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生长

来源 :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k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徜徉在丝丝春雨中,感恩大自然赋予生命的活力,更享受万物的生长。我就是万物中一株普通的小树,扎根土壤,沐浴朝晖,吸吮雨露,舒展枝叶,静谧生长。
  温情:生长的土壤
  小学三年级暑假开学,政策规定,原在乡镇中心小学就读的学生必须回到所属村小上学。所以,我不得不冒雨从中心小学辗转到村小——新集乡官店小学。班主任是年近四十的郭文珍老师。虽然报到那天我迟到了,可郭老师并没有声色俱厉地批评,而是先将我斜背的小黄书包轻轻地拿下来,擦去额角的雨水,嗔怪道:“下这么大雨,怎么不拿雨具啊?下次不要忘记啦!”我没作声,只是微微地给她鞠了一躬。这一举动似乎为她提供了更多的话语资源:“中心小学的学生就是懂规矩,下雨了,还不忘来学校。接受老师的教育,不忘给老师行礼,大家要向他学习。”然后,郭老师又让我大声地把名字告诉大家,并写在黑板上。其实,我压根儿就不是一个守规矩的学生,在原来那所小学,还因为太调皮,常常受到老师的责骂,甚至考试不及格。可就在那一刻,我感到大家都在仰视我,我觉得我是一个最幸福的人。诚然,我也特别喜欢这位和蔼的老师。
  郭老师不但任我们的班主任,还教我们语文。
  有一次上语文课,学习《八角楼上》这篇课文,她提出一个问题:学习课文,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毛主席的品质?大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的同桌小声嘀咕了一个词:艰苦,我恍然大悟,马上想到“朴素”这个词,于是,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说出了答案,郭老师一听,嘴角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用惊异的目光看着我,夸奖道:“不简单就是不简单,大家把掌声献给他。”随之,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让我热血沸腾,这掌声让我充满对老师无限的感激,这掌声也激起我浓郁的求知欲望。
  在以后的日子里,郭老师选我当班长、大队长,让我做升旗手,“六一”儿童节还多次带我到政府礼堂领奖。自然地,我的学习成绩也在不断地进步,还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竞赛……
  一株小树唯有扎根于肥沃的土壤,沐浴充足的阳光,才能茁壮成长。学生的生长与之相似。老师的温情就是供给学生生长的土壤,老师的温情就是学生心灵深处的那抹暖阳。我决心以后也要做一名像郭老师这样饱含温情的好老师!
  坚持:生长的路径
  1995年8月,我毕业于运河师范学校,怀着教育的憧憬,我这株小树苗毅然回到了家乡——新集中心小学,我渴望在这所偏僻的乡镇小学,得到更多的磨砺后更坚毅地成长。
  那时,学校根本没有像现在这样的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氛围,我就自费订阅《江苏教育》《小学语文研究》等杂志,品读名家案例,摘抄理论经典,选择好的设计“搬”进课堂,我的“嫁接”实践并没有吸引学生。于是,我主动向任焱、魏星、朱旭光等名师请教,经常骑车几十里来到他们学校,钻进他们的教室听课。
  坐在他们的教室,我猛然发现,难怪孩子们学得那么起劲,原来他们的课堂魅力无限啊:语言生动,极富亲和力;体态丰富,极具感染力;形式多样,极具吸引力。我无数次地陶醉其中,心中不由升腾起一个念头——我也要成为这样激情洋溢的语文老师!
  晚上,我就在家里背第二天上课的教案,对着镜子练,模仿他们的语气语调、手势姿态,练到自然才罢休。由于我对课堂的熟练驾驭,令学生们小眼发亮,小脸通红,小手直举,小口常开。有了信心,我更舍得在备课上花时间了。白天忙于上课、批作业、辅导,晚上细读教材,熟背课文,精心预设,静心思考,潜心构思,不落俗套。渐渐地,学生越来越喜欢我了,也越来越喜欢上语文课了。所以,我的语文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前茅,个人被评为“徐州市优秀班主任”。
  1999年11月,我被推荐参加邳州市优质课评选,经过说课、教学设计、上课等环节的角逐,最后荣获二等奖,该教学设计荣获徐州市教研室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
  这一年,23岁的我被任命为新集中心小学副校长。
  我这株长在乡村田野里的小树,尽情地享受四面八方的营养,在旷达的环境中静静地拔节生长。苦,并快乐着!
