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武术的故乡,数千年的冷兵器战争与江湖打斗,在中国形成了繁若星辰的武术流派,而正是这些武术流派给中国的特种格斗术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虽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专业特种部队出现的时间较晚,但是,人民军队中具有特种部队性质的作战力量却早已有之,比如红军时代的“手枪队”、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其作战方式吸取了中国传统的武术套路。建国以后,我军进行了广泛的正规化建设,此时的特种作战力量是以侦察部(分)队的形式分散于各个兵种。这时,我军有了专供特种侦察人员使用的格斗术教材。
从教材的内容来看,当时我军特种侦察人员练习的格斗术是非常全面的,既包括了各种功力训练,又包括了完整的格斗技术,其中擒敌技术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同时,这一时期还产生了至今仍然广泛运用的“捕俘拳”和“捕俘刀”等特种格斗套路,使中国特种格斗术逐渐丰富完善起来。总体上看,中国特种格斗术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实战武术的特点,又结合了我军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经验。上个世纪90年代,散打作为一种体现中国武术特点的竞技搏击术也逐渐流行起来,因此特种部队也开始将散打作为重要的训练内容。至此,中国特种格斗术的技术体系基本固定下来,并一直沿袭至今。
中美特种部队的格斗术到底有什么不同
可能很多人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中国特种格斗术的实战效果到底如何,与美俄等军事强国相比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呢?这个问题很难直接回答,可能只能从一些参加国外特种兵竞赛的中国特种战士的表现得到侧面的回答。数年前,中国特种兵陈国韬在参加以色列国际特种兵集训期间,曾经在搏击训练中一拳将国外的特种搏击高手击晕;而中国特种部队还经常应邀派格斗教官赴国外传授格斗术,也说明了中国特种格斗术确有独到之处。
那么,中国特种格斗术到底有哪些特点呢?
技法丰富。由于中国武术流派众多,使中国的特种格斗术可以充分地吸收这些流派的技法,形成完善的体系。从适应现代特种作战需要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实战拳法、中国式摔跤、擒拿、武术散打以及短兵器格斗技术都可以作为特种格斗术来使用。从技术上看,任何格斗术都由踢、打、摔、拿以及器械格斗技术组成。中国特种格斗术中的踢打技术包括了传统的少林拳法、长拳甚至是内家拳法的技术。上世纪80年代现代武术散打运动兴起以后,中国特种部队就开始将这种简洁实用的格斗运动引入日常训练,使现代搏击术的踢打技术融入了中国特种格斗术。而擒摔技术则可以认为是中国特种格斗术的特长。中国的擒拿与摔跤技术与西方国家的相应技术相比,技术更加细腻精巧,技术种类也更加丰富。尤其是中国的摔跤技术,速度极快,很适合在战场格斗中使用。而中国传统的器械格斗技术极其丰富,但是考虑到现代特种作战的实际需要,中国特种部队主要还是练习短刀与匕首技术,并且有一套专门供特种部队练习的“捕俘刀”。
打法灵活。美军的拳法主要受到拳击的影响,因而其手上攻击技术的路线轨迹与用力方法都与拳击很相似。而中国特种部队的格斗术则从多种传统的武术流派吸取营养,因而非常灵活。有的人看到美军特种格斗术非常准确细致,技术的层次也很清晰,就认为中国特种格斗术似乎有些粗糙。但事物都有两面性,注重细节的格斗术与注重灵活性的格斗术各有优劣。虽然美军特种格斗术一步一步说得很清楚,使初习者比较容易掌握,但是,这种技术模式也存在一个很大的不足,因为特种部队在实战中面临的战斗环境是变化莫测的,如果格斗技术的模式过于固定,则会使特种兵在面临复杂情况时难以适应。实战格斗中正确的格斗原则与格斗本能比准确的技术更加重要。中国特种部队的格斗训练,重在提高受训者的格斗本能,因此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战场环境。
