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安家(建筑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98655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也在积极开展相应的生态保护工作,旨在满足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基本需求。湿地资源在生态体系当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当下我国湿地资源的情况不容乐观,面积减少、功能减退都是当前我国湿地资源所面临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从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工作的角度出发,探究当前该项工作所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促进该评价体系的完善,有效推动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工作;存在问题;解决对策;环境保护
  湿地作为独特的生态系统以及重要的自然资源,其所具有的功能是十分多样,不仅可以有效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气候安全以及水资源安全,其还可以有效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保障,进而有效促进自然资源和人文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开展相对较晚,导致我国湿地资源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当前我国湿地资源面临着面积减少、功能减退以及保护措施匮乏等问题,因此为了有效保护我国的湿地资源,相关部门已经积极开展评价工作对其实际情况进行了解,但是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的评价工作并不完善,所以积极完善评级工作的内容成为相关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
  1.我国湿地生态系统概述
  湿地包括天然形成或者人工制造,长时间存在或者短时间存在的水域地带,一般湿地类型包括沼泽地、泥炭地等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水体包括淡水、半咸水以及咸水,水体性质也分为静止和流动,一般情况下湿地生态系统的水深不超过6.5米。我国的湿地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湿地类型非常多样,其分布范围也非常广泛,根据湿地调查相关数据结果显示我国湿地面积可达6600多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左右,天然湿地面积占2800多万公顷,其按地域划分可分为东北湿地、华北湿地、黄河中下游湿地以及长江中下游湿地等等。湿地生态系统中所包含的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进而为了实现对相关资源的保护,我国已经在湿地资源保护工作上开展了大量工作,当前国际湿地自然保护区已经超过600个[1]。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湿地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2.开展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不合理的使用以及破坏,我国湿地面积骤减,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有超过50%的滨海滩涂不复存在,生物多样性的衰退趋势还在持续,因此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工作是有效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的基础,其对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水平以及推动保护工作的开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2]。通过有效开展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工作,可以使相关人员对湿地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进而明确开展湿地保护工作的重点以及方向,该项工作的评价内容还可以有效作为制定湿地保护策略的依据,为后续有效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在当下也具有了更加重要的实际意义。
  3.当前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前相关人员已经认识到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开展评价工作的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下文将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3.1部分评价指标不合理
  在制定部分评价指标的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进而导致相关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不足,影响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例如,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指标制定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湿地类型以及当地气候差异所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而导致无法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进行有效评价。因此,在后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全面考虑影响评价工作的因素,保证评价指标制定的合理性、科学性。
  3.2评价标准不明确
  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技术可以有效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空间分布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在后续保护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可以有效应用。但是由于评价工作的部分标准不够明确,导致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技术的实效性受到严重影响。例如,部分湿地评价行业标准还是制定阶段,没有对外发布,所以该项标准所涉及的评价内容并不具备有效性,由于该原因导致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技术以及评价体系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3.3评价结果未有效应用
  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工作可以有效对湿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例如其湿地资源的健康情况,功能应用情况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该项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湿地相关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体系的普及程度相对较低,进而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对相应的评价结果不够认可,并没有将其有效应用到湿地保护工作到中,最终导致评价结果无效化[3]。该种情况的出现会对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的科学、规范开展产生直接影响。
  4.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要想保證湿地生态资源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建设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评价工作之前应当优先制定评价技术细则,合理制定评价指标。在制定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充分考虑每个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而保证评价指标的全面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例如,在制定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积极开展实地考察,对相应的湿地类型、分布特点以及当地气候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降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主观性,从而保证后续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工作科学开展。
  4.2推进行业标准发布,有效应用评价结果
  推进行业标准发布是有效应用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技术开展相关工作的前提,只有在行业标准发布之后,相关评价工作才能保证其有效性、准确性,进而实现相应评价结果的充分利用。在相关评价结果为后续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之后,可以有效促进湿地生态系统评级技术以及评级体系的推广,进而在全国范围内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指导,促进湿地修复工程以及该工程取得实际成效评估工作的开展[4]。除此之外,为了促进评估结果的有效应用,当地湿地的主管部门也可以在了解评价结果有效性之后,研究出台评价结果应用机制,保证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工作可以发挥其实际作用。在相关评价结果有效应用之后,主管部门还应当尽快落实每位工作人员的湿地保护职责,进而有序开展湿地保护工作,为了防止湿地保护工程过快被破坏,主管部门还应当实行任期内湿地生态系统破坏事件追责机制,从而有效调动相关领导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觉监察相关地域的湿地保护工作。
  4.3深化评价方法研究
  为了有效解决我国湿地资源类型丰富、分布广泛等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创新评价工作的开展方式,在有效满足湿地生态保护工作需求的前提下,不断提升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在创新评价工作开展方法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积极总结过去工作开展的经验,并借鉴其他生态系统评价工作所应用的有效措施,例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等[5]。并且为了有效扩大评价工作的规模,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积极研究大范围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方法,从而推进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技术以及评价体系的更广泛应用,打造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工作新格局,推进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图1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开展流程。
  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是对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对策,进而保证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工作的结果可以有效应用到后续保护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促进保护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充分发挥评价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康亚茹、许慧、张明亮、李晋. 基于PSR模型及灰色系统理论的辽河口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与预测研究[J]. 水利水电技术, 2020, 51(11):8-8.