  2002年7月,我考入运师附小。附小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在这里有英明领导的鼎力支持,有名优教师的理念引领,有志同道合的同伴互助。于是,我感觉自己的人生又掀开了新的篇章。我读书,丰厚自己的学识素养;我思考,积极撰写教学感悟;我实践,打磨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与任焱老师一道编写《素质教育理念感召下的语文质量测试》,进行《师生与文本有效对话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为了锤炼课堂教学,我经常主动申请执教公开课,最多时一个学期上了近10节,课后认真聆听老师们点评,自觉复盘课堂,记得失,谋新路。还经常邀请高夫亮、李修玉、李希冀等老师进班听课“会诊”。晚上,细读《我的小学语文观》《教海漫记》《爱弥儿》等教育名著,品析《红楼梦》《三国演义》《史记》等文史著作。还找来许多特级教师的经验文章和课堂实录,仔细研究每个特级教师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读于永正,学习他的“五重教学法”;读薛法根,了解他的组块教学;读孙双金,领会他的“情智语文”;读窦桂梅,感受她的主题教学……读他们的教学实录时,细细揣摩他们在设计中所折射的理念,并能将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付诸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在我的备课本下,总压着一本写得龙飞凤舞、甚至只有我自己可以看得懂的“随堂草稿”,那是我和学生智慧对话的真实拷贝;在我的“我行我思”的文件夹里,有着许多不曾写完,或许永远也写不完的教学随笔,那是我教学反思的只言片语。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我的语文课堂逐渐形成了“简约、灵动、扎实、深刻”的教学风格。
  六年的躬身前行,我收获了沉甸甸的教学成绩:2008—2010年,我相继荣获邳州市优质课一等奖、徐州市优质课一等奖、江苏省优质课二等奖、全国第三届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又被评为“江苏省学科优秀青年教师”“徐州市青年优秀骨干教师”,在《中国教师报》《小学德育》《小学语文研究》等国家、省级报刊上发表论文10多篇。   那几年,生长在阳光下的小树,尽情舒枝展叶。苦,亦幸福着!
  2010年8月,教育局为提升改造运河镇庄场小学,我被选调到运平路小学。我又把目光投向更广的领域——激励帮助青年教师也走上专业发展之路。因为我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深深地体会到:在人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的确是内因,但外因的影响有时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如树的生长决定于基因与自身的努力,但如果环境能提供更充分的营养与动力,小树就能生长得更蓬勃。于是,我每学期坚持至少执教一节精心准备的示范课,给青年教师策略支持。休息日,我与刘辉、刘锋等人研磨课堂,积极思辨,寻求突破;深夜里,我仔细推敲高艳、徐凤芹等老师的教学论文,指导她们厘清认识,形成观点,推荐投稿。经过三年的努力,多名青年教师获得邳州市基本功大赛、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指导数十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在陪伴青年教师成长的同时,我这株小树的枝叶愈加繁茂:执教省级公开课《普罗米修斯盗火》,得到省教研室李亮老师的高度赞赏:“课堂简而不单,教学充满灵动,体现语文本真,遵循言语习得规律……”,徐州教研室刘春老师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我还多次面向全市教学讲座,先后去燕子埠、车夫山、碾庄等地“送教”,撰写《语文备课资料使用的误区与对策》等20余篇论文在《辽宁教育》《小学教学研究》等省级刊物发表,又荣获“徐州市青年名教师”“徐州市教育改革先进工作者”“徐州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智慧:生长的源泉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曾教过一个名叫吴彻(化名)的六年级学生,他性格倔强,习惯不是很好,还经常顶撞班主任。在我接任此班时,有老师说:“这孩子简直无药可救。”几位任课教师不约而同地叮嘱我对他要盯紧,不能给他留“空子”。
  这不,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开始了。众所周知,这样的活动集中展现了一个集体的精神面貌,任何老师都不想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失面子。可就在校领导致开幕词时,吴彻竟组织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打扑克。面对此景,我若当众批评,他肯定起来顶撞,让我下不来台。所以,我先用一个眼神对他进行暗示,然后微笑着说:“收起来!”这一刻,他给足了面子,不声不响地将扑克收了起来。可是没过多久,他们又毫无顾忌地“练”了起来。这时,我悄悄地走到他的身后,看完了“精彩的一局”,故作挑战地说:“你们的牌打得很熟练,不过,在这种场合打扑克有点不合时宜,究竟能不能打,也不是我说了算,咱们可以进行一场辩论赛,正方是我,辩题是‘在集体活动中能不能做与活动无关的事’;反方是你们,也可以再增加几个人,这几天可以准备辩题内容。”他们四人看了看我,默默地收起了扑克。
