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的价值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y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
  “科学没有永恒的理论”——爱因斯坦
  这里所说的“规则”,主要指科学的原理、法则、公式、定律等——近似理解为客观规律;有时也指人们遵守的行为准则或养成的习惯。
  
  被哈佛除名和惨死马车之下
  
  “着火了!着火了……”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很多珍贵书籍被毁于一旦。第二天,消息传遍学校上下,有个学生面色尤其凝重。
  在这之前,这个学生违反图书馆的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捐赠的250本书中的惟一珍本。怎么办?是神鬼不知地据为已有,还是光明坦荡地承认错误?
  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惴惴不安的学生终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房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霍里厄克校长接下来的举动更令人吃惊: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把他开除出校——没有对他“坦白从宽”。
  对居里夫人来说,1906年春末没有了往年的暖意。4月19日,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参加理学院教授联合会的聚餐后,到一家出版社去校稿。在横穿巴黎繁华拥挤的多菲拉路时还在“专心致志”——思考他的书稿。两辆马车飞驰而来,他急忙躲避时因路太滑不幸倒地,被载着6吨货的马车当场撞死。
  被哈佛除名和惨死马车之下的悲剧,都是不遵守规则造成的。规则有时会决定你的命运,这就是规则的价值。所以有人说,应该“让规则守望世界”。
  当然,局面有时没有恶劣到“决定命运”的程度,但也足以闹出下面“天大”的笑话。
  1854年,约翰·戴维斯在《圆的测量》中说:“圆周率π=3.1666…。有人问我,你是如何证明的?我回答说,大家都认为苹果是酸的,所以苹果就是酸的,这就是证明。”真是“乱拳打死老师傅”。
  1897年2月5日,美国印第安纳州众议院于以67比0的“比分”,一致通过了编号为246的议案:确定π=3.2。在普度大学的数学教授瓦尔多的干涉下,才没有拿到该州参议院去表决,搁置至今。
  1998年8月30日,《自由时报》登载了一则发自渥太华的新闻,说π“永远除不尽”的神话,已经被加拿大年仅17岁的天才少年伯熙瓦打破,所以π是一个有理数。几个月后,伯熙瓦说自己踢进了一个“乌龙球”。
  2002年10月22日,某报在《农民挑战祖冲之》一文中说: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某农民,倾其50余年心血,将π推算到小数点后17位数3.141 594 323 489 432 03。这个值“改变”了祖冲之圆周率3.141 592 6中的后两位,从而向祖冲之发出了“挑战”。但所说的“专家鉴定”,至今仍不见影踪。
  
  镓的“远猜”胜“近测”
  
  “您的测量不准,……”1875年末的一天,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收到了一封来自俄国的“不速之客”的信,信上这样写着。写信的是谁,为什么要写这样一封信?
  1875年9月20日,布氏在分析“比利牛斯闪锌矿”时,偶然发现了新元素镓。他进行了一番研究之后,就把测得的镓的一些重要性质简要地发表在《巴黎科学院院报》上。
  “千万里”之外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读到布氏的这篇论文之后,就写了前面那封信。它更详细的内容是:“先生,您发现的镓,就是我在5年前预言的‘类铝’,只是它的密度应该是5.9克/厘米3,而您测得是4.7克/厘米3。请您再测一次,我想是您的新物质还不是太纯的缘故吧! ”
  这下,布氏成了“丈二和尚”:当今世界只有我手中才有这一点点镓,你门氏远在异国他乡,手中又没有镓,怎么能在5年前就知道它的密度等性质呢?于是,他半信半疑地提纯手中的1.15克镓,重新仔细准确地测量了它的密度。天啦!5.94克/厘米3,果然与门氏的5.9克/厘米3相差无几!
  这一结果使正在为自己的新发现陶醉的布氏目瞪口呆:从来没有见过镓的门氏5年前的“远猜”是对的,唯一手中握镓的我“近测”却错了!于是他写信给彼得堡的门氏:“首先祝贺您的胜利。我能说什么呢?这次实验,连同我的新发现,都不过是您的元素周期律的一个小注释。这是您的元素周期律的伟大之处的最好证明。”
  这就是规则的价值:在“千万里”之外能“未卜先知”。
  
  “招回哈雷”和“擒拿海王”
  
  牛顿力学体系创立之后,还没有经历过严峻的考验。
  哈雷在观测了1682年出现的彗星和1456年隆哥蒙坦斯、1531年阿皮安、1607年开普勒观测到的彗星,并经过仔细研究之后认为,这四次出现的彗星实际上是同一颗彗星。1705年,他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它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度回归。
  1759年3月13日(一说12日),许多人目睹了一颗光彩夺目的彗星通过近日点的天文奇观。不用说,它就是著名的哈雷彗星。
  1781年3月13日,威廉·赫谢耳发现了天王星。但是,天王星却不“安分守纪”——总是偏离计算的轨道。
  亚当斯和勒·威烈拿起了笔,也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分别在1845年和1846年算出了有另一颗星对天王星的“勾引”,才使它“乱走乱动”的。于是,太阳系大家族又“添”了一个“新丁”——海王星。
  利用规则,哈雷、亚当斯和勒·威烈做出了重大的科学发现并青史流芳。这就是规则的价值。
  
  New、Cor和“火神”
  
  “胡迪尼栽了!胡迪尼栽了!”能在60分钟从任何锁中挣脱的魔术大师胡迪尼,用了120分钟也没有从锁着他的牢门出来,于是观众这样大叫大喊。
  当胡迪尼筋疲力尽、绝望地靠坐在牢门旁的时候,“奇迹”发生了——牢门被顺势打开。原来,他太守规则——牢门都要锁上的。其实,牢门根本就没有锁,当然锁也就无从“打开”。
  看来,太遵守规则,未必都是喜剧,在科学中也是如此。
  门捷列夫在1869年创立的元素周期律取得巨大成功之后的1903年说,元素周期表中还应该有新元素New和Cor。New的电荷为零,是最轻的惰性气体,位于周期表中零族元素氦的上方,原子量是0.17;而Cor的原子量为0.4,应能在日冕中找到它。
  可是,人们却始终没有找到New和Cor。
  勒·威烈在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算出了海王星的轨道之后,在1859年用它算出了水星和太阳之间还有一颗“火神星”,并预言它将在1877年3月22日将从日面上划过。可是,那一天望眼欲穿的人们都没有看到“火神星”的尊容——它根本
其他文献
“十、九、八……”  再过几秒钟,我将梦想成真,飞向太空。  你一定不会相信,此时坐在飞船座舱中即将飞向火星的我,是一个盗用别人的基因身份而混进航天中心的“冒牌货”……  我叫伊飞,是母亲自然受孕而生的第一个儿子。我刚一出生,基因鉴定师就从我脚底抽取一滴血进行分析,结果是令人沮丧的:我31.4岁之前死于心脏病的几率为98.2%;左眼弱视,右眼近视;72.3%的暴力倾向;8%的运动指数;41%的智力
在南极与北极,以及其他极端地区飞行,受特殊天气、特殊地貌等诸多因素影响,同常规乘飞机有着很大差异,主要在安全系数上大大降低。在我的科学探险生涯中,就因此多次遇到危险,令人难忘。    搜索“极地”号    1988年初冬,我所在的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远征南极大陆,主要目的是创建中国南极中山站。出于考察船进入冰区后侦察冰情,以摆脱冰障阻挡,以及小规模运输的需要,考察队前往南极路经澳大利亚霍巴特时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