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xiao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包含着丰富的词汇和基本的语法结构,同时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心理习惯、思维方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因此,关于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也应该纳入一门语言的学习当中。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总结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的方法,以期对初中英语文化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文化渗透
  【作者简介】米瑞瑞,陕西省榆林市苏州中学。
  一、前言
  一种语言,除了词汇和语法之外,其中必定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内涵。在英語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还不是特别繁重,英语学习所涉及的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相对来说还比较简单,在这个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文化知识方面的学习,能够使英语课堂更加充满趣味性,更能满足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
  二、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未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长期以来形成的重词汇、重语法、轻文化、轻应用的教学习惯也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打破的。因此,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对初中学生来说仍然显得比较陌生,文化上的隔膜使得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很难进入语境和情境。初中英语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教学目标单一。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行为大都是围绕考试这个指挥棒进行的。考试需要考的知识点,教师和学生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对于文化拓展方面的内容则少有涉及。在英语考试中虽然也有关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但是所占比重很小,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往往被教师和学生们所忽视,就算偶有涉及,也缺乏系统性的讲解。因此,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对初中学什来说是零星的、杂乱的、碎片化的。
  2.教学方法单一。在初中课堂上,我们所习惯的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这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英语课堂缺少互动,老师不能创设一种文化情境,学生不能积极地加入讨论中来。课后,由于没有语言环境,学生们找不到用英语进行交际训练的机会。中外文化差异往往是在实际的交流、具体的语境中体现出来的,显然初中学生在这方面的体会是欠缺的。
  3.评价标准单一。初中英语教学的评价方法一般包括考试、课堂问答、作业检测等,评价的标准多以语言基本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型等)的掌握程度为主,但是对于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则很少涉及。
  三、初中英语教学“文化渗透”的教学安排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考试、检测等不过是为实现最终目的的手段而已,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这个最终目的。不忘初心,在英语学习中才不会偏离方向。在一种语言的实际应用中,是不能脱离丰富的文化背景的,否则就会出现错误,甚至闹笑话。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的一些方法。
  1.课前准备。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对词汇、语法等基本知识的讲解会占用大量的课时,所以留给文化知识的时间就不多了,英语教师对文化背景方面的讲解往往是一笔带过,这种方法是有弊端的。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做好英语课的课前准备工作。课前,应该让学生基本扫清词汇、语法方面的障碍。有了这些课前准备,老师在课堂上对某些基本知识就不需要面面俱到,而只需要讲解其中的重点知识就可以了。这样就给文化背景方面的学习留下了必要的时间。另外,课前准备还包括让学生搜寻整理相关的背景文化资料,还可以准备对话表演,写作课要事先打好腹稿等。
  2.课堂教学。(1)情境创设。情境的创设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国外著名的景点图片(有助于消除陌生感),可以是一些经典音乐,也可以是影视资料。另外要充分运用道具,准备一些西方传统节日的服装道具等。老师和学生戴着圣诞帽学习,课堂气氛一定是活泼的,课堂效果一定会好于照本宣科的宣讲。
  (2)小组合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目的是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小组成员可以一起准备对话表演,可以一起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可以推荐小组成员代表小组发表本组的观点。小组与小组之间还可以组织各种英语竞赛和英语辩论等活动。
  3.课后练习。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为学生们的课后训练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英文影视剧,在影视剧中学生们可以轻松愉快地欣赏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了解英美国家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习惯。还可以推荐一些经典的英文歌曲,不仅学习了英语知识,还陶冶了情操。
  四、结语
  总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思维习惯都会反映在他们的语言当中。在英语学习中,要加强关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方面的学习,通过文化渗透,学生们才会更好地理解这门语言。
  参考文献:
  [1]余松慧.浅析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渗透和人文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03):101-102.
其他文献
茂名市委书记 许志晖  粤港澳大灣区的建设同样给湾区周边地区带来了难得机遇。  “积极对接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茂名的优势非常明显。”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茂名市委书记许志晖接受《中国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茂名处在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海南自贸区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处,战略机遇叠加,这对茂名来说是重大的机遇。  “关键是茂名怎样把自己的区位、资源、空间、人口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向东积极融
如果从成立时间来看,Gameloft能算作是手游厂商中的超级大户。虽然在手游圈能不能发达与年份无太大关系,但大厂能给玩家的一个保证就是游戏的“产量”—到现在,Gameloft一共推出了超过300款手游,其中堪称经典的手游更是数不胜数。  在2 0 1 3年,Gameloft的总体营收就达到3亿多美元,这其中有19%来自于亚太地区。而据业内相关人士预估,在越来越受手游公司关注的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对外贸易也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对外交流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因而需要在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文化教学,促使学生形成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此,本文则从做好文化导入、优化文化教学以及注重文化实践等分析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策略,望给予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吕鲁梅,山东省海阳市新元中学。  毫无疑问,语
美容行业O2O,似乎可行  从2012年至今,移动美容行业的发展已经变得大大不同,突破最大的地方是因移动设备普及而改变的概念—在以前,移动美容就真的只是指“移动的美容院”,为顾客提供预约上门服务。  在早些时候,资本方还不看好这片市场,该领域的创业者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那么如今经过热钱烘培的移动美容行业,市场状况如何?  目前,移动美容这一行业大致包括“美发(包括宠物)”、“美甲”与“美妆
专访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刘清早教授。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下,中国体育逐渐从原有的事业福利型转向产业公益型,立体化的产业开发让“体育”摇身变为“经营主体”,人们对其“新经济增长点”的朝阳身份期待日浓。  30年改革开放积累的经济实力,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机遇,体育消费市场日益涌动的巨大需求,以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都已成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加速器。  但是当
【摘 要】在脱稿说课、手写板书,突破多媒体教学桎梏,回归教育本真的情境下,打造“学会”“乐学”“高效”的品质课堂,需要教师具备“爱生、厚学、博艺”的通性品质和学科的关键专业能力。教师应在个人素质、专业素质和行动素质的涵养中,达到“课堂品质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素质;品质;学会;乐学;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59-0052
什么,你要刷新主板BIOS?虽然对于已经是“高手”的你来说,刷新BIOS也许并不是那么困难。但笔者还是建议你在刷新前先了解一下BIOS的具体情况。  eSupport BIOS Agent就是这么一款能够帮你看清主板BIOS的小软件(http://www.skycn.com/soft/27631.html),运行它,就能够直观地看到BIOS的各种信息。只需点击主界面左下角的“Get BIOS In
【摘要】我国在小学中设置英语课程的起步较晚甚至到现在为止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甚至还没有设置英语课。制约小学英语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a:教学观念还比较传统比较落后,b:教师的整体英语专业素质较低,c:英语在国内的运用环境还比较少。这些因素不但制约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还影响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形象了英语水平学习水平的提高。所以提高小学教育者的英语专业水平和培养学生中英文语言结合能力的工作急需
【摘要】多单元内容整合教学是一种新式教育方法,本文依托小学英语教学的具体案例对该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指出了在具体教学当中应当注意的一些要点细节,仅供参考。  【关键词】整合;教学;英语;方法  【作者简介】沈柳芳,无锡市育英实验小学。  多单元内容整合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单元整合是基于当代新教育理念所形成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一理念下学生是积极的学习者。但小学生很难将各类知识整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离不开一线教师的努力。高中数学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研究教材,构建具备问题、探究与反思的课堂,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以人为本;理性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67-0037-03  【作者简介】刘长伟,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吴县中学(江苏苏州,215151)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