  紧张而充实的运动会结束了,辩论赛如期举行,只见他们每人准备了一沓子资料,虎视眈眈地望着我,似乎胜券在握。他们几人轮番对我“攻击”,我一次次用名人故事、鲜活案例驳回了他们的观点。最终,他们理屈词穷。吴彻羞涩地走到了讲台前,说“老师,我们错了……”我并没有得寸进尺,而是微笑着抚摸他的头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也曾犯过错误,只要能决心改正错误,就是好孩子。老师会永远支持你们的。”骤然间,教室里响起了热烈、持久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这掌声也不由把我带回童年的那节语文课的温情。
  此后,我又组织所有任课老师在一起研究转化他们措施。校园中,老师与他们交谈;办公室里,老师耐心为他们辅导;集体活动时,老师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娱乐……
  像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有给“优秀生”的“锦上添花”,也有给“后进生”的“雪中送炭”。我享受孩子不同程度的生长,这样的生长也会在他们人生旅途中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孩子的茁壮生长需要深刻而智慧之爱,智慧之爱能触动灵魂,能荡起生命涟漪,促进健康和谐发展。立足儿童,服务儿童,发展儿童,幸福儿童,这是我一直恪守的教育规律!
  思想:生长的硕果
  2013年1月,我被推荐参加第二届“徐州市特级教师后备高研班”。在培训班上,近距离聆听了吴永军、高万祥、成尚荣等专家的报告。根据专家们的讲座,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我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于是,我理性地审视课堂,积极地思辨突围,终于发现,“促进学生在课堂中自然生长”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这也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发展规律。“教育即生长”。“生长”才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生长”意味着发展,“生长”体现着变化,有了发展和变化才会有质的飞跃。阅读课堂的“生长”就是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精神和学习习惯等全面协调发展。即进入课堂之前,某些方面不好,上过课之后,变好了;本来只是一方面好,走出课堂又多了一方面好;原来已经不错了,走出课堂时,好上加好。语文课堂的“生长”是在适宜的环境支持下,让学生在阅读中生长语言、生长方法、生长情感、生长智慧、生长习惯。
  对于我提出“生长课堂”的观点,特级教师张敬义、朱旭光给予了极大地鼓舞:努力用理念指导课堂,用实践提升理念!杜互东校长也多次给予悉心指点,为我搭建舞台,鞭策我“要用思想行走,成为最好的自己”。于是,我顺着这条“道”摸索探行,衍生了“和谐对话”理念,“和谐对话”是实现“自然生长”的前提和保障。因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是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言语为中介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最终在多重对话关系的互动中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感悟、积淀语感、升华情感、促进言语和思维的同构共生,提高语文素养的动态过程。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和谐对话是阅读教学的朴素追求,也是有效“生长”的理想境界。
  2013年5月,我用“生长·对话”理念,执教徐州市级示范课《争论的故事》,我引导学生概述故事、聚焦语言、揣摩心情、生动讲述的过程中,阅读感受课文,展开言语实践,破解言语密码,学生得言、得意、得法,实现了从“教课文”到“学语文”的华丽转身,实现了“桎梏被学”到“自然生长”的巨大超越。导师张敬义在课后这样点评:“这是一节简约的课堂,教师以讲故事为抓手,顺‘藤’抱‘瓜’,学生习得了语言,悟得了言语形式,领会了文本内容,这些都是在智慧的对话中生成的。尤其可贵的是,教师对教材的处理,非常灵动,彰显了‘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大气。”   2013年11月,我在徐州市经济开发区做了题为《和谐对话·自然生长》的主题报告,详细阐释了和谐对话的要义,我说和谐对话需要积淀丰厚的教学理念、进行深刻的文本解读、预设适切的教学目标、确立清晰的教学主线、链接有效的备课资料等诸多的课前观照,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示弱、智慧引领、关注学情、保持敏感、盘活资源,促进学生自然生长需要和谐对话,对话是途径,生长是目的。这场报告得到与会300多位领导、老师的高度赞赏。撰写《和谐对话,阅读教学的应然追求》《课堂和谐对话的课前观照》《课堂阅读对话的误区与对策》《智慧对话,将阅读引向深入》《引领学生与文本由浅入深对话的策略》《关于阅读课堂生长的两点思考》等6篇同一主题教学论文(近3万字)在省级刊物发表。
