写字教学分离。表现在教材上将生字分为两类:一类是会写字,一类是会认字。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1年级~2年级)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好处:
1、“认写分开”,可以避免字字要求“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我们平常所说的“识字负担重”,关键并不是重在“识”上,而是重在“写”上。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手部小肌肉发育不完善,写字既缓慢又吃力,如果过度写字对他们的正常发育很不利。而相对来说,只识不写就要轻松一些。
2、“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3、“少写”,对教材编者来说,便于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编排写字教材;对教师来说,便于循序渐进地进行写字指导,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
我们作为教者,一定要依据课标,准确把握两种识字要求。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要求学会的字,以往强调“四会”,现在调整为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教学中再也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抄、背词语注释,测试时也不要考词语解释。
二、兴趣是入门学习的向导
只有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来了,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六七岁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明确指出“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如果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总能激发出学生的热情,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融入识字教学过程中。
三、探求最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
识字写字教学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识字写字教学就是要学生来主动探求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在识字教学中,如果让学生被动、机械地记,学生很快就会厌倦。教师只有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本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主动认字,体会成功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让单纯的兴趣变成学生的一种心理满足,形成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在识字教学中,除了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外,还可以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方法。根据第一学段学生的特点,向大家推荐几种识字教学方法:
1、插图识字。我们的教材配有大量的插图。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帮助学生识字。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加上教师的引导,自然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识字。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游戏往往是重要的环节。识字教学中一定要用心设计游戏活动。可以把整堂课设计成一个游戏活动,也可以在一堂课中设计一个或几个游戏环节。
3、猜谜识字。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根据这一特点,如果把生字变成谜语可以帮助学生在猜谜中识字。学生在猜出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认识了汉字、锻炼了思维,又理解了字义,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识字,感受到识字的乐趣,还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训练学生的思维。我们可根据字形结构特点直观、形象地编字谜,也可根据字形结构特点展开联想编字谜。
四、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汉字来源于生活,汉字教学理应回归生活。教师应努力把识字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使生活中的任何一个情境都成为识字的机会和可能,向学生传递一个理念——汉字无处不在。一方面,课文中已经认过的字,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平时留心身边的亲人、同学、朋友的姓名,观察身边环境的招牌、广告、物品包装等,即时即景地再认识,增强生字的巩固率。而另一方面,提倡学生自主认学新字,让他们成为一个“发现者”,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认识汉字。学生的提前识字,课堂教学的识字教学就成了再次复现,降低了识字的难度,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丰富多彩的社会环境为学生学习祖国文字提供了广阔的课堂,无处不显示着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识字教学,不能囿于教室、校园,应该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到精彩的外面世界中,让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让学生们只要见到汉字,就主动去识记,使识字成为无负担的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