中国特种格斗术通常将人体区分为“上盘”、“中盘”和“下盘”三个攻击区域,技术是以打击某个“区域”为目标的,而不是以打击某个“点”为目标。这种格斗思想的优势是,可以使特种兵不必拘泥于那些所谓的“要点”实施打击。以人体上盘为例,你一记重拳击中对方的头部正面任何位置都足以立即解除其战斗能力,而不是只有准确打中对方的下巴或者鼻子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擒拿技术对于特种兵而言也是很重要的,与美俄等国相比,中国特种擒拿技术非常强调运用杠杆原理巧妙控制对方。这样,如果运用得当,即使是身材相对瘦小的特种兵也能有效控制一个比自己更加高大强壮的敌人。当然,为了增强实战性,中国特种格斗术也要求士兵在与敌人的相互打击中突然使用擒拿技术。整体上看,中国特种格斗术的手上技术攻防路线多变、用力方法灵活,反对任何“花架子”,讲究在实战中“一招制敌”。
风格硬朗。中国特种部队在训练时,除了要进行常规训练以提高体能与技能,还要练习中国传统的“硬气功”,除了“铁沙掌”、“铁头功”和“排打功”等常见的硬功以外,中国特种兵还经常练习“倒功”,这是一种要求在坚硬的水泥地面上进行摔打的功夫。由于有“硬气功”的底子,中国特种兵们普遍抗打击能力较强,因而在格斗时打法强硬,讲究硬打硬进,使敌人难以抵挡。
中国的“硬功”可分为“内”、“外”两种派别。由于“内”家硬功需要老师单独教练,不适合部队的集体训练,因而中国特种部队的硬功练习通常采用“外”家的练习方法,即中国功夫中所说的“恒练”法。这种练习法虽然不及“内家”练法精妙,但是却很适合年青强壮的特种兵练习,而且可以达到“速成”的效果。由于有了扎实的“硬功”基础,使中国特种格斗术在实战中颇有威力。在训练中,就常有特种兵由于出手过重而致使陪练人员受伤甚至晕厥的现象发生。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期间,中国特种兵也曾以强硬的“重手法”使同样作战经验丰富的越南特种兵吃尽苦头。
虽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专业特种部队出现的时间较晚,但是,人民军队中具有特种部队性质的作战力量却早已有之,比如红军时代的“手枪队”、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其作战方式吸取了中国传统的武术套路。建国以后,我军进行了广泛的正规化建设,此时的特种作战力量是以侦察部(分)队的形式分散于各个兵种。这时,我军有了专供特种侦察人员使用的格斗术教材。
从教材的内容来看,当时我军特种侦察人员练习的格斗术是非常全面的,既包括了各种功力训练,又包括了完整的格斗技术,其中擒敌技术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同时,这一时期还产生了至今仍然广泛运用的“捕俘拳”和“捕俘刀”等特种格斗套路,使中国特种格斗术逐渐丰富完善起来。总体上看,中国特种格斗术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实战武术的特点,又结合了我军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经验。上个世纪90年代,散打作为一种体现中国武术特点的竞技搏击术也逐渐流行起来,因此特种部队也开始将散打作为重要的训练内容。至此,中国特种格斗术的技术体系基本固定下来,并一直沿袭至今。
中美特种部队的格斗术到底有什么不同
可能很多人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中国特种格斗术的实战效果到底如何,与美俄等军事强国相比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呢?这个问题很难直接回答,可能只能从一些参加国外特种兵竞赛的中国特种战士的表现得到侧面的回答。数年前,中国特种兵陈国韬在参加以色列国际特种兵集训期间,曾经在搏击训练中一拳将国外的特种搏击高手击晕;而中国特种部队还经常应邀派格斗教官赴国外传授格斗术,也说明了中国特种格斗术确有独到之处。
那么,中国特种格斗术到底有哪些特点呢?
