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架,家长怎么办

来源 :家庭护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a_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处理孩子间的纠纷,对很多家长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想让孩子宽容忍让些吧,又怕孩子受委屈;想让孩子勇敢些,又不知道孩子会如何把握勇敢的分寸……
  
  1.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说——孩子的事,家长最好别掺和
  
  小孩子在一起玩,为了鸡毛蒜皮的一些小事发生矛盾、争执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动起手来。过去,家里孩子比较多,孩子养得不那么娇,家长一般不大干预;或是家长忙于生计和家务,就是发现孩子吃了亏,也顾不上管;即或是干预,也是取宽容、忍让的态度,是待人宽、责己严,一般不那么“护犊子”。
  现在不同了,家里只有一个“宝贝疙瘩”,发现孩子发生冲突,家长往往要亲自出马,插手干预,并且多是护着,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吃一点亏。要是真吃了亏,那可就不得了了,有的到别人家告状,有的甚至还动手推推搡搡的。把小孩子之间一时的小冲突,扩展成了大人间的矛盾,实在不值得。
  其实,小孩子之间的争执或冲突,一般不是因为什么大不了的矛盾。只是由于孩子小,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过于简单而已。小孩子一般是不记仇的,要是没有家长掺和,没准他们一会儿就“偃旗息鼓”,和好如初了。家长直接干预,很有可能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还会伤了家长之间的和气。有时候,家长这里较起“劲”来没完没了,可没过多会儿,刚刚发生冲突的孩子很可能已经在一起亲亲热热玩耍起来,把家长弄得很尴尬。
  孩子发生矛盾和冲突,家长要相信他们,让他们处理、解决,这样可以锻炼孩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家长还是不要掺和为好。
  
  2.辽宁省沈阳市的谷燕萍女士说——孩子交往,从学会谅解开始
  
  儿子和邻居家的小亮上同一个幼儿园,也是一对很好的朋友,整天在一起玩,看书写字也在一起,有时吃饭也在一家吃。我们两家的大人轮流送两个孩子上幼儿园。
  忽然有一天,两个孩子见面时不说话了,甚至都不看对方一眼。我感觉不对劲儿,就问儿子:“你和小亮不是好朋友么,为什么不说话啦?”儿子说:“小亮不够意思。还说假话,我才不和他是好朋友呢。”原来,小亮在幼儿园踢球时,推倒了别的小朋友,结果两人打了起来,这时我儿子就上前帮着小亮打那个小朋友,结果那个小朋友的腿受了点伤。老师知道后批评了他们,这时小亮却说,是我儿子把小朋友的腿打伤的,老师就严厉批评了我儿子。儿子对我说:“明明是小亮,却说是我打的,我再也不理他了。”
  我也觉得儿子冤枉,想了一下,把儿子拉到身边,自己也蹲了下来,以平和的口气对儿子说:“做人要诚实,不要意气用事,遇事要忍让,要原谅别人。你和小亮是好朋友,当他遇到困难时,应该帮助他,这是对的。可他和小朋友打架,你去帮忙,这样对不对呢?”儿子摇了摇头。“小亮说你把小朋友的腿打伤了,这是说假话,是不对的。但可能是他当时没注意到小朋友的腿是怎么伤的,或是怕老师批评他,才说了假话。好朋友即使有点错,也是应该互相谅解的。”经过我的开导,儿子气消了,第二天又和小亮一起去幼儿园了。小亮也主动对儿子说:“那天我是怕回家后挨爸爸打,才说了假话,以后一定不说假话了。”我儿子则说:“没关系。以后我们不打架了,还是好朋友。”
  
  3.北京市丰台区的张文说——打架也要学习规矩
  
  儿子强悍好斗,去幼儿园接儿子时,常听老师或小朋友告状:儿子又把某某小朋友的脸抓破了。此时我总是很尴尬。问儿子,儿子却说:“没打,是和小朋友闹着玩呢。”
  儿子的好友天天来家里玩,我便观察他们。刚玩上一刻钟,他们就开始“打架摔跤”了。两人果然是乐哈哈地闹着玩,并不是“敌我矛盾”。忽然,我发现处于劣势的儿子,伸出小手去抓天天的脸!幸好儿子此次下手很轻。我长吁一口气:看来,得教教儿子如何“打架”了。
  送走天天,我把儿子叫到面前:“刚才谁赢了?”
  儿子一脸自豪:“我赢了。”我说:“你抓天天的脸了,小朋友打架,如果抓脸、打头就是犯规,所以你输了。”
  儿子一脸不高兴,我接着说:“儿子,和爸爸打一次架好吗?你的力气大着呢,也许能赢过爸爸。”
  儿子听了我的称赞,兴奋起来。我和他约定:“打头、抓脸都算犯规。”
  我蹲下来,和儿子抱在一起摔,儿子见久攻不下,有点急了,故伎重演,伸手就抓我的脸,我乘机说:“你抓脸了,犯规!”儿子忙把小手缩回去,我假装被儿子摔倒,儿子高兴地嚷了起来。
  我忙鼓励:“不抓脸你也能赢,真棒。”
  我经常与儿子练“打架”,儿子掌握了“打架”规则,“抓脸”的毛病也改掉了。
  