  [2]张健, 李佳芮, 杨璐,等. 中国滨海湿地现状和问题及管理对策建议[J]. 2021(2019-5):127-129.
  [3]许志雯、徐亮、周丹. 宜春市湿地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 现代园艺, 2020, 43(23):2-2.
  [4]张秀英, 张秀兰, 张玉,等. 向海湿地自然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吉林农业, 2019, 000(013):38-38.
  [5]李泽嘉, 李金文, 倪兆睿. 祁连山地湿地生态质量评价[J]. 农家参谋, 2019, 634(20):129-129.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更加多元化,人民的 经济也在稳步上升中,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人们也不用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奔波,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的多元化,于是,大家對住房的要求也越来 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建筑行业受到许多人的广泛关注,这就需要做好建筑设计管理工作。通过对 BIM 技术应用在建筑设计管理模式的重要内涵进行详细介绍以及通过对技术应用在建筑设 计管理模式的重
摘要: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科技得到大幅度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人类社会生活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更多人开始依赖于石化能源,所以这就会使得社会面对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就绿色建筑设计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住宅建筑;应用;  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用原则分析  1.1 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于再生自然能源进行高度的
摘要:建筑工程属于大型系统性工程,在项目施工阶段需要施工监理作为依托才能针对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工作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施工监理工作的效果未能全面发挥出来,阻碍了项目的建设进度,影响了项目的工程质量。为了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工作水平,本文结合实际,在阐述建筑施工监理意义的基础上,对当前的建筑施工监理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了相关的应
摘要:隧道作为我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节省土地资源,减少运输距离,加快物资交流,减少化石燃料使用,促进碳中和,带动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隧道施工也向着越长、越深、地质情况越复杂的方面发展,因而使得隧道施工的技术越来越复杂,为了确保隧道正常有效掘进,需要技术人员根据隧道的类型不断调整施工工艺,不断积累经验,形成科学技术。本文就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方面进行简要的探究
摘要: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交通运输事业高速发展,对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往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由于关键环节质量控制不严密,导致部分路桥工程存在先天质量问题,容易引发安全隐患。严格做好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可控、性能指标优良,是贯彻落实党中央交通强国方针的基本工作,对于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现实的意义。本文重点对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进一步完善路基
摘要:当今服装面料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样多彩,而服装面料艺术再造更是符合了现代服装设计的审美需求,弥补和丰富了一般普通面料所不能达到的视觉效果与功能,为服装增加了新的艺术魅力和个性,充分体现了现代服装个性化的审美特征。本文从面料的创新性出发,结合服装面料再造中的实例进行分析,重点论述面料创新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再造方法。  关键词: 面料再造 创新设计 审美需求  一、面料在服装设计中的作用及意义
摘要:三维BIM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可以跨系统、跨区域的联动,实现全局事件的管理和工作流程的自动化,是最直接服务于用户的功能。通过对各子系统的集成,更有效对建筑体内的各类事件进行全局联动管理,这样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管理者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使主管人员迅速作出决策,以减少某些事故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同时可以通过编制时间响应程序和事件响应程序的方式,来实现建筑体内机电设备流程的自动化控制,节省能源消耗
摘要:随着热计量工作的持续推进,供热企业通过热计量表积累了大量的供热相关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存在着数据量大、繁杂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对供暖热计量数据的供热能耗改造进行分析。  关键词:供暖;热计量;改造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供热计量技术已经成为我国供热行业发展的重点。而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地区条件和经济条件所限,大部分住房的供暖保温与期望的相差很大,北方地区的建筑能耗几乎占我国建筑能耗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在这种形势下,加强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通过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促进低碳清洁产业发展,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基于此,本文就环境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中的运用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环境工程建设;生态城市;运用;  1 环境工程的概念  环境工程是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环境污
摘要: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会涉及到很多关键工序和部位在里面,稍有不注意就会有问题的发生,而且处理起来也比较困难。针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轻者会对道路桥梁的外观质量带来不利影响,严重一些情况下会直接威胁到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主要问题;有效解决措施  引言:针对于道路,可以说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基础产业,最近几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其他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