技法丰富。由于中国武术流派众多,使中国的特种格斗术可以充分地吸收这些流派的技法,形成完善的体系。从适应现代特种作战需要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实战拳法、中国式摔跤、擒拿、武术散打以及短兵器格斗技术都可以作为特种格斗术来使用。从技术上看,任何格斗术都由踢、打、摔、拿以及器械格斗技术组成。中国特种格斗术中的踢打技术包括了传统的少林拳法、长拳甚至是内家拳法的技术。上世纪80年代现代武术散打运动兴起以后,中国特种部队就开始将这种简洁实用的格斗运动引入日常训练,使现代搏击术的踢打技术融入了中国特种格斗术。而擒摔技术则可以认为是中国特种格斗术的特长。中国的擒拿与摔跤技术与西方国家的相应技术相比,技术更加细腻精巧,技术种类也更加丰富。尤其是中国的摔跤技术,速度极快,很适合在战场格斗中使用。而中国传统的器械格斗技术极其丰富,但是考虑到现代特种作战的实际需要,中国特种部队主要还是练习短刀与匕首技术,并且有一套专门供特种部队练习的“捕俘刀”。
打法灵活。美军的拳法主要受到拳击的影响,因而其手上攻击技术的路线轨迹与用力方法都与拳击很相似。而中国特种部队的格斗术则从多种传统的武术流派吸取营养,因而非常灵活。有的人看到美军特种格斗术非常准确细致,技术的层次也很清晰,就认为中国特种格斗术似乎有些粗糙。但事物都有两面性,注重细节的格斗术与注重灵活性的格斗术各有优劣。虽然美军特种格斗术一步一步说得很清楚,使初习者比较容易掌握,但是,这种技术模式也存在一个很大的不足,因为特种部队在实战中面临的战斗环境是变化莫测的,如果格斗技术的模式过于固定,则会使特种兵在面临复杂情况时难以适应。实战格斗中正确的格斗原则与格斗本能比准确的技术更加重要。中国特种部队的格斗训练,重在提高受训者的格斗本能,因此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战场环境。
中国特种格斗术通常将人体区分为“上盘”、“中盘”和“下盘”三个攻击区域,技术是以打击某个“区域”为目标的,而不是以打击某个“点”为目标。这种格斗思想的优势是,可以使特种兵不必拘泥于那些所谓的“要点”实施打击。以人体上盘为例,你一记重拳击中对方的头部正面任何位置都足以立即解除其战斗能力,而不是只有准确打中对方的下巴或者鼻子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擒拿技术对于特种兵而言也是很重要的,与美俄等国相比,中国特种擒拿技术非常强调运用杠杆原理巧妙控制对方。这样,如果运用得当,即使是身材相对瘦小的特种兵也能有效控制一个比自己更加高大强壮的敌人。当然,为了增强实战性,中国特种格斗术也要求士兵在与敌人的相互打击中突然使用擒拿技术。整体上看,中国特种格斗术的手上技术攻防路线多变、用力方法灵活,反对任何“花架子”,讲究在实战中“一招制敌”。
风格硬朗。中国特种部队在训练时,除了要进行常规训练以提高体能与技能,还要练习中国传统的“硬气功”,除了“铁沙掌”、“铁头功”和“排打功”等常见的硬功以外,中国特种兵还经常练习“倒功”,这是一种要求在坚硬的水泥地面上进行摔打的功夫。由于有“硬气功”的底子,中国特种兵们普遍抗打击能力较强,因而在格斗时打法强硬,讲究硬打硬进,使敌人难以抵挡。
中国的“硬功”可分为“内”、“外”两种派别。由于“内”家硬功需要老师单独教练,不适合部队的集体训练,因而中国特种部队的硬功练习通常采用“外”家的练习方法,即中国功夫中所说的“恒练”法。这种练习法虽然不及“内家”练法精妙,但是却很适合年青强壮的特种兵练习,而且可以达到“速成”的效果。由于有了扎实的“硬功”基础,使中国特种格斗术在实战中颇有威力。在训练中,就常有特种兵由于出手过重而致使陪练人员受伤甚至晕厥的现象发生。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期间,中国特种兵也曾以强硬的“重手法”使同样作战经验丰富的越南特种兵吃尽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