  4.江苏省常熟市的钱雪娟说——争执,是孩子的必修课
  
  小朋友之间打打闹闹是常有的事情,妈妈不必过于紧张,要帮助宝宝培养正确的态度与处理方式。相信在经历了数不清的纠纷、争执的教训之后,宝宝会逐步适应,有所收获的。
  获得心理平衡宝宝受到欺负后心里会很不舒服,立即就想讨回损失,因此动手,这是一种自卫心理。爸爸妈妈要让宝宝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醒他不能动手打人,更不能主动去攻击别人。如果宝宝被别的孩子欺负,可以将他拉开,问问他的感受或替他说出感受,让他明白爸爸妈妈了解他的心情。接着爸爸妈妈就要做正确的引导,比如说:“他撞了你,你很疼,那你动手打了他,他不也同样会疼吗?”
  当个“小绅士”面对争执,爸爸妈妈首先应正确评估事情的性质,不要看不得宝宝受委屈、流眼泪。要让他学会谦让,不为小事斤斤计较,这样反而会让他在同伴中获取信任与好感,赢得更多的友谊。
  学会主动道歉一旦发生争执、纠纷,爸爸妈妈要及时帮助宝宝调整情绪,舒缓紧张、沮丧、愤怒的心情。待他平静下来,再与他谈话,让他认识到,不管对错,只要动手就不对。比如,妈妈可以对先动手的宝宝说:“我知道你有委屈,可的确是你先把人家推倒的,这就是你的不对。去跟小朋友道个歉,好吗?你们还是好朋友。”
  制止攻击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打架斗殴犯罪的青少年中,其攻击行为可追溯到幼儿期。因此,对宝宝在争执中出现的攻击行为爸爸妈妈必须坚决制止。不能怂恿宝宝施予拳脚,更不能亲自出马为宝宝讨公道。
  在争执中成长爸爸妈妈既不要以“好孩子不哭”,来制止宝宝委屈流泪,也不要用“坚决站在宝宝一边”来强化他的痛苦与仇恨。压制和纵容都不可取。
  争执,是孩子必修的一门功课,是相互学习、相互适应、提高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由此,宝宝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所以,爸爸妈妈完全可以用豁达的心态看待争执,引导宝宝在争执中学会交往,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朱朱认为:孩子发生纠纷,家长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护孩子”。要耐心弄清楚孩子闹纠纷的原因,然后仔细分析一下谁是谁非,谁应负主要责任,从而引导自己的孩子认识过错,各自多想想平时两人之间友好互助、共同玩耍和娱乐的情景,重归于好。最好鼓励孩子自己独立解决纠纷,锻炼他主动与人沟通,进行语言交流的能力。
  有什么好的建议呢?请来信告诉朱朱,我们有精美礼品相赠哦!
其他文献
湘西原生态音乐丰富多样,自成一派,具有极强的传承价值.该文对这门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与构建问题展开论述,首先,结合现有文献资料,从音乐类型着手对湘西原生态音乐进行大致整
亲爱的朋友:你了解你的宝贝吗?你会更好地照顾他们吗?你知道怎样从小启发教育他们吗?……在这里,宝宝专家告诉你;你有看护孩子的困惑吗?你有育儿的成功经验吗?……告诉朱朱,
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是生长激素(GH)释放激素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可调节GH分泌、刺激食欲、调节能量代谢、改善心血管功能.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常常存在营养不良、生长发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上海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瞻仰红船,回顾党的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在南湖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
现在,许多父母根本舍不得打孩子一下,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到了过度的程度,导致孩子自私、反叛、低能,并加重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致使孩子长大后没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朱
本文对我国统计使用的R&D活动指标体系进行系统介绍,并界定R&D活动与非R&D活动的区别,最后分析我国在R&D统计上存在的国际差异。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目的: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在呼吸道中发挥重要的宿主防御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SP-A在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和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P-A在上呼吸道炎症反应性疾病中
由于企业舞弊已成为世界各国企业界的一种公害,借助内部审计来减少企业舞弊现象的发生,再度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哪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企业舞弊造成的危害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内
全球化背景下,学校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英语素养的重要责任,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培养英语素养的关键阶段,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教学目标,当前的初中英语教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