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功能适时训练

来源 :早期教育(家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rley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班的老师发现,这些2岁多的孩子几乎都不会自己吃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不会咀嚼,有的甚至把饭含在嘴里不会吞咽。还有些家长反映,孩子长这么大从未吃过干饭,一直吃流质和半流质食物,因此导致有些孩子进食困难,不会咀嚼或吞咽。
  咀嚼和吞咽是人生存的基本功能,咀嚼是人们消化食物,摄取营养的第一步,但咀嚼动作不会随婴儿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出现,需要后天不断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一般出生4~6个月的婴儿就可以添加辅食,一则可以为断奶做准备,以保证孩子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素能够及时供给。再者就是促进乳牙的萌出,进行咬合及咀嚼功能的训练,开始孩子咀嚼半固体和固体食物的初步尝试。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学习和训练咀嚼的关键期,此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充分的训练,以后再训练就有了相当的难度,即孩子会由于习惯于吸吮母乳或奶瓶而拒绝用勺子和碗进食,不会咀嚼和吞咽固体食物。
  孩子从流质、半流质到吃固体食物需要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时间长短和难易程度,因人而异,家长对此要有足够的耐心。开始时即便孩子拒绝,也决不能放弃,必须帮助孩子循序渐进地进行适应性的训练。比如6~7个月的孩子开始出牙时,应给孩子吃些馒头、面包、饼干等有一些硬度的食物来磨牙止痒。有些家长因为担心这些食物容易被噎着或卡入气管,不敢让孩子吃,而是迁就孩子喂一些孩子喜欢吃,而又习惯吃的糊状、泥状食物。这样就失去了咀嚼的动作,失去了使口唇、舌头、面颊肌肉和牙齿彼此协调运动训练的机会,造成断奶后进食的困难。
  鉴于此,对于孩子咀嚼的训练不可等闲视之。家长应有意识地指导孩子咀嚼,教会孩子细嚼慢Ⅱ因,同时不要过多地为孩子提供无须咀嚼的精细、嫩软的食物,不是以他们是否喜欢作为选择的标准,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生长发育情况,适时地为孩子提供各种具有适当硬度,利于咀嚼和生长发育所需的食物,并让孩子学会咀嚼,使孩子的牙齿常处于全负荷状态。同时让孩子和大人同桌进餐,自己试着用碗吃饭,模仿大人咀嚼食物。开始时不必太强调食量,能吃几口就及时给予称赞和表扬,只要坚持孩子会成功的。孩子从小就正确地掌握了咀嚼功能,对孩子牙齿和全身的健康是大有益处的。否则孩子不仅容易患佝偻病、贫血、智力发育迟缓等病症,还容易造成运动失衡、易跌倒、易骨折等,对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
其他文献
对机车齿轮箱箱体的三种渗漏检验方法特点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齿轮箱箱体气密性渗漏检验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气密性渗漏方法可有效检验齿轮箱箱体渗漏性,而PT渗透检测方法
“主体性”即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主体
文章介绍了HXD2B型大功率交流传动六轴电力机车车体强度的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车体强度和模态满足设计要求。
物理学科是一个逻辑性比较强的理科学科,如果不注重打造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物理现象对于学生而言既枯燥又困难。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
介绍了电力机车电气综合性能测试平台的基本组成,从硬件平台、软件设计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基于LabVIEW和PXI的电力机车电气综合性能测试系统的开发应用。
通过故障统计分析及现场试验,验证了接触网存在大量高次谐波是造成SS6B型机车阻容保护装置电阻惯性烧损的主要原因.运用现场测试确定的谐波参数,对机车阻容保护电路发热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