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结构动力作用体系混合试验研究进展与探讨

来源 :中国公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an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结构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通常需要借助试验方法来检验相关分析理论和模拟方法的合理性.混合试验是一种结合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各自优势的试验方法,近年来发展迅速并逐渐向应用研究拓展,而土-结构作用体系是混合试验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首先根据不同子结构对象对试验进行分类,分别归纳总结土体数值域-结构试验域、土体试验域-结构数值域、地层特性混合试验这3类土-结构作用体系混合试验的研究进展.从多跨桥梁结构、浅埋基础框架结构等传统土-结构作用体系,到液化场地桩基、海洋自升式平台、隧道-桩基-地上结构等复杂土-结构作用体系,混合试验为不同类型的土-结构动力作用体系的相互作用机制均提供了有效探究手段.笔者团队在强震作用下地下结构动力混合试验模拟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在OpenSees-OpenFresco平台构建地下结构混合试验框架,以大开车站为例对试验框架进行验证,并对不同加载边界条件下的混合试验精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虚拟混合试验结果与纯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反弯点加载边界与完备加载边界的试验精度在小震工况(0.12 g)下十分接近,但在大震工况下(0.58 g)偏差较大.最后探讨了目前土-结构作用体系混合试验研究存在的共性问题,以期为今后混合试验的研究重点指明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微胶囊法是相变材料(PCM)封装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改善加入相变微胶囊后沥青路面的低温性能,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相变微胶囊的相变机制、与沥青共混后的相容性和抗拉强度等
为揭示微观尺度下沥青的损伤机理,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基质沥青及SBS改性沥青进行了测试分析.首先设计了一款AFM原位拉伸试验装置;然后,结合AFM原位拉伸试验测试了拉伸荷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原则,是要提高我们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要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三处提到了主体功能区,首先是在2020年的小康目标中,提到了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形成,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论述中,也提出要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来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是什么?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财税体制。所以在财税体制中,又专门提到了要在未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
为保障多塔悬索桥中主塔鞍座的抗滑移安全性,准确评估主缆与鞍座间的摩擦抗力,提出一种适用于鞍座摩擦抗力分析的混合解析数值法.首先,通过分析滑移临界状态下鞍座内索股的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