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卒中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任重道远
【机 构】
:
510080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出 处】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发表日期】
:
2018年26期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自体浓缩生长因子膜应用于口腔黏膜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因手术切除造成口腔黏膜组织缺损的患者3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9例应用自体浓缩生长因子膜修复创面,对照组20例不覆盖膜。术后1、2、3周及1、2、3个月定期复查,比较2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19例患者CGF膜均成活,未发生感染。试验组术后2、3周及1个月时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3
目的探讨个性化设计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修复四肢不同类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9月至2017年10月收治各种病因导致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93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深部组织外露或死腔形成。根据创面的不同特性,采用个性化设计DIEP修复。根据患者满意度评价供区瘢痕优良率。结果本组病例采用带血管蒂DIEP移位修复8例,传统DIEP游离移植47例,嵌合DIEP 8例,
目的探讨细胞支架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修复手指急性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5月至2016年9月,对20例手指较小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细胞支架联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进行修复。平均缺损面积2.5 cm2。创面清创,应用人工真皮修复。每隔2~3 d创口换药并外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术后3~4周拆除细胞支架。结果本组20例,随访2~24个月,未见创面复发,外观满意,无明显增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型黑色素细胞痣、先天性中型黑色素细胞痣和正常皮肤在mi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分别收集先天性巨型黑色素细胞痣、先天性中型黑色素细胞痣和正常皮肤样本各10例。第一步:每组选取3例样本进行AgilentmiRNA芯片检测,筛选不同组别间的差异miRNA。选取与MAPK、Wnt、NF-kB等信号通路有关的5个差异miRNA进行下一步验证,分别是:miR-146a-5p、miR-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