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切除脉络膜黑色素瘤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s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切除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疗效、安全性及其适应证范围.方法 8例脉络膜黑色素瘤,直径5~20 mm,厚4~12 mm.4例合并视网膜脱离.2例经眼内肿瘤切除,6例行板层巩膜脉络膜切除.8例均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包括玻璃体切割,过氟化碳液体应用,眼内光凝,气体或硅油充填.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证实:7例为脉胳膜黑色素瘤,其中5例为梭形细胞型,2例混合细胞型,3例累及睫状体.1例为脉络膜黑色素细胞瘤.经2~24个月(平均9.1个月)随访,未发现肿瘤复发与转移,眼球外形均无明显改变,5例视力在0.1以上.结论 对选择性病例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切除脉络膜黑色素瘤可以保留患眼,挽救视力,而且对切除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其他文献
摘要:《活着》是余华将目光转向民间大众以及他们的生活,用平静语调蕴含着淡淡的温情讲述“老百姓”的故事这样一部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它要告诉我们的是“中国人这几十年来是如何熬过来的”,他们依靠的是坚韧、忍耐,是自己卑微的“平常人”的哲学,虽不崇高但无限执着。余华在作品中一改往日先锋文学的姿态,显示出回归现实主义创作的新因素,叙事手段富有回归方式。  关键词:真实;生命;内涵     余华以其特有的思维
摘要:英雄与魔怪的对立,也就是善与恶的对立在《哈利波特》和《西游记》这两部作品中都有体现。本文分别阐述了两部作品中善与恶的对立并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哈利波特;西游记;善与恶    英雄作为一个母题,它“在历史传承中具有独立存在能力和顽强的继承性”。而这个结构普遍存在于关于英雄故事中,并且,“英雄的形象常常通过二元对立得到确认,即他们是在同德行败坏的恶棍相对立中凸显出来的”。英雄总是与魔怪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