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识别”的悖论及其意外后果——人脸情绪识别技术应用于大学课堂的冷思考

来源 :重庆高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应用于教育场景的人脸识别技术不仅能"识面知人",还能"识面知心"——通过识别学习者外显的面部表情,探测内隐的情绪状态,从而直观呈现学习者的课堂参与和学习投入程度。这一新兴技术已有应用于大学课堂的趋势,但其科学基础尚存在争议,面部表情与内在情绪有着复杂而非一一对应的关联。与"精准识别"相伴的是一个难以摆脱的技术悖论。情绪识别越是精准,越容易将课堂文化引向控制和规训,看似开启了"美丽新世界",实则打开了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潘多拉魔盒"。在大学课堂应用人脸情绪识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分析23 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不同药物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9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IERM患者67例(67只眼)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34例(34只眼)采取玻璃体切除、黄斑前膜剥除及内界膜剥除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小剂量曲安奈德注射液;B组33例(33只眼)采取玻璃体切除、黄斑前膜剥除及内界膜剥除术联合术后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随访12个月。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VCA)、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由于糖尿病微循环障碍所引起的黄斑中心凹1个视盘直径范围内的细胞外液积聚所致硬性渗出沉积或视网膜增厚,是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之一。本文通过在数据库检索关键词,进行资料的整合与分析,就目前DME的中医、西医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性概括,并对其治疗前景提出研究展望。目前DME西医治疗中,针对个体情况,选用的治疗手段也不尽相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疗法占比有所提升,逐渐成为DME的首要治疗方式;但经典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方式依然有着较高权重;口服改善微循环的药
为了更好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在课程思政内涵、价值、难点以及实施路径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以“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的实施、课程思政的反馈等方面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确立了“知、情、意、行”的课程思政体系。同时,课程思政作为一项持续性工作,需要树立“思政育人”的观念,通过多方协同,形成“育人共同体”。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快递无接触配送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快递柜的选址模型,并以哈尔滨市香坊区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减少人群接触、实现无接触式快递柜配送方式,并且极大程度上满足了顾客需求、提高了配送自动化水平、减少了配送成本,具有极其可观的应用价值。
课程思政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真正做到价值塑造、知识教授与能力培养三者的有机融合,是当前各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一些地方院校开展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