  最近,我又对“语文”与“文化”进行了思考,申报课题《阅读教学中儿童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在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成功立项,此项课题研究旨在立足儿童,探寻语文教学文本各类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合理开发与利用,继而展开一系列系统而深入的行动研究,形成具体案例,落实于教学实践,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儿童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无疑是提升文化素养的一种手段。在语文学科中内容非常丰富,特别是阅读教学更是儿童文化渗透的主阵地,教师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珍视资源的意识,匠心整合,巧妙运用,实现教学内容从有限的教材走向无限的教材的“大教材观”思想。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的主体之一是学生,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强调“以儿童发展为本”,要求一切活动都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彰显教学对象应从有限的兴趣走向无限的热情的“生本”教育观。文化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人终身发展的根本,小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对其美好人生起到奠基作用,教学评价应从有限的评价走向无限的评价,凸显新时代的“人才观”。
  一路行,一路思,我慢慢察觉到自己其实一直走在生长的路上:努力生长自己,一名教师正确的价值取向;协力生长同伴,一名先行生长之师善意的友好传帮;极力生长学生,一名优秀教师永恒的教育追求。
  十多年来,我这株小树深深地扎根于教育这片热土,用一节节和学生共度的课堂生活锤炼教学风格,用一次次与同伴共研的学习生活提升教育理念,让自己的枝条历经岁月的风霜伸展出去,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立形态,虽然树冠不够鲜活丰满,但已彰显蓬勃生机。乐,又幸福着!
  是的,我就是一株树,一株饱受恩泽与关怀的树。我非常享受地向着阳光生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运平路小学)
其他文献
本文从出土概况、竹简形制和简文内容对荆州望山桥一号楚墓出土的5枚卜筮祭祷简作了介绍,并根据楚贵族连续祭祀五代先人的特点对卜筮祭祷简内容作了复原,结合贞人的活动年代,
本文在对已有的风景旅游生命力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从旅游系统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风景旅游规划生命力系统的构成,将风景旅游生命力系统分为环境生态、社会文
车辆横向安全预警系统能够有效避免或降低行驶碰撞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对提高交通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针对传统预警系统存在的横向安全预警功能集成性不足和误警率漏警率
光电经纬仪是靶场用来测试外弹道跟踪数据以及飞行状态的光电测量设备。跟踪系统也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航空、航天、军事工程以及天文观测等领域都需
为解决我国新三线城市的线网规模控制问题,定义了国家"新三线城市"含义,提出"新三线城市半小时轨道交通圈"的概念和意义。基于对新三线城市修建轨道交通规模控制的初步论述,
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2017年9月发布的2016年全国农业机械化质量报告显示,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质量是用户在2016后投诉的重点。其中,针对产品质量的投诉占比超过一半,达
“阳光团队”来源于学校的“阳光”教育。“阳光”的寓意是温暖、爱心、平等,更是民主、和谐和进取。“阳光校园”是教师和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是师生成长实践的基地,是师生栖息的港湾,是师生汲取力量的源泉。“阳光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师生的生活品质,创造优美的环境氛围,使校园处处充满阳光,还能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倡导教育的自由,享受教育的幸福。  面对问题,何去何从  “阳光教育就是要引导师生求真、向善、尚美,
大学数学教育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大学数学教学效率主要在于改进现实教育耗时大、效率低的问题。高效率的数学教学应具备:重视认知规律、科学评价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