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的枯燥和复杂是学生害怕学习数学的主要原因。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或者“抵制”等情绪,在这些情绪的影响下,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新课程实施后,要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和感悟数学,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是构建数学生态课堂的主要内容。
  1.给学生留一片自主学习的空间
  数学来源于生活,新课程小学数学教材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和感悟数学,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学习数学。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体验数学的重要形式。要引导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有难度的练习题,那些自我观念强的学生比自我观念弱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心要明显强烈,这也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得以强化,有利于学习。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学生阅读和自我学习。在此基础上,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是实施新教材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环节,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动手实验“做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可以让学生自我设计所要统计的事物,由他们决定所要统计事物的性质、数量、分类标准等相关内容。可以引导他们统计班上有多少男生、多少女生,男生中有多少人戴眼镜,女生中有多少人扎辫子等。
  学习中的自我观念是指学生在理智的主导下,带有自我强化倾向的情感去进行数学学习。它主要包括对数学学习价值的认识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及自我控制能力。同样的教学条件下,自我观念强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要在很大程度上高于自我观念弱的学生,这在他们平时的课堂学习、课下练习和考试测试中都有很明显的反映。
  2.为学生设一个趣味学习的情境
  数学是小学最抽象和难学的一门学科。学习兴趣是数学学习的关键因素,如何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想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要营造轻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的至纯至美。开展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例如,在“统计”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学生所感兴趣的动画人物,可以把中外的一些著名的动画形象收集起来,做成卡片的形式,让学生统计这些动画形象中有多少是国产动画片中的形象,有多少是国外动画片中的形象;也可以让他们统计这些形象中有多少是人的形象,有多少是动物的形象;还可以让他们统计这些形象中有多少是正面角色,有多少是反面角色,等等。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去探索和体验,去更好地感受数学的魅力。
  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生渴望获得数学知识而积极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如同其他兴趣一样,数学学习兴趣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随着对数学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成功而产生的学习爱好。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对数学探求的成功感的不断增强,对数学美的体验,而使学习兴趣逐步产生和提高。与此相反,如果没有解决好一时的失败和挫折等问题,也有可能削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产生自己“学不好”的心理,导致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低下,影响学习效率。
  3.让学生有一次体验生活的经历
  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亲身去感受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数学的冲动心理。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对做过的事情印象最深。学习也这样,自己亲自感受过的,想了解它的愿望也最强烈,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到厨房里统计他们平时所吃蔬菜的种类,然后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需要各种各样的蔬菜,也可以让他们去超市统计一下不同的牙膏的种类,等等。
  实践性,是学生数学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在“统计”数学学习中。例如,可以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喜欢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名称,并让他们把这些名称分别记录下来,然后让他们统计出一共有多少体育项目,每个体育项目有多少人喜欢,以此评选出他们最喜欢的体育项目。
  数学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根本因素,是学生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心理状态。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自己的学习动机没有明确的自我定位,也就是说他们搞不清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或者说数学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学习数学的动机就会不明确或脆弱,就使他们不能产生有强烈的、持久的内驱力去进行数学学习,必然导致数学学习效果的不尽如人意。
  在苏教版数学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内容设置的基本目的,不再只是让学生单纯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而是让学生更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应用数学。所以,教学时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东海县实验小学,江苏 东海,222300)
其他文献
<正> 一、生化试剂简介: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现象的一门科学,在研究生物体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代谢过程中,所分离提纯的体内各种基本物质成分,通称为生化成分。
课堂教学中,教学的内容、环节、课堂提问等一般都是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有序地展开,但是课堂是动态的,一些课堂生成的问题在教师预设之外,会打断课堂的正常进程。以下